分享

笔记摘录 |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一

 静易净明 2018-04-13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怡馨小编整理


第一章

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概览


引言


已故的海因兹·科胡特在探索治疗一种原本被认为无法治愈的障碍的方法时,对一种更高形式的健康自恋也进行了概念化。


科胡特:


健康自恋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创造力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对自体健康的爱能产生出智慧,使我们能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包括必然到来的死亡


将幽默的能力归因于稳定的自尊


认可了婴儿期夸大性可能转化为所有创造力的源泉这一可能性


哭求认可


在埃及《亡灵书》中,诗人面对着时间与存在的奥秘,同时面对着理想化的神,而这神并没有充分认可诗人,诗人两次哭号出了自体认可的问题


在科胡特关于自体心理学的模式中,这种自体感受到的狂怒正是其精髓所在。


他认识到当一个人的自尊受到侮辱,并被体验为无法控制时,个人的自体将会出现破碎。


因此,由失望产生的暴怒被指向了客体,这也暗示了个人可能会从对现实生活的应对中撤出。


自体破碎

自体破碎: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都会体验到的“我要崩溃了”的感觉。(如一个人在路上与老友不期而遇,当要将她介绍给自己的配偶时却发现自己忘记了她的姓名)(范围从轻微的尴尬到折磨人的恐惧和羞耻感)(一个博士生在他的论文答辩会上无法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


那令人焦虑的ˉ恐怖的、完全令人动弹不得的自体破碎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对个体自尊产生侮辱的情境中,甚至包括心理治疗的情景。


原发性自恋中没有“我-你”


原发性自恋:指“心理上的婴儿状态”意思:婴儿对母亲及其服务的体验处于一个没有“我-你”分别的世界


婴儿会期望自己能控制母亲,就像成年人期望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一样。


作为父母,我们知道在服务不完美时(如:不得不让他等待母乳)婴儿会充满暴怒,科胡特将暴怒视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对于分裂的反应,是自体遭遇无反应环境时的破碎,如动作缓慢的母亲,或者甚至是缺席的母亲。


夸大性自体


已经成年的病人在治疗师身上重复了婴儿时期与父母的互动:


第一种解决方案:让婴儿感到自己是全能的,控制着好的世界


第二种解决方案:将另一个人感知为全能,假设是父母中的一位或是双亲。


每一次对于全能的自体中不停使唤的部分的失望体验都会引发这种暴怒,特别是,那个不完美的却未分化的母亲。


治疗中的表现:因自己需要接受治疗而感到羞耻,这对于渴望完美的无意识夸大性自体而言无疑是一个侮辱体验。


可鼓励病人发展出以夸大性自体的需求为基础的健康的抱负心,并且很有可能希望能够通过现实的体验得以修正,这就导向了转换性内化


理想化的父母影响

处理自恋型暴怒的第二个方法:婴儿尝试将“绝对的完美和力量注入初始的对象,即成人。以此来维持最初的完美和全能感。


即描述的早期的理想化父母影像,凸显出理想化与自恋需要的紧密联系


当父母不可避免地让儿童感受到挫折,而这些挫折是可以承受的,儿童就会将他们所欣赏的父母影响中的理想化品质内化。


这些品质与功能于是逐渐通过转化性内化而不断被儿童补充。


这种感恰到好处的挫折经历也有助于驯化和引导夸大性自体剧增的抱负心


治疗情境中:当病人再次体验到治疗师如同父亲对他的需要不敏感会导致的幻灭感


而当病人体会到治疗师共情了他被忽视的感觉,就出现了一种可能性,他可以通过幻想将治疗师理想化为一种父母影像,以此来部分满足他的需要。


镜映需要

父母对孩子需要的同调包括:安抚、融合、培育以及刺激性的反应,还有父母这一自体客体所代表的更高级的价值观与理想。


科胡特发现:这些都会被内化为更高形式的自恋基础,包括创造力、幽默,以及对我们的自我价值与健康抱负的积极接纳。


科胡特相信:这种对于积极认可的需要--即被镜映的需要--对健康自尊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为了有效地发挥自尊功能,还为了达到更高形式的自恋。


共情需要

科胡特指出:共情是一种收集信息和数据的活动,也是成功达到同调的必要前提,共情具有治疗性。


在临床经验中:共情本身,仅仅是出现了共情,就有有益的、广泛的治疗效果——不仅在临床设置中是这样,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


自体客体

自体客体(自体与客体之间没有连字符“-”):用来表达一个关于自体与客体(即另一个人)关系的、新的、概念化了的观点,其中自体要么完全未与他人分化,要么只分化了一部分。


如果一个孩子足够幸运,从母亲一般的照料者那里能够得到一个可靠的、有爱的自体客体,他能为孩子对健康的抱负心的自我接纳提供必要的镜映,那么类似于脆弱的自尊以及病理性自恋的问题就不太可能出现。


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被证明不值得被理想化,那么也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这涉及科胡特早期提出的,由双极自体提供第二次机会的概念,也就是说,以理想化补充或替代抱负心


负面治疗反应

强大的“负面治疗反应”(弗洛伊德)可能常常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抵御期望中的自体客体带来的另一次幻灭,病人深信这种幻灭会造成其脆弱的自体不可逆转的破碎。


通过对病人的暴怒,以及暴怒背后对于被抛弃的巨大恐惧进行共情,就能培养出病人信任他人的能力,进而能够把分析师作为一个可靠的自体客体来依靠。


攻击性是一种分解产物

科胡特;人类的攻击性并不是天生的本能,而是没有反应的环境产生的一个分解产物


夸大性自体原本期望能够完全掌握本应具有反应的环境(如母亲),结果返现她没有共情,甚至威胁到自体的基本需要。


于是儿童体验到摧毁失灵的自体客体的冲动。但是,他的暴怒唤起了母亲的反攻击,可能转回到了他自己身上,导致了他产生了自我厌恶和绝望,而这很可能导致强迫性受虐。


          下一期笔记摘录: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章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攻击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