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与随大流形成反向而行的规律,搞具体经济工作的人需要有逆向思维的实战经历。逆向思维是创造财富、把握机会的重要手段,而大多数的随大流往往以失败而结束,而获得成功的往往是逆向思维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下面说说逆向思维获得成功的案例: 案例一:苏州工业园区产生于九十年代工业产能相对过剩阶段。当时,看好的人不多,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出口加工业获得了黄金十年的发展,而苏州工业园区也抓住了这黄金十年的机会,成为一方经济重镇。 案例二:本世纪初,猪肉价格上涨,而且是大力度上涨,中央政府直接部署养猪产业,结果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下跌,养猪出现大面积亏损。这是反向的逆向思维案例。 案例三:九十年无核桔进入中国,中国人称为温州蜜桔,当时,浙江省各地甚至全国各地都种植无核桔(温州蜜桔),最后温州蜜桔价格跌到1元/斤。然而在当时,黄岩有逆向思维,仍然坚持发展自己的本地早柑橘,目前,这个品种的柑橘是5元/斤,而且市场销售形势不错,供不应求。 案例四:本世纪初,由于浙江省各地大量发展掘笋山,竹笋价格出现几毛钱一斤,因此,大量竹山变成了用竹林。而这个时候,有一个村,同康村却反其道而行之,实施深度开发四季笋产品,并且打出品牌,现在竹笋价格是其它地方的一倍左右。原因是多年经营之后质量特别好。 案例五:美国硅谷中最值钱的公司是高科技公司,其实最赚钱的公司却是房地产公司,房子100多万美元/套,这是逆向思维找到赚钱的机会。 案例六: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许多地方都是弃粮种菜,结果大量出现蔬菜滞销,菜农亏本经营的例子,甚至蔬菜烂在地里。对此,江西一些地方采用了挖池塘养虾,打出了江西虾的品牌,去年以来,江西虾价格始终保持在50—100元/斤的市场价格,富裕了当地几十万农民。 逆向思维的特点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大家都去干什么,唯独我反向而行;大家都去搞种植,我去搞加工、运输;大家都去搞高科技,我去搞创业房产;等等,形成自己的实战经验思路,既富裕自己也受益职工、当地人。 逆向思维的关键是需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安分守已、不随大流,大家都去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好事情,大家还没有发现的机会,才是实实在在的金矿,下面以现实为例举几个例子: 1、去年以来,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然而创业者一阵热闹过后,大多失败,赚钱的是什么?快餐公司、单身公寓、搬家公司、社区商业这些为创业者服务的企业却是实实在在的赚到了钱。 2、某城市在某个区域规划了几个工厂,然而其中一个工厂不安分守已,利用厂房开了一家超市、一家快餐公司、一家旅馆、一家饭店。然而开工厂的有好有坏,而这家企业却是天天赚钱。 3、如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是大工地。赚钱的是房地产公司?不一定!赚钱的是建筑公司?不一定!赚钱的是装修公司?不一定!那么一定赚钱的是什么呢?社区商业、快餐、送菜公司这样的服务机构几乎天天赚钱。 |
|
来自: BT > 《18思维/赚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