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 / 的 / 味 / 道 / 时常会想… 家是什么味道? 是妈妈喂到嘴边的红糖年糕 是被爸爸欺骗尝的一口酒 是爸妈亲手为我们制作的每一顿饭 餐桌上热腾腾的米饭 香喷喷的面条 无不是记忆中最美的味道 是苦的 是甜的 是酸的 是辣的 酸甜苦辣诠释他们给予的家的味道 1.水饺 “水饺” 常常是矫情简化后对家人朋友的思念,味蕾应该是全身适应能力最差的器官,因而味觉也显得比其他感觉长情得多,一日三餐,它最平常,最频繁 ,而水饺,已经远远不是一点口腹之欲的痴缠,它包裹着回忆和情感,回味悠长 现做现吃,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存饺子本身丰富的口感。水煮沸,饺子下锅,大约两分钟,饺子浮起,便可捞上来,或干吃,或搭配饺汤。水饺个大馅足,一口咬开饺皮,清香满溢,汁液淋漓。再沾以店家特制的酱料,风味独佳。餐桌上的辣椒酱也是店家特制的,红油上浮满白色的芝麻,辣而香。 2. 炒面 炒面成了我们生活饮食中的一部分,令我百吃不厌。从小学到远走他乡工作为止,总吃到母亲做的炒面。在外工作后,每逢亲朋好友到来,我就会亲自下厨做炒面,大家坐在一起聊家常,品尝家乡的味道,这种感觉很温暖。 这是一碗很家常的炒面,也是满满一碗父母的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起了那一种熟悉到灵魂深处的味道,那就是家的味道。 3. 炒白粿 “粿”字是仙游人的发明;“白粿”是人们钟爱的美食,更是仙游山里人家汗水和智慧的结晶。白粿的制作过程复杂,它的诞生犹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十大仙游名菜”中,“炒白粿”榜上有名,它的味道、秉性独具一格,它的当选名至实归! 工作时在外面看见也是那种已经被切成片,将要被做成麻辣烫的“年糕”。在家的时候,我总是吵着母亲,让她给我炒白粿,放上山上刚挖下来的笋,配上鲜肉,放点豆芽,加大蒜、辣椒爆炒。恩,真真是家里的味道。 4. 红糖年糕 年糕,是儿时最爱的美味,在我的记忆里确是与煤炉伴随着的。买回来的方形猪油年糕先用刀切成一片片,然后将它们整齐的码在煤炉的边上,等着年糕慢慢变软。还不能等它们变得太软,当软度合适时,就需要眼疾手快的从炉子上扯下。这时白色的年糕粘粘软软的搭在手上,仰起头就手送进嘴里。 一片片的年糕,用红糖在锅里煎一煎,便是童年里那抹闪亮的幸福的味道。 5. 蛋炒饭 民以食为天,南方的主食离不开大米,好的大米煮出来的米饭香味浓郁,拌点酱油都觉得美味至极。有时,饭煮多了,不舍得浪费,加个鸡蛋,加点酱油,炒出来香喷喷,黄灿灿,米粒分明,吃一口好满足。小的时候,放学归家的时候,最喜欢吃这种蛋炒饭。一碗下去好满足,满足了味蕾,满足了饥饿的胃。 一碗蛋炒饭,简简单单的做法,承载的却是家的味道! 每个人对于蛋炒饭都有不同的记忆,亦或是你最初学会的一道美食,意味着满足,象征着成长!但是随着慢慢长大,也许你已经遗忘了,儿时那最初的味道! 6. 红 烧 肉 红烧肉如今成为千家万户的看家菜,迎接、送别、重逢、欢庆的时刻都能看到红烧肉的影子,千万个家庭就有千万种红烧肉的味道,“妈妈的红烧肉”已经成为了一种家的味道。 肉切成大块,凉水下锅,用大火咕嘟咕嘟煮开,再用小火慢慢炖一个小时,脂肪化开渗入红肉之中,整个肉块肥而不腻,酥而有型,整个一块放在嘴里,入口即化,香浓可口,是令人怀念的美味。 浓油赤酱,肥而不腻,软糯酥烂,烂而不散,再来上一碗米饭,把汁拌进去,吃光一碗,忍不住还想叫第二碗。 7. 炒花菜 炒花菜是一道很不同的家常炒菜,不用太多的调味料,就用油、盐和少许蒸鱼豉油炒出来就很美味了,花菜的甜软加上萝卜干的甜脆,真是绝搭啊。 每当妈妈炒菜时,小时候的我们就会围在锅炉边,善解人意的妈妈们总会给我们夹上一小勺解解馋。在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年糕的时候,解下围裙的妈妈也欣慰的笑了。 8. 紫菜蛋花汤 记忆中那碗汤用料丰富,除了鸡蛋和紫菜,还有番茄,节瓜和肉片,喝完后嘴巴还留着那淡淡的紫菜咸香,肚子满是暖暖的感觉。 紫菜蛋花汤属于一款速食汤,其主料紫菜和鸡蛋的营养价值都比较高,因其制作简单方便,营养丰富而广受喜爱。在我眼里,这倒是一种稀疏平常的汤,甚至称不上湘菜,可别的地方都没有,就成了记忆中妈妈的味道,都说母爱是凝于指间的伟大,譬如每次回家都要喝的汤,点点滴滴都浓缩着爱的精华。 而入社会的我们 ,在经历了最初的懵懂无知,跌跌撞撞,到现在的逐渐熟悉了作为一个大学生的生活。我们也经历了好多,而现在这个家的味道,是否又逐渐涌上了你的心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