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偶像同桌,该怎样做才能引起他的注意?

 闲谈集锦 2018-04-14

🔗作者:高飞

本文系『约读半径』原创首发


作为机构合伙人,从2016年9月起,多明戈差不多有7个月没到公司上班了。这段时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话”项目上。这个项目集合了14位大学教授、20位社交领域专家和近50位人际关系领域颇有建树的人士,研究的重点并不是“怎么帮一个人交到朋友”,而是“如何学会提问”。

 

有人说:“提问还不简单吗?上学的时候老师天天提问,无非就是让别人回答问题。只不过老师的问题我大部分都答不上来,可见提问是刁难人的。”

 

“提问是刁难人的。”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理解。但聊天是刁难人的吗?显然不是。作为聊天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起到的往往是提纲挈领的作用。问得好,才能聊得透;问对了,才能聊下去。

 

所以,“如何提问”本身就是一个很棒的问题,它值得我们分析。



有效的聊天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对事实或真相的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你对问题没有敏感性,对生活也就缺乏洞察力,那么你一定是个聊天时很无聊的人。

 

为什么提出问题很重要和如何才能提出一个“好问题”是两个核心宗旨,也是一条主线。近几年来,向我提问的人越来越多,许多读者直接发来邮件,出版商也转发过来大量的个人和企业的咨询。在高兴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让我头疼和难以直接给出回复的问题——“我要不要开除某个员工?”“我要不要搬出去住?”“我该选什么专业?”诸如此类。

 

我把这些通常难以给出一个具体回答,又或者压根儿就很难让人产生回答欲望的问题称为“杀死对话欲望的命题”。

 


提问的能力,决定你受认可的程度。

 

不论是沟通还是交际,其本质都是人和人思维的“较量”,它往往以对话的形式展示出来。如果你能赢得一场对话,你便同时赢得了一种关系。毫不夸张地说,是否能够提出一个好问题,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你在别人眼中的受认可程度。

 

人们在对话中最讨厌的两件事就是解释自己的工作和替对方决断家务事。两者分居“最讨厌回答的问题”排行榜的前两位,加起来比例高达93%。颇为有趣的是,无论在欧美还是亚洲地区,结果都是如此。一个足以打消对方对话欲望的命题,就会引出“正确的废话”,让聊天就此结束。



让别人愿意跟你聊的关键


问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性体现在什么地方?首先,问题必须与对方的重点关切联系起来,使其愿意发表看法;其次,问题必须是你想知道的核心议题。

 

过于空泛的问题不是人们喜欢的,因为这意味着无话可说,也只会让对方感到不知所措。要想让人愿意跟你聊,就得问到人们敏感的区域,问到重点,才能打开双方的话匣子,深入地交谈下去。

 


要学会问得恰到好处。我的建议是四个字:恰到好处。即在提出你的问题时,要有个性、有特点,要在第一时间问出对方最了解、最关心和最熟悉的问题——做到只有对方回答才最适合。如何才能问得恰到好处?

 

第一,这个问题是对方的专业或所擅长的,否则便是“对牛弹琴”,对方不明就里,问题就失去了价值。

第二,要问到对方的痛点,关联到对方的责任、错误或正在承担的义务,让对方觉得有回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要在恰当的时机提问,并体现出你的个性和该问题的重要性,以使对方既不感到突兀,又不会反感。

 

提出重要的、有份量的问题。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森说:“最重要的是选择有份量的问题。”埃德森认为,一个好问题具备两个基本要素,极强的概括力与丰富的内涵。两者缺一不可。“要有精练的表达,要有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意义,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重视,否则聊天就成了喝水,什么都谈不出来,喝完就忘。”

 

为了不把我们的天聊成一碗白开水,这需要你在对话展开之前,根据自己掌握的素材和信息,提炼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这方面,你可以借鉴一些记者招待会上的记者提问——他们在设计问题方面具有过人之处,总能提出一些让受访人不敢小觑的问题。为此,他们也做足了功课。


若某天你有幸跟你的偶像同桌,希望能参考以上意见,提出好的问题,让对话变得更有营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