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诗歌欣赏

 杏坛归客 2018-04-14

诗歌欣赏

/高福林

       诗歌欣赏,就是读者对诗歌作品的审美感受、认识和评价。是欣赏者的生活经验、思想修养、艺术修养、感情素质极其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同诗的形象及其所蕴含着的情与理的融会贯通。

       为了更好的欣赏诗歌,我们必须了解古代诗词基本知识。弄清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 又称“格律诗”)和词曲等产生的社会背景、体裁特点、辨析方法等,在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起码要知道“歌、行、吟”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只有对诗歌的分类清楚了,才能更好的进行欣赏。

       找到感觉。感觉是读者对诗的形式或形象的外在情状的反映,是诗歌欣赏的第一步。读者所把握的诗的形象,是具体的、感性的知觉形象,甚至因其饱含着欣赏者的感情和愿望等主观因素,这知觉形象比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更为具体,更为生动,乃至在欣赏作品时,如同目有所见,耳有所闻。所以说,在解说诗句、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不能从表面的,拘泥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意,而是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解作品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品的本意。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感觉诗人勾勒的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的对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体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同时,还要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了解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全面把握作者的精神世界, 与作者心灵相通。在品杜甫的《蜀相》诗时,不仅要对作品中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的际遇、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这首诗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杜甫写作此诗的用意。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创作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杜甫的三首《望岳》诗,只有早年写望东岳泰山的那首,表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而望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由于写于中年和晚年,诗人仕途挫折,理想破灭,情绪都不再高昂。

       诗歌往往反映一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如鲍照的《拟行路难》,首先了解当时社会的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不公平待遇,这样才能深入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彷徨和愤激。这决不是个人的牢骚和私愤,而是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的。

      受到感染。所谓感染,就是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中国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眼前所见之景物,心中蕴涵之感情信手拈来即可入诗。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仅从内容上就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怀古诗等。阅读中,要紧以各种题材的诗歌特点为抓手,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分析作品的寓意。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怀古诗词的典范。想象在当时的处境下,词人站在浩浩古战场上、滚滚长江岸边,对历史、对人生发出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感之情。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和李商隐的《马嵬(其二)》皆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体会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都融进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咏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深沉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生发感触。感触是读者为诗的形象所激发出来的与之相关的感慨与思考。诗歌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艺术,特别是古人写诗最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王国维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是因为这个“闹”字既逼真的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之所以“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满篇生辉,是因为这个“弄”字既细致地刻画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类似这样经典的字词,鲜明、逼真、传神的表现了诗歌形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成熟的诗人都极谙意象之术,使客观的“象”与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完美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十一个,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在深刻理解诗歌意象的基础上,再把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渗透到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中去,形成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诗歌中的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或慷慨悲壮、或雄浑苍劲、或恬淡自然、或孤独冷寂、或雄浑壮观、或辽阔深远。只要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中的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宫殿、朱颜和一江春水,再结合李煜当时的处境,就理解了词人对屈辱的囚徒生活的无比厌烦和满腔愁绪。作者把这无比的厌烦和满腔愁绪寄托于具体的意象上,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创设了一个悲恨凄楚的意境。通过这样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意境的想象,仿佛在眼前浮现的一首首诗,就是一幅幅无形的画。

       把好“情”脉。情”,可谓诗的气脉。没有了“情”,诗的气数也就尽了。泱泱华夏的诗歌历史,就是盛开“情”之花的历史。因此,把准诗的“情”脉,也就成了阅读鉴赏诗歌的关键之所在。

       “诗歌合为事而作”,诗歌作品绝非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诗人心迹的真实披露和情感流泻,都有其特定的缘由。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也就是说,诗人的“情”,常常在作品中借助于种种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被誉为“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安史之乱后,杜甫饱尝漂泊之苦,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其惊喜之情,便如万斛泉源,一下子涌出胸臆,奔流直泻。后人评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可谓中的之语。《蜀相》,同样表明了诗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而这样的一腔崇敬钦慕之情,无疑也暗含了诗人的伤怀之感。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物象上,认清这些物象,也就能很好地把握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情。

       柳永的《雨霖铃》,就以“寒蝉”、“长亭”、“骤雨”等物象组合一体,不仅暗示了送别的地点,也点染出送别的气氛,离情的凄楚;而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也是缘于词人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样最能触动人们离绪的“物”,合成了一幅特色鲜明意味凄清的画,而这些“物”也就写满了词人的别离之情。

       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人笔下的“物”更是幽清明净。有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有山泉清冽,淙淙有韵。和谐而恬淡,这一切又正是诗人心境的折射。而“竹喧”现“浣女”,“莲动”出“渔舟”,则更显淳厚之民风,于是,诗人的“留”之情,也就随竹而“喧”,伴莲而“动”了。

       “情”与“境”彼此依存,相互渗透。“境”多姿,“情”多样,所以构成的情境也就异彩纷呈,不同的情境给人带来不同美的感受,情的熏陶,心的净化。

       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融情于景,以“萧萧”拟落木簌簌之声,用“滚滚”绘长江汹涌之状,无形中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而“无边”和“不尽”又更使“萧萧”和“滚滚”形象化。诗句沉郁而悲凉,情境则广阔而深邃。

       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与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明月朗照,游人如织,笑语喧哗,箫声悠悠的胜景完全不同。如今,盛极一时的“二十四桥”,只剩下无言荡漾的冰冷湖水,无语弥散的清冷月色,还有就是词人“冷”的情了。词人化物象为情思,托名桥寄哀怨,无一字言兵,而又无一字不厌兵。其情境大有《黍离》之悲。

       诗歌欣赏是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是一种审美活动。欣赏者通过对形象的思考和认识,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后,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说,没有对诗歌作品的理性认识,便没有对诗歌作品的完整的、真正的欣赏。当然,能否获得理性认识,关键在于读者的世界观、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

       当然,阅读欣赏诗歌的方法,远不止于以上所述。笔者只是管窥之见,期于引起一些更加深入的探讨。以活跃我们的诗歌园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