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民间花会沿革--李俊玲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14

花会在解放以前被称为“香会”,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大型广场表演形式,最常见于各类庙会。随着社会变迁,古老的香会演变成了现代花会,从表演形式与表演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北京的香会始于明代,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最为兴盛。当时朝廷的各衙门都成立了自己的武档子表演团体,并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兵部杠箱会、刑部五虎棍会、户部秧歌(在北京秧歌即指高跷)会、礼部中幡会、工部石锁会、吏部双石会、掌仪司的太狮会、翰林院的式架棍(五虎棍)会,当时被称为“内八档”,也叫“太和殿承差”。这些会的参与者全是衙门里的下级官吏。朝廷如此,则民间更盛,行香走会之风盛行。从明朝时只到蟠桃宫、妙峰山的娘娘庙走会,发展到清朝时凡庙市都能看到花会表演。

所谓庙会,是由两个元素构成的,一是庙,一是会,这里的会既有聚会、集会的意思,又特指香会,即现在的花会。庙是静止的,而会是动态的,所以在老北京的辞典里就收录了“走会”的词条。

《旧京琐记》中有记载称,当时北京是“四时有会,每月有会”。由于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庙会的形式已不是单纯的祭拜,由原来庙会上只卖供品变成了百货集市,“会则摊肆纷陈,士女竞集”。“植幡、使叉、秧歌、花鼓”……诸般技艺,也都云集庙会,斗奇争胜,使这些各种内容和名目的“庙会”,成了民间艺术的盛大聚会。《旧都文物略》中记载:“庙市,俗呼庙会,旧京庙宇栉比,设市者居其半,……年开一市者,多有香会,如秧歌、少林、五虎、开路、太狮少狮、高跷、杠子、小车、中幡等是。”有人作《庙市诗》:“钲鼓声中百戏进,难拦大众如狂兴。”庙会上花会表演的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老北京的香会分为文会和武会,文会是专门为进香的香客们提供各种服务的会档,据被称为北京花会泰斗的隋少甫的记录,当年前门外的长巷、广渠门、东花市、红庙前街等处有清茶老会、献花会、馒头会等各种文会,而武会则是有一定技艺的、在行进中表演的会档,我们现在所说的花会,指的就是武会。有意思的是,武会的名称都与庙宇里的物件有关,比如:秧歌,又称侠客木,是庙门前做木栅栏用的木板;中幡是庙里的大旗;杠子是庙门上的门闩;吵子是庙院里的钟楼;胯鼓是庙院里的鼓楼等等,这些物件被改良后就成了武会表演者手中的道具。武会被分为十三档,有人把它编成了顺口溜:“开路(耍叉)打先锋,五虎少林紧跟行。门前摆着侠客木(秧歌),中幡抖威风。狮子蹲门分左右,双石门下行。石锁(掷子)把门挡,杠子把门横。花坛盛美酒,吵子(大镲)音乐连声。杠箱来进贡,天平称一称。神胆(胯鼓)来蹲底,幡鼓齐动响(享)太平。”最隆重的走会就得说这“幡鼓齐动十三档”了。

解放以后,庙会取消,“香会”改称为“花会”,一些身怀绝技的花会表演者进入了杂技团等艺术团体,北京街头很难见到那种行进式的表演了。

花会再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据崇文区文联民间花会委员会会长张加贵回忆,1983年初春,经区政府同意,“万里云程”踏车老会、“协利同乐”中幡圣会、“幼童学善”秧歌圣会、“五虎腾牌”少林会、“掌礼司万寿无疆”太狮老会、“同聚公乐”云车老会六档花会,沿幸福巷、三转桥等胡同,经南岗子到文昌宫行进。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京城第一次“走会”表演,引起了北京城里的极大轰动,整条胡同水泄不通。

同年,“万里云程”踏车老会的会头隋少甫会联合京城为数极少的几档花会,恢复妙峰山走会,虽然阻力重重,但最终坚持下来,成为妙峰山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当地人十分崇拜隋少甫,因为他给这里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2008年,崇文区民间花会委员会及妙峰山管理处为隋少甫立了一块“花会泰斗”石碑,做为对隋少甫的永久纪念。

1984年正月初一崇文区又组织这六档花会在龙潭公园进行表演,并定名为“1984年春节民间花会联欢表演”,这就是龙潭庙会的前身。自此,每年春节的花会表演成为龙潭庙会的一大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