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与诗词大会冠亚军雷海为彭敏畅谈“诗和远方”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4-14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雷海为。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雷海为。

  长沙晚报记者 范亚湘

  雷海为

  我们不可能成为“飒沓如流星”的侠客,但我们可以想象“仗剑走天涯”的豪迈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刚和雷海为说上话,他就一口气背诵了李白的《侠客行》。

  一般来说,这是一首比较难背诵的诗,自打第一次从金庸所著的武侠小说《侠客行》里零星读到这首诗的一些句子后,雷海为就一直在寻觅这首诗的完整版本。“那个时候我还小,也不知道怎么去寻找,不过,就是在这寻找过程中,我对古典诗词已是越来越痴迷。”

  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来自湖南邵阳、身在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战胜来自湖南衡阳、《诗刊》编辑彭敏获得总冠军。“这样一个结果我在参赛前没敢去想,但只要参赛当然就是冲着冠军而去。”在人们看来,一个是外卖小哥,一个是北大硕士,文学水准相差悬殊,因而,“爆冷”的比赛结果,让雷海为迅速成为“网红”。

  雷海为说,自己今天对古诗词的熟练,跟小时候的家教有关系,也跟父亲有关系。“父亲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来在基层司法所工作,他特别喜欢唐诗宋词。小时候,家里要求很严,上学后父母就强迫我背唐诗。”至今,雷海为还记得第一次背诗是在7岁的时候,背的第一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当时就很喜欢这种有韵脚,又朗朗上口的句子,背诵起来有种神韵在里面。至于写的是什么意思,却搞不清楚……后来,背诗词的兴趣,要比读文章的兴趣大很多。直到现在,我不怎么读现代文学,只是偶尔会看一下小说,但背诵古诗词一直不曾断过。”

  2004年前后,雷海为开始自学诗词格律,对这一块的兴趣更加浓厚,开始大规模地背诵。“其实就是刻意地去背,看到自己喜欢的诗,就很想背下来。相比较而言,我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比较有优势,读书的时候背诵课文要比同班同学更快。”

  记者发现,雷海为还有些“腼腆”,言语并不多,总是面带笑意地静静地看着别人说话,但只要一谈到古诗词,他就滔滔不绝。现在,雷海为除了常年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外,还会带一本《汉语语音史》,“因为我对于古汉语发音很感兴趣,带在身边,休息的时候读一些”。之前读古诗的时候,雷海为发现很多地方并不押韵,感觉很奇怪。按理来说,诗歌是要合辙押韵的,后来就去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古汉语的读音和现在的汉语读音差距比较大。“一些现在读起来不押韵的诗句,用古音读,就会显得流畅很多。我想探究,这些古代的诗歌,在产生的那个年代,到底应该怎么读。”

  雷海为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这句诗,按照现代汉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xie”,但是这样读是不押韵的,“后来我去看这方面的书籍,才知道这个字在唐代读作‘sia’,是一个现代汉语已经消失的音调,叫尖团音,如果用唐代语音去读,那这一句就是押韵了”。

  20岁离家去闯荡,在外漂泊17年,今年已是37岁的雷海为还一直未成家。在他看来,古典诗词,永远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我们不可能成为‘飒沓如流星’的侠客,但我们可以想象那种‘仗剑走天涯’的豪迈。人生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却不能缺少豪迈气概。过去,很多湖南人是如此,今天仍然如此。”

“诗词达人”彭敏

“诗词达人”彭敏



  彭敏

  把诗词和文学当做自己的信仰,如果一个人能够一辈子只坚持一种信仰,当然很幸福

  相较于雷海为的“木讷”,彭敏谈吐风趣,不时会幽默地自我调侃一下。

  在2017年第一次踏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舞台前,选手彭敏早已光环绕身。另外两档同样在央视播出的文化类节目中,他分别拿下了《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总冠军。本来想着能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再拿一个冠军,就可以凑个“三连冠”了,但来自上海的小姑娘武亦姝终结了他的美好愿望。

  两次诗词大会,彭敏均获得了亚军,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千年老二”。这次,在和雷海为最后的对决中,夺魁呼声远高于雷海为的彭敏结果还是“老二”。雷海为拿到的5分中,有3分是彭敏抢答错送的分,网络上有种声音认为,雷海为夺冠是彭敏故意“放水”。

  “怎么可能放水,谁不想拿冠军?问题是雷海为确实厉害!”彭敏说,用“风尘奇侠”来形容雷海为一点也不过分,平时不显山露水,不经意间一鸣惊人。“雷海为以外卖员的身份参赛,毫无心理负担。在场上你感觉不到他的心情有什么起伏变化。雷海为平时不大说话,和选手交流沟通也不多,刚开始大家是等闲视之。到第9场攻擂的时候 看出了他的实力。诗词接龙不可控,更考验功底,到雷海为那儿,需要接一个生僻字‘宗’。当时我就想,这位老乡要离开比赛了,谁知,雷海为举重若轻地接上了杜甫的诗句‘宗之潇洒美少年’,可见他的诗词功底有多深厚!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我输得心服口服。”

  或许因为彭敏是“诗词达人”,很多人都向他讨教背诵诗词的窍门。彭敏说:首先,要选正版书籍。彭敏说,小时候家境不允许买很多书,当时一本花5块钱买来的《唐诗三百首》都被翻烂了,“但是这本书是盗版的,有些注音释义都是错的,后来还一一去纠正”。其次,需要耐得住枯燥,因为诗词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好多人愿意背英语单词不愿意背诗词。诗词一定要背下来,没有背下来的话,在生活中是用不到的。你写文章的时候,想不起这句诗。你聊天的时候,你说不出这句诗。你发朋友圈,你也想不起这句诗。读一本小说,看一部电视剧,哪怕最后很多情节都忘记了,但剧情还在。诗词内容其实都是雷同的,可以说是千篇一律,都是伤春悲秋、迁客骚人。不同的只是语言的表达方式。你没背下来的话,只知道说的是什么,跟你没读有什么差别?”

  一般人背书,急于求成、看完这本,又去看另一本,自觉效率高有成就感,实际上都忘记了。“背诵最好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短期内反复地背、温习,这样才能牢记。”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背诵诗词最重要的就是要喜欢诗词,否则,那就没办法背诵了。”

  作为一个“北漂”,彭敏坦承压力很大。不过,虽然现实人生里挣钱重要,但彭敏依然觉得最快乐的事还是一个人在家看诗、写诗。“那些古诗词就是过去的人们用入世的观点在红尘当中摸爬滚打,凝结而成的心路。我们通过读诗去领会,去交流,这种独特的人生经验是需要保留的。”

  在彭敏看来,诗词会改造人的心灵。“爱诗的人连灵魂的回路都是不一样的。把诗词和文学当做自己的信仰,如果一个人能够一辈子只坚持一种信仰,当然很幸福。”

  彭敏对雷海为“隔空喊话”

  一定要做自己真正喜欢而且真正擅长的事,不怕失败,敢拼敢闯

  雷海为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比赛,前后差不多半个月时间,一共三关,第一关是电话测试,通过后参加现场海选,最后前一百名再进行决赛。“其实闯到后面时,感觉名次已经不重要,据说有10万人参赛,能进前一百就很不错了。后来能夺冠,真是没有想到。”至于成为“网红”,雷海为看得更淡,“这么多人关注我,其实关注的不是我个人,这种现象证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传统文化,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

  人们关注雷海为,他会不会因为冠军身份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雷海为直言:“我不是很喜欢送外卖这个工作。”对他来说,这只是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雷海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就是做一份自己喜欢,能够带来快乐的工作。“我能够从古诗词中得到快乐,远方就是需要去追求的美好生活。杭州这边的冬天非常冷,我的眼睛不太好,风一吹会流眼泪,夏天又很热。有可能的话,希望找一份跟自己兴趣爱好有关的工作。比如我喜欢诗词,就比较想从事文字类的工作。”稍作停顿,雷海为马上又改口说:“打算再送一两年,然后回老家去创业,可能是做养殖,具体的还没有想好。”

  顺着雷海为的“描述”想像一下: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一个人赶着一群牛回家,不时就会出现一幅唐朝诗人吕岩《牧童》画面:“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样的画面无疑是美的,甚至美得炫目。可是,最为要紧的是,这一切均需要物质的支撑。

  雷海为的获奖感言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多年来刻苦读诗背诗,才能站在央视的舞台上,来参与这场诗词的盛宴。尽管雷海为信誓旦旦地说:“我认为‘诗与远方’是人世间的一种追求,永恒追求,不管眼下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人都要有梦想要有追求。”但是,雷海为还是觉得有些迷茫,并不知道诗词是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从曾经“失败”的文学青年,到如今电视节目中炙手可热的“诗词达人”,彭敏的人生轨迹无疑被诗词改变了。彭敏说,过去他总是自我评价过低,又因为身高的原因而总是遭遇来自婚恋市场的歧视,“老是有很多阿姨跟我说,‘彭敏如果你再高一点,我就把女儿嫁给你’。”“诗词大会”后,彭敏再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说辞了,新的恋情一切顺利,节目为他带来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声名,也让他成为未来丈母娘心中优秀的女婿人选。如今,彭敏依然坚持认为诗词和文学即使看似“无用”,但常常可以消解一些社会压力。

  也许是惺惺相惜,彭敏给雷海为“隔空喊话”:“一定要做自己真正喜欢而且真正擅长的事,不怕失败,敢拼敢闯。”彭敏说,他中间动摇过,曾经想抛弃文学去炒股票期货,结果发现不是擅长的事,亏了,“最后还是诗词给了我一个转机。”很多人为了求稳,对于一些有风险的事情、会失败会丢脸的事敬而远之。“我是一个风险偏好者,如果不是我的这个性格的话,可能也不会有后面的转机。性格里有这种敢闯的基因,哪怕你经历了一千次的失败,但有一次成功了,你的机会就来了。”

  其实,彭敏参加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是一件冒险的事。“一般来说30多岁的人不说功成名就,生活也相对平稳,不会和一帮初中生高中生比诗词,不会和90后各种比拼,一不小心还会被斩于马下,输了的话影响心情。但是我不折腾的话,真的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哪里。”故而,彭敏坚持认为,通过“折腾诗词”,最主要的是“可以让人看到希望”,“诗词影响了我”。

  古典诗词作家

       在对古诗词的吟咏中,传统文化也烙印在了我们的血液里

  进入4月,掀动了文化类综艺这股荧屏“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第三季。本季《中国诗词大会》延续“人生自有诗意”这个主题,旨在用有趣的题目、紧张的对抗、精彩的解读以及温暖的深情,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精华传达给观众。节目一经播出,就立刻引发了观众追看热潮。“倍感古诗词魅力无限,几乎每晚都要看。”原长沙市作协副主席、古典诗词作家刘伟明表示,“这个节目的前两季我都看了,也推荐周围的朋友看。我们生活在一个诗歌的王国,是莫大的幸福。”

  “才下文章即酒家,读书真得在长沙……”每日上午8时前后,记者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刘伟明发来的诗词短信。如今经典诵读很火爆,作为一名执著的古典诗词人,刘伟明乐见其成,他认为古诗词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素养都大有裨益。“首先,培养了人的壮怀。比如很多边塞诗,既写了壮阔山河,又表达了诗人情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几句,读几遍就能感受到壮怀不已。”

  诗词还能陶冶情操。“很多诗词都是借物抒情的,比如李白的诗非常有想象力,人们特别是小孩子在诵读中可以将想像进行无限延展。”文学素养需要不断积淀,诵读诗词对人的语感、美感都是很好的培养。“经典诗词时隔千百年,但依然能感染到现在的人们。比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快乐是那样的鲜活,小孩子很容易就能感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本来是诗人抒发不得重用的郁闷,却用很放松的心态来写,孩子们觉得清新,但是在知道背景之后就会恍然大悟。”

  刘伟明认为,古诗词意境美,表达精炼,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思维的开拓都非常有益。尤其是中国诗词中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对节日的描写,春节有“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节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秋节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对古诗词的吟咏中,传统文化也烙印在了我们的血液里。”

  陆游有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彭敏觉得,湖南这片土地很有诗意。“历史上不少诗人在湖南写下名篇名句,古时的湖南还是蛮荒之地,诗人被贬谪而来。有句话叫穷而后工,意思是文人越是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种种情绪无处发泄 ,越是容易写出好诗文。此外京官宦游到湖南,与北方风物大不同,感到新奇,写出一些好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诗篇都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现在,传统文化复兴,像电视节目就有《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传承中国》等。对于这一点,刘伟明和彭敏都表示极为赞赏,认为提倡传统文化,人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性格养成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文化是区别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一个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不是因为他的国籍,而是因为他的脑子里有很多孔子、李白、杜甫……“以前人们脑子里不会有这些东西。现在传统文化复兴,包括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分量,我们中国人精神层面的特征会更加明显,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彭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