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跃龙门”翘头案

 老饕餮518 2018-04-14

中国古代自从宋代开庶民科举取仕,社会的阶级流通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不论是寒门还是豪奢之家,都必须通过科举才能入仕朝堂,“一朝金榜快提名,显祖荣宗立大功”也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然而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真正学识过人者或许可比作“鲤鱼”,而科举竞争之激烈,就好比鲤鱼跃龙门一般。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峡口,就会变化成龙。《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明 高明 《琵琶记·南浦嘱别》:“但愿鱼化龙,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宫。”因此古人“鲤鱼跃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激励了一代代的读书人。

 


挡板局部圆形开光透雕鱼跃龙门的题材,画面中雕刻一条龙首的摩羯大鱼,毛发前冲,龙须与四合云纹相连。大鱼在水波中翻腾,回首仰望龙门,呼之欲出。龙门立于高台之上,重檐结构,窄门半掩,雀替与柱础雕刻清晰。画面雕刻细致生动,各样元素的形式符合清早期的时代特征。

 

 

翘头案,指两侧安装翘头的案形结构家具。大多数翘头案尤其在厅堂中作为供案的一类,是案面独板,两侧腿足间安装挡板,下承托泥的形式,在明代也称为“天然几”或“天禅几”。而鱼跃龙门的题材雕刻在翘头供案这样正式的家具上,必然是出自书香门第或者官宦世家。





挡板上部为禹门洞式,中间有横枨隔开。下部挡板上方圆形开光透雕鱼跃龙门纹,下方锼出如意纹,有连珠加固,出尖起线都极为爽利,刀法老辣。挡板整体纹饰丰富但不显得繁杂。

 


翘头案的牙头锼出相抵的卷云纹,俗称“猫耳朵”,样式优美婉转。牙头底部有小倭角,十分微妙。整个牙板起的阳线均饱满有力,立体感十足。

“猫耳朵”样式的符号也是由来已久,南宋家具中就开始频繁出现,明初鲁荒王墓酒桌一直到晚明清早期明式家具顶峰的时间段,都是十分流行的元素。


南宋 佚名 五百罗汉图(局部



明洪武 鲁荒王墓朱漆石面酒桌



列女传.十六卷..刘向撰..汪道昆增辑.仇英绘图.明万历时期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