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米涵□插图|刘山□版式|Marko□校对|樱子 “下游老人”究竟是什么? █ █ “下游老人”定义为生活在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线以下的高龄者以及有此危险的老年人。简而言之,就是过着连国家规定的“健康且最低限度的文化生活”也很困难的老年人。 █ █ “下游老人”群体中存在着收入少到“没有”、“没有”充足的储蓄、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这三个“没有”的情况。 █ █ 换句话说,所谓“下游老人”,可以说是一种失去了所有安全保障环节的状态。即使是收入低,如果有包括父母遗产在内的足够储蓄的话也可以高枕无忧,退一步说,即便没有储蓄,如果能够有家人的帮助和地方上的人缘支持,倒也可以过日子。 █ █ “下游老人”的问题,已经不只是老年人面临的问题,而是关乎全体国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继续对此不闻不问,不仅有父母子女两代被拖垮的危险性,尊敬老者、尊重他人的传统价值观也有崩溃之虞,而且还会抑制社会主流人群的消费,给经济前景造成恶劣影响,也难免会成为加速少子化的一个原因。 “下游老人”的现实 █ █ “下游老人”是社会本身的产物,摆明了是最有端倪的问题。 █ █ 晚年的贫困境地对他们来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正因如此,他们的应对都为时过晚,等到自己发现这一点时,已经酿成了更为艰难的困境。 █ █ 老人能获得充分收入和工作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要刻意促进老人就业的话,甚至会产生挤占年轻人就业市场的弊端。并且“下游老人”日常收入不高的话,就要靠储蓄来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也不会随意挥霍钱财。 █ █ 即便是帮扶援助也不见减少的“下游老人”。实际上,不管如何积极努力,新的困难户就像烧沸的水一样满溢出来。 任何人都有可能沦为 “下游老人” █ █ 绝不是只有生活毫无计划、玩世不恭的人群才会落得“下游老人”的地步。从“普通”走向“下游”的典型模式:一是因为患病或遭遇事故而支付高额的医疗费;二就是无法入住高龄者护理机构;三是子女成了“穷忙族”和啃老族;四是不断增加的中老年离婚;第五就是即便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周围也没有家人可以依赖。 █ █ 在这个“全民晚年总崩溃”的时代,首先是养老金的问题,老年人从公司退休后,收入就必须依赖自己的养老金。对于手里拿到的养老金很有可能继续缩水的在职一代来说,光靠养老金维持生活,已经基本没有可能。 “努力论”和“自我责任论” 将人压垮 █ █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正无意识地将“下游老人”逼到社会的角落之中。 █ █ 不管处于何种理由,没有一个人是活该去死的,社会没有道理以贫困为由夺走人们的性命,也没有任何正当性去强制别人劳动,毫无疑问,贫穷不是人的罪过。 █ █ 政府的经费是该拿去补贴育儿,还是发展经济,或是投在医疗、养老金上呢?每个人最关心的领域各有不同。当然,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交上去的税收能够适当地分配在自己关心的领域里。正因如此,我们会对政治家贪污自肥的行为表示愤慨。这本身或许是一种朴素的合理言行。 █ █ 所谓“自我责任论”,这个论调放在生活保障问题上就是“陷入贫困是你自己的责任,所以说领取生活保障就是你想过寄生生活”之类的言论。不得不说,这个逻辑和批判生活保障制度的逻辑是有伤害性的。 制度疲劳催生“下游老人” █ █ 是如今的社保体系在制造“下游老人”,并把他们逼到社会的死角。“下游老人”并非一个靠个人层面的努力就能得到改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应发挥的作用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制度能在何种程度上发现和援助“下游老人”,在改善他们的生活上发挥作用,又不得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 收入层面的缺陷——以家庭内互助为前提的养老金制度的崩溃。家庭机能发挥作用的不足,家庭成员越少,机能越薄弱,正在使“下游老人”的问题加速恶化。 █ █ 储蓄、资产方面的缺陷——不断缩水的收入和飞涨的物价。简而言之,物价和消费税提高了,但看不到工资会有适应性提高的趋势。 █ █ 医疗方面的缺陷——“医疗难民”导致的“孤独死”。没有得到医疗制度的配合,社会保障费用的负担就会增加。 █ █ 护理保险制度的缺陷——救不了“下游老人”的福利制度和护理援助专员。虽然护理保险制度是为了填补福利制度的漏洞,但这类机构数量根本不够,而付费老人公寓只适合于富裕阶层。 █ █ 住宅的缺失——流离失所的老年人。“下游老人”流离失所的原因,归根结底也是日本的住宅环境整顿不周的问题。 █ █ 人际关系构建不充分——想帮也帮不着。老人陷入社会孤立状态,会导致连其家人、亲戚以及身边的朋友也不易察觉病情 █ █ 生活保障制度的不足——被国家所操纵的贫困定义。如果降低评判标准,以往处于贫困境地的人们就不算贫困了,只要国家放话决定了“这个不算贫困”,这些人就得不到救济了。 █ █ 劳动和就业援助的不足——不干到临终前就无法生活?在日本,有20.1%的老人还在工作,实际上,日本的社会制度就是让你若不在退休后继续工作,就无法维持生活。 从现在起学习自我保护 █ █ 知识的问题——正确了解生活保障制度。正确了解制度是防止下游化的第一步,万一陷入贫困,有必要的知识才能采取适当措施。 █ █ 观念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究竟是什么。“享受社会保障是一种权利”,这个观点是理论上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因此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对利用生活保障感到惭愧。 █ █ 医疗的问题——从现在开始预防疾病并准备接受护理。首先应当改变想去看病而又怕花钱的观念,去找一个各地的免费或地价诊疗机构,向此类设施的医院咨询室咨询求助,在发病早期接受治疗。 █ █ 观念的问题——不管怎样,首先丢掉你的矜持心。有必要舍弃个人的矜持,从隐形的制约中获得自由,实际上,所有的人都要仰仗某件事物才能维持生活,只是处于依靠的地方不同。 █ █ 财产的问题——应该存多少钱为好。可以咨询民间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家庭理财顾问,让他们根据晚年的财政收支情况预先做一个模拟规划。 █ █ 心理的问题——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活动。充实自己的个人社群也是预防下游化的手段之一,所谓个人社群就是在个人层面上构筑的互助圈子,在陷入老年孤立之前,尽可能和更多的人构建互助的人际关系。 █ █ 住处的问题——多参与地方上的NPO活动。在下游之前就参与身边的市民活动和NPO活动,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通过伙伴之间的关系得到必要的援助。 █ █ 事发紧急的问题——具备自己的“受援力”。有必要做好生活准备和心理准备,这样才能够在问题发生时就尽早前去求助,迅速得到援助。 为了防止全民晚年总崩溃 █ █ “下游老人”的问题既然是人们亲手构建起来的社会体系的弊病中派生出来的产物,那么能够改革这一社会体系弊病的动力依然是人们自己。 █ █ 首先是在政治层面能做到的事,通过实施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抑制下游化,出台政策可谓刻不容缓;我们不能让贫困“看不见”,而是要让它“看得见”,以贫困已经发生在人们周围为前提来考量制度的设计。其次,要转变观念,将“下游老人”的问题当作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来考量。 █ █ 让制度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为了打开局面,必须要求生活保障简明易懂,容易被人接受,并且需要广而告之。政府和自治体对“下游老人”也必须认真切实地告知他们是能够通过生活保障得到救济的。 █ █ 消灭“住房难”产生的贫困。对于“下游老人”来说,住宅开销比想象的大,有的因为房租过高,把养老金全部耗费在租房上了。在具体措施上,首先希望能够引进房租补贴制度,即便少许补贴也无妨。 █ █ 消灭未来的“下游老人”萌芽——避免年轻人的贫困。眼下的老年人,正是现在的年轻人的未来状态。所以建立和在职时的收入不挂钩、能够保障人们最低限度的晚年生活费的体制是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