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哲理诗三首《画竹》《题竹》《题画竹》

 言微理举 2018-04-13

郑板桥哲理诗三首《画竹》《题竹》《题画竹》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哲理诗三首《画竹》《题竹》《题画竹》

画 竹 清·郑燮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这首诗表面上看似是在写画竹的经验,实际上作者是在借此阐释他对社会人生的独到见解。诗歌的首联描写画面上两枝直冲云霄的竹子,这两根竹子的竿头倒挂着几片新鲜的竹叶,显得生机勃勃。作者根据竹子的生长特性阐述了一个平凡而深刻的哲理:相同本质的事物并不存在区别,即使二者外在表现形态有所差异,只要属于相同种属,具有相似的特性,那么它们就属于同一事物。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平等观念与作者的身世密切相关。郑燮出身贫寒,幼年家中常常缺米少粮,几近断炊。诗人认为人与人之间即使身份上存在差异,但本质并不存在不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

郑板桥哲理诗三首《画竹》《题竹》《题画竹》

题 竹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郑板桥作品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是作者独立人格的体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联说明竹子的生长环境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它破开岩石,扎根生长已经非常不易,外界还是会以凄风苦雨来折磨它的枝叶,摧毁它的根茎。正是因为有了种种考验,竹子才能更加坚韧,“千磨万击”的过程使它练就了一身铜头铁臂,可以抵抗风霜的侵袭。没有这样的试炼过程就无法显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自信与潇洒。竹子在与自然界的恶劣环境斗争中成长,人也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身。坚韧的性格、独立的品德,这些都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得来的。这就是本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郑板桥哲理诗三首《画竹》《题竹》《题画竹》

题画竹 清·郑燮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四十年来画竹的心得体会,阐述了他对艺术创作规律问题的看法。 “四十年来画竹枝”表明了他创作时间之长,是他艺术实践的真实写照。这其中的甘苦只有作者自己知晓,“日间挥写夜间思”,他白天创作,晚上总结经验,正是由于勤练苦思,二者相互结合,才使他笔下的竹子日复一日地进步,渐渐变得有灵性起来。第三句“冗繁削尽留清瘦”正是创作法则的体现,是他经验总结的成果。删繁就简必须具备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在简约的笔调中表现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精神,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艺术高度。第四句“画到生时是熟时”是最为精妙的一句,一般的创作过程是熟能生巧的,但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熟中求生”的创作原则。一个艺术工作者能够在创作上有所建树,必须不断创新,“生”实际上是新鲜、新奇的含义,也即是说作品必须给人一种新鲜的阅读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