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再谈入定(一)

 圆逸 2018-04-14
原文地址:再谈入定(一)作者: 本体佛学

    

初学佛人往往很向往入定,同时又很害怕入定,因为入定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艰难甚至很痛苦的事。最近有几位佛友一再要求我再谈谈入定问题,其实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就这个问题说了很多,不过既然朋友们下达了任务,我就再啰嗦几句。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证入如来藏,从而摆脱轮回。我们大多数人还没证到实相,并不知道真心是怎么回事,心总是像野马一样不停地奔驰,因此,首要的工作就是必须把这匹野马拴在拴马桩上,让心定下来,要不然是不可能证得无上佛道的。这个拴马桩就是我们常说的所缘。

我们选择的所缘应该具有两个特征:

能够引发我们的专注力。禅定说到底无非就是持续的专注力,因此,所缘只要能引发我们的专注力,那就是一个很好的所缘。比如,南传佛教的大师往往会鼓励初学佛人以腿痛作为所缘。腿痛,对每一个初学禅定的人来说,都是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那种难以忍受的疼痛,能让你不得不高度关注这种痛,使你无法分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所缘。再比如心习惯于动,那就找一个动作作为所缘,让心安住在这个重复的动作上,你可以观打太极拳、观吃饭、观礼佛等等。

能够让我们升起柔软心。因为柔软心是如来藏向心力,能够让我们心不散乱而生定,所以我们选择的所缘要有能升起柔软心的特点。为什么不说升起大悲心?因为大悲心只有如来藏有,在没有证入如来藏真心之前是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大悲心的。

在选择所缘的时候,要先客观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散乱心是重还是轻。如果重,那就尽量选择动态的所缘,因为动态的所缘比较容易让你专注。如果散乱心比较轻,那就选择静态的所缘,比如持咒、念佛、观莲花等等。我们这些凡人,尤其是居士,生活节奏很快,散乱心轻的人很少,但也有,比如射击运动员、画家、书法家等等,大多数人就不行了,散乱心比较重,因此,尽量选择一个对心有吸引力的所缘。这也是入定的一个关键。

在这一切工作都完成以后,还要注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时注意培养自己对学佛的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初学禅定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情。它会消耗尽你刚开始时的万丈雄心,让你往往有点儿灰心丧气,甚至胆怯。要知道这种灰心丧气和胆怯是入定的障道因缘,它会极大地妨碍你入定。刚开始学习禅定我们还要突破腿痛等身体的不适,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如果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如果没有毅力,是不可能突破身体这一关的,身体的不适使我们会有一种厌恶静坐的厌坐心理。而当我们突破了身体这一关,许多人往往会有一种喜欢坐的乐坐觉受,他会像上瘾了一样总喜欢去坐。但要克服前面的厌坐,没有毅力是不行的。因此要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你可以多看一些大德高僧们的传记,甚至一些佛教电影、佛教歌曲等等,都可以。严格说来,这在闭关练习禅定来说是不允许的,但在居士练禅定来说是未尝不可的,因为兴趣能很好的克服不良影响。

每一坐能不能有很好的效果,能不能得定,对于初学佛的居士来说,坐前是不是很有兴趣和坐中是不是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两点往往是关键中的关键,许多人的失败往往就是败在这两点上。

这里结合我们实证的过程,简要说一下初学禅定的几个关键点,或者能给初学者提供一些借鉴。

刚开始,有一个痛苦的阶段,不仅是身体的痛苦,你还要摆脱昏沉和散乱这两个心的痛苦,其中尤其是昏沉。因为我们的心长久以来习惯于寻求各种刺激,一下子没有了很有吸引力的刺激,你会遏制不住地昏沉。这时候一定要有毅力与各种痛苦作斗争,不放弃,提起正念,不失所缘,盯牢所缘。经过一番刻骨铭心的艰难困苦的战胜自我的斗争,你会进入下一阶段。

经过上面的努力,你终于可以不动不摇地一次就坐上两个小时左右,这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升起一种乐坐的觉受,你会觉得很美好,很想继续坐下去,不愿意起来,不愿意让别人打扰你。这时候,可以说你已经是一个比较有一点儿 经验的禅修者了。你已经跨过最艰难的第一阶段。接下来,最大的任务就是客服散乱心。你会发现,现在障碍你的最大问题是不断出现的念头。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用柔软心持续不断地安住在所缘上,享受这种所缘,不要有丝毫求定之心,不要时不时地问自己是不是入定了。你只管坚持不懈地心无旁骛地安住于所缘。渐渐地你就进入了下一阶段。

当你一次能够坐上个五小时左右,你会发现没有了身体的感觉,只剩下清清明明的你的心。你会发现此时的你,是那样的高度清醒,那样的从没有过的不可思议的专注、灵敏。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但这还不是究竟,这时候你会清晰地看到念头和念头之间的距离,同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所缘是一种累赘。这时候一定记住要毫不犹豫地舍去所缘,要按照佛陀教我们的观心法门去观心。如果你继续专注于所缘,你会逐渐证入初禅定,依次证入更高层次的禅定。这是我们不主张的,因为禅定的道路充满危险,我们大多数居士没有名师指导,不能随便尝试。要知道我们学习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开悟,证入如来藏。在初禅前面的欲界定是开悟的一个关键点,只要抓住这个关键点,就可以开悟。因此,这时候要抓住欲界定,在欲界定时严格按照佛陀的观心法门去观心,尽快开悟。怎样观心?在别的文章里已经说了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