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收藏中特别奉行'物以稀为贵'的游戏赏玩规则,那么在古陶瓷收藏和研讨领域,除了官窑与民窑瓷器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与文化差距外,就民窑瓷器本身而言,除了精细之别,还存在一个稀有度的问题。如陈设瓷,文房用品,佛堂供器等等。特别是有些瓷器上的稀有纹饰和铭款内容,往往会更容易受到收藏者的关切和追捧。 这是一件明代晚期青花罐,造型浑圆,施釉肥厚,胎质细白坚硬,胎壁厚重,胎体分上下两段粘接。器肩绘蔓籐青萝,腹部绘折枝花卉,用笔豪放生动。细观这件瓷器与其它民窑瓷器相比,无论从瓷质,造型到绘画方面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该罐器外足底心所书釉下'福'字款却与众不同,值得一提。罐底款字一反过去细小字体常规,福字直径近5厘米,如此大写款字,纵观古往今来的陶瓷底款,不见有如此大之'福'款记。 福字作为一种古代陶瓷装饰,写于器腹部的多有发现,但以超大字体书于底部,不能不说是某一工匠,在某一天早上,心情愉悦时的率性而为吧!也就因为无名窑工的一次任性,给当今喜欢收藏的古陶瓷发烧友们增添了一分物以稀为贵的收藏乐趣。 明代超大'福'字款青花罐,绘画繁中就简,憨畅淋漓,器身保存完整,不失为民窑瓷器中的一件精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