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属于杜鹃的时节 杜鹃花开,杜鹃鸟鸣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你泣我以多少深情,我便还你多少炽烈 花与鸟之间,缔结的是血的盟约 是人间四月,一场衷情 这一对同名的花鸟 彼此之间用生命去给予,去成全 他们是不相守的知己 两个身体,一个魂灵 诗评 万象
2018 | 04 | 13 杜 鹃 ——天地间的愁种子 杜鹃这只鸟儿的精灵,成为引发愁情的触媒,甚至成为这种无形无质的情思的表象。它衔着“天地间的愁种子”,一路哀鸣,一路悲歌,飞翔在诗歌的王国里。 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面对南宋朝廷如夕阳般的沉沦,诗人不禁仰天长叹,发出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此生无法生还故乡,死后一定要化成啼血的杜鹃,飞回江南。诗人的家国之痛抒发的柔婉含蓄,沉挚悲壮。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春寒料峭时节,独处客馆,念往事烟霭纷纷,瞻前景不寒而栗。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前此,由于新旧党争,词人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此作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杜鹃花得红字 (宋·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得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一个“啼”,几多深情的呼唤;一个“血”,内心的焦渴,望眼欲穿,忧心如焚;万山,范围之广,极尽夸张;都是红,不只是杜鹃花的血色,也是悲切哀鸣的杜鹃鸟鲜红的内心,更是日思夜想的望帝和诗人的如火一样跳动猛烈燃烧的故国之思啊! 还有什么情感比这“血”,比这“红”,触目惊心,令人心痛,让人感动?借杜鹃花和杜宇的典故,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国之思、家国之恨以及对家乡的怀恋。 忆王孙·春词 (宋·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当女主人公处于深闺中,听着杜鹃的声声哀啼,别离之久远、思念之深挚、会合之难期、相思之惆怅层层袭来,景与情和谐统一,组成一幅清丽且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而杜鹃声声,更渲染了凄冷愁楚的境界。杜鹃在此负荷了思妇的无穷愁思。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 作者:朱敦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