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五之尊--胡少奎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13
     路上,偶尔看到一家公司的门面设计很新颖。酒红底色上装饰金钉,即前卫时尚,又富涵传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不由自主予以侧目关注。人们用眼神儿和回头儿率,肯定了这位设计师在色彩和整体环境上的把握。这更让人觉得传统“中国元素”所具有的不朽生命力。

纵横各九的排序,将肌理美术诠释的十分完美——自然和艺术中一切美的东西,本来就是属于全人类,而不属于个别的什么“天子”。

千百年来,中国历代皇帝粗暴地垄断了“九五数目序列”的使用权。并且以法律形式在神州大地上横行了千百年。例如,天安门城楼上坐北朝南面的大殿就是面阔九间,进深(纵向)五间。所有的城门、宫门——这么说吧,凡是皇上家御用的大门(包括他们的陵园建筑)都是纵横各九路“大帽儿钉”装饰。九九八十一颗的序列,任何人不得擅用。

官府民宅的大门及其他配饰,也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多了少了,大了小了都不行。数量若不对,那罪过儿就是“逾制”,有杀头之罪。赶上龙颜震怒,弄不好要判个“千刀万剐”。或是株连九族什么的,全凭九五之尊的天子一句话。

永乐初年,开始设计就确定了北京城设置九座城门(前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俗称“三头六臂哪吒城”。现在的“卫戍司令”,那会儿叫“九门提督”。大内紫禁城里边儿建筑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皇上们都喜欢这个数码儿)。

按照《易经》,九和五都是阳数之极。单数中九是老大,超过了它,只不过是零的增加而已。故此,“九五”为君位,象征着尊贵和高尚。

古人多以九来附会皇上——帝王之位称作“九五之尊”。龙是传说中的神物儿,乃从九霄天宫下来的真命天子。拿这种故事糊弄帝王,“真龙天子”耳朵里还是比较舒适的。

在早年的皇家建筑、生活器用中,这种特殊癖好都有所反映。比如皇上穿的“衮龙袍”上,要绣九条五爪儿金龙。皇上要求蒙古各部王公,每年进贡白马八匹、白骆驼一匹凑够了自己的专宠数目“九”。

甭管什么东西,皇上都喜欢用九或是九的倍数,依此类推什么乳酒81瓶,黄羊27只…..就是修个庙也要跟九连上,比如金佛72斤,罗汉18尊,等等。

同理,元宵节放灯得弄九九八十一个花样才肯罢休。久而久之,皇上的生活起居、上朝下朝,无不以九为之,似乎这个数字让历代皇上给注册专利了…..

平民百姓包括官员和皇亲贵胄都是不可以逾制使用的,违者格杀勿论——问题很严重,那是皇帝身上的“特殊敏感部位”,千百年不改其病俗。

敢于挑战皇帝尊严的美术创意,即便是在皇上搬入博物馆百年之后的今天,仍然会让我们耳目一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