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芷兮寻茶之旅|走进勐库大雪山——探秘古茶源

 七秒的鱼 2018-04-14


原创 2017-03-28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微服


又是一年春来到,茶山日夜发新芽。       两万五千步,三十里山路,149层楼的高度,只为一探茶源秘境,一睹古茶寿颜。


——题记


春日是最适合访茶的季节,与其捧着茶杯喟叹人生,到不如深入群山密林之中,一杯茶的生涩和甘美,总有它的源头.

落脚临沧的第二天,芷兮姐姐和她的茶友们便马不停蹄地进入了与冰岛临近的勐库大雪山中寻茶。




今日寻访的主角儿是一群隐居的茶中长者——千年野生古树群落,他们居住在大雪山中,最大的岁数已经超过了2700岁。

勐库有一座著名的邦马大雪山,海拔3200米,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古茶树遍布其间。野生大茶树们的具体地理位置就位于大雪山中上部,东经99°46′99°49′,北纬23°40′~23°42′,海拔高度在2200~2750米。年均温低于11℃,年降雨量200mm左右。土壤为黄棕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野生大茶树占地面积约1200多亩。

清晨勐库镇中香软的手工米干唤醒了大家的味蕾与活力,出了勐库镇,便开始在山路上前行,路途越发颠簸,却挡不住探秘的茶友们的热切心情,进入山林中,绿风拂面,鸟语、山花和青苔伴随着大伙儿的脚步,倒在山道旁的老树依偎着巨石,没有半点人工斧凿之痕迹,一切都是原始、野性、充满张力的自然之作。


曲折的路途仿佛朝圣,每一步足迹都写满了拜谒古老茶树的虔诚。大雪山中林木生长得恣肆,弯曲的山道上,一行人数着脚步丈量着与远古的距离,默默前行靠近心中的野生古茶树。滇韵接待部的同仁们想得周到,茶友们走得疲惫了,还可以骑着专人陪护的骡马静静地感受一段梦回古道的悠然。

一棵几层楼高的古茶树,每年春天能采制三到四公斤茶叶,不是上天和自然的恩物又是什么呢?

看见,惊讶,继而震撼。怀揣着一颗谦卑自省之心,人在偌大的茶林中静默,讶异,感叹。亘古的时光刻在林中,仿佛能听见数千年前一粒茶籽掉落进泥土中慢慢发芽的声音,千年之前的生命繁衍到今天化为杯中清饮,这是造化的馈赠,更是时间的礼物。

雪山中的路途是辛劳的,雪山中的野炊是美味的。


山中的一餐吃的是凉拌茶芽、新鲜时蔬和当地的腊肉,烹制方法简单原始,最大化地保留了食材原本的鲜甜与香气,尽管容器不算精致,美味却不减半分。

归途中,有人先行折返,满足而喜悦的表情溢于言表,定是已与古茶道尽衷肠;有人驻足良久不舍离去,怕是想同古茶厮守,享受每一个茶痴都渴求的一刻清欢。


从雪山归来,途中那些精彩的瞬间被一一定格:

野生古树茶1号,生长在大雪山中海拔2670米的地带,树高22米,是芷兮姐姐的心头最爱之一,多年寻访结下的深厚缘分,难以用语言道尽。



历经途中的艰辛,抵达古树的脚下,与古茶亲近厮守一刻,是每一个爱茶人奢侈的享受,望着这老树新芽,望着这枝繁叶茂,寻茶并不是抽象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不同的心境,但不变的,是茶人们那一份对真正纯净、野生的好茶寻根溯源的执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