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菜,绿叶蔬菜小白菜幼苗的俗称,又叫上海青,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它质地柔嫩,味道清香,也是大众特别喜欢的一种蔬菜。 鸡毛菜原产我国,以南方栽种最广,一年四季供应,春夏两季最多。
习性特征 鸡毛菜性喜冷凉,又较耐低温和高温,几乎一年到头都可种植、上市。但如果从适口性、安全性和营养性看,一、二、三月则是鸡毛菜消费的最佳季节。冬季温度较低,鸡毛菜的碳水化合物转为糖,油脂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含量增加,更富营养性,使用起来软糯可口,清香鲜美,带有甜味。
分类
根据栽培特点,鸡毛菜可分为秋冬菜、春菜和夏菜,各包括不同类型品种。
其他用途
鸡毛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清炒或是与香菇、蘑菇、笋和炒,鸡毛菜汤有利于减肥。鸡毛菜一般人皆可食用。尤其适宜于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疮疖等患者及缺钙者食用。 鸡毛菜中所含的矿物质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烟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能缓解精神紧张,考试前多吃鸡毛菜,有助于保持平静的心态。根据医书记载,鸡毛菜有'和中,利于大小肠'的作用,能健脾利尿,促进吸收。鸡毛菜还有助于荨麻疹的消退。
注意事项 因鸡毛菜性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鸡毛菜不易生食。用鸡毛菜制作菜肴,炒、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失营养。鸡毛菜包裹后冷藏只能维持2-3天,如连根一起贮藏,可稍延长1-2天。 选购指南 鸡毛菜是市场上生长期最短的绿叶菜。在高温季节,播种后20天左右即可采收。选购鸡毛菜有两个要求。刚发芽的鸡毛菜一是鲜,即新鲜度要高。 鸡毛菜很嫩,最易失水萎缩。一旦失水再去喷水,壮龄叶叶片尖端萎缩的也不能恢复。所以凡是叶尖萎蔫的不要买,刀口有水珠的表示新鲜度最高。 二是嫩,即长相老的不要买,颜色深的老,淡的嫩。生长期长的叶柄也长,一般说来短的好(长度不应超过15厘米)。 营养分析 1. 提供营养、强身健体: 鸡毛菜为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最丰富的蔬菜之一,为保证身体的生理需要提供物质条件,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 保持血管弹性: 鸡毛菜中含有大量纤维,其进入人体内与脂肪结合后,可防止血浆胆固醇形成,促使胆固醇代谢物胆酸得以排出体外,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保持血管弹性。 3. 润泽皮肤、延缓衰老: 鸡毛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比豆类、番茄、瓜类都多,并且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可促进皮肤细胞代谢,防止皮肤粗糙及色素沉着,使皮肤亮洁,延缓衰老。 4. 防癌抗癌: 鸡毛菜中所含的维生素C,在体内形成一种'透明质酸抑制物',这种物质具有抗癌作用,可使癌细胞丧失活力。此外,鸡毛菜中含有的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增加大肠内毒素的排出,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栽培技术鸡毛菜在本地应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可确保周年生产。 一、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上旬至2月下旬在大棚里种植) ①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应选择冬性强的品种。一般选用本地上海青、二月慢、三月慢、冬常青、特矮青、矮箕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由于鸡毛菜生长期比较短,因此在耕地前一个星期,施入基肥。 ③播种:在整好地的基础上及时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浅耙畦面,然后踏实或拍实。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④田间管理:鸡毛菜一般追肥2-3次。 二、夏季栽培(一般在4月至8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夏季栽培一般选择耐热品种,如抗热605、夏冬青、正大抗热青一号、抗热青三号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夏季种植正处于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季节,因此要筑成深沟高畦,以利灌排(基肥同上)。 ③播种:高温季节,播种至出苗应覆盖遮阳网。因天气干旱,播种前一天应浇足底水,渗水后播种,播种至出苗前要保持畦面湿润。由于气候炎热干旱,夏季播种量宜多。 ④田间管理:夏季种植鸡毛菜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子叶展开后,;第二次在两片真叶出现后追施右。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切不能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上午8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等,可用驱虫剂进行交替防治。 ⑤采收:夏季种植鸡毛菜于播种后20-25天采收。 三、秋冬栽培(一般在8月至11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一般选择抗热605、矮抗青、红明青、冬常青、上海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与秋季栽培相同。 ③播种:秋季播种正值高温季节,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可先行灌溉,待土壤胀松后再整地播种(或播种后每天浇水1-2次,直至出苗),冬播和春播用种量基本相同。 ④田间管理:出苗后追肥2-3次,秋季栽培主要病害是病毒病,有时也发生霜霉病。虫害以蚜虫为主,小菜蛾、菜青虫也有为害,应及时防治。 ⑤采收:秋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25-30天采收,冬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45天左右采收. 清炒鸡毛菜的做法 1.把鸡毛菜,去根洗净,沥干水 2.锅内倒入适量油,油温六七成热时,下蒜蓉爆香,随后倒入鸡毛菜煸炒,当菜的颜色变深,加入适量盐、鸡精和少许白糖提鲜、炒匀即可出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