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镇有一个名叫刘平的员外,有几百亩的田产和几处买卖店铺,说他多有钱谈不上,不过,比起其他大地主来,他的名声倒是大了不少。因为这些年来,他是冬舍棉、夏舍单周济乡里的穷苦人,遇到灾荒年了,更是支大锅开粥棚,当地百姓都管他叫刘大善人。 刘平虽然被人称做善人,站着有房躺着有地,三辈子花不完的钱,但是后继无人,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跟悲哀,要不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呢! 到了刘平五十三岁的时候,也可能是老天爷这年睁开了眼,年近五旬的媳妇竟然老树开花,终于给他生了个儿子。 这可把刘平给高兴坏了,孩子过满月那天,刘平给自己村子里每户送去五斤白面二斤肉,村口的粥铺连着开了一个月,到庙里还愿就别提了。 一家人上下精心伺候着这个小少爷,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不但人透着机灵乖巧,而且性格也和刘平一样,无论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如果门口有叫花子来讨饭,家里最先跑出去的就是他,饭菜馍馍管吃饱,临走还将自己的零花钱送给人家一些。 刘平每天都守着这个儿子,真是喜欢的不得了,将自己百分百的感情都投到了孩子身上。爷俩还颇有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这可急坏了一家人,刘平请来了城里最好的郎中,可到最后还是没有给治好。刘平只能心痛的望着自己亲爱的儿子离自己而去,那种痛,比让人挖了他的心还要痛。 父子情深,相伴十二年的儿子倾注了刘平所有的感情和希望,就这么一瞬间,全都没有了。也许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过于的伤感,刘平的妻子也在这年离他而去了。 孤独的刘平,悲伤的时候泪水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一年过去了,刘平的生活慢慢的也从不正常,逐渐变得正常了。 这年,六十多岁的刘平又娶了个小妾,就在同年,小妾竟然怀孕了,转过年来就给他生下来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自打降生以来,衣食无忧,再加上一家人对他照顾的非常周到,过的倒也很是开心如意。
不说话是不说话,可是这孩子对刘平特别的依赖。刘平老来得子自是高兴,爷俩真是形影不离,感情的深厚程度,丝毫不亚于他当年对老大的那种感觉。 因为刘平从这个小儿子身上,看到了大儿子在世时的感觉,动作、性格,就连门前来了叫花子讨饭,这个小儿子和大儿子都是一个动作,只是不会说话罢了。 这天,一个叫花子领了这个小儿子的赏钱后,刘家的两个仆人悄悄的跑了出去,胡同口截住叫花子,说小少爷钱给多了,得交给他们,说话间还准备动手抢。 突然,就听身后有人大喊:“住手,不许你们欺负他。”两个仆人回过头看,顿时瞠目结舌,可给吓坏了。原来是哑巴小少爷,可他怎么突然说话了?而且说话如此的清晰,俩人顿时就吓跑了。 这俩仆人跑回家,将这事告诉了刘平,刘平听到这事喜出望外,赶紧让这两个仆人将小儿子唤回来询问。
“儿啊!你在胡言乱语什么?为什么说又回家了?”刘平疑惑的问。 哪知道,原本不会说话的这个小儿子,此时突然变得伶牙俐齿,把自己曾经和父亲朝夕相处的那十二年的事,一股脑的说了。最后还说:“父亲的爱,儿万不能忘,父子情深万不可就此分开,父亲为我付出那么多,儿不能就此一走了之。我们父子的感情打动了冥界,被判来生依然托生于刘家,与父亲您再结父子情缘。” 刘平听的将信将疑惊愕不已,可再看面前的小儿子,除了个头小点以外,其他的与大儿子真是越看越像。难道说爱子又重回怀抱?刘平这会儿是老泪纵横,本以为阴阳永隔,那曾想能再续父子情缘。 爱子重回怀抱,真是应了那句话:真情似海,可撼天地…… |
|
来自: 昵称cO46t14f > 《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