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复兴直接关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科学后来居上,统领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中国唯一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医则一蹶不振,甚至面临着灭亡的危险。是中医缺乏内在的科学性吗?显然不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经过了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人口最多的实践检验,内在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只是现有的西方科学体系根本无法解释中医,才造成了中医现在的窘境。 文化当随时代,中医的发展也是如此,不论它包含着多少真理,只要它得不到公众的理解和世界的承认最终都是要遭到淘汰的。中医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此,语言窘涩难懂,真正的内核经过后代的不断曲解已经面目全非,没有多少人明白真正的中医,中医的处境岌岌可危。面对时代的挑战,中医如何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复兴之路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科学体系,把中医富含的真理揭示出来,中医的复兴才有希望。 应该说,随着西方医学的入侵,中医现代化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不管是解放前的中医“科学化”风潮,还是解放后的“中西医结合”,结果都是令人遗憾的,中医的发展不但没有任何的起色,而且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医和药分了家,理论和实践分了家,中医的科学性得不到任何的证明,反而让人感觉它的“迷信”和“落后”。现实的中医就处于这种境况下,中医不科学化就得不到世界的承认,结果是要死;中医科学化则消亡得更快。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来,病根并不在中医本身,而是人们对现代科学的迷信。科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科学,只是因为自然内在的秩序性,科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这种秩序形成背后的必然性,以指导人类的生存。可现实呢?西方科学虽标榜为科学的体系,表面上也显得富丽堂皇,但整体却建立在一个巨大的错误基础之上,这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然内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使科学的灵魂――必然性早已远离它而去。最明显的就是量子力学,量子本来只是一个依赖连续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能量包,暂态的组织使它表现出了粒子性,周期性地有序和无序变换使它表现出了波动性,而科学家们竟忽视了基础物质在空间的连续性,把量子当成了粒子,非线性运动当成了线性运动,造成了整个二十世纪科学的畸形发展。中医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并非中医没有内在的科学性,而是现代科学体系在许多基础方面有着根本性的错误。比如,迷信所谓的“精密仪器”,不承认观察不到的连续物质,使普遍联系始终得不到正确理解,轻视几千来的哲学思辨成就,科学的发展变成瞎子摸象,连必然性这个科学的灵魂都不要了,而这恰恰是中医的核心。 显然,中医要复兴,不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是不行的,而中医的思想正是这场科学革命的指路明灯。这并不是什么虚言,而是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已经证明了的。还原论对生命现象的无能为力使科学向整体观发展,普遍联系的不可认识使科学重新审视观察不到的基础物质,世界的混乱无序使科学重新寻找它背后的必然性。这一切并不是简单地思辨就能够得到的,它需要真正哲学的指导,而中医正是集合了先哲几千年来的思辨成就,为这场新的科学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现在不少中医总是口口声声地说,疗效才是中医振兴的关键,这句话听起来不错!可他们却忽视了提高疗效的根本,那就是中医基础理论,学医如果不懂基础理论,是永远不可能学好中医的。可现在的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一人一个样,如对阴阳五行的理解,一百人能有一百个理解,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如此的瞎学习,有可能提高疗效吗?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确定的,唯一的,中医既然是一门科学,就需要这种在基础理论理解上的确定和唯一,只有对中医的精髓理解对了,学中医才能够走对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人会说,中医的特色就是模糊,不可能走向精确。其实,这是无能的人对自己不理解中医的一种无力的辩解。作为一门科学,它一定可以走向精确化,比如基础理论的标准化,中药治病的精确化。比如,对阴阳学说的理解,站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把阴视为气之有序状态,把阳视为气之无序状态,就是标准的概念,从这个标准概念中,你可以轻松地认识到阳主阴从的道理,还可以轻松地认识到“整体决定局部”的大自然规律。再如,中药治病,它的标靶是经络,只要我们掌握了经络在人体分布的规律性,就可以根据经络基本孔隙的大小参数精确地选用中药。 事实上,中医学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只是大家不理解气一元论这个东方科学的基石,才造成了对它理论上的不理解。随着大家对气一元论的正确认识,中医学背后的系统科学将被揭示,那时,人们就可以轻松地理解中医的基础理论,学医也就有了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