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辉(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namei 主播荔枝号:你好小麦子(FM1357871) 你骗过父母吗?或者被父母骗过吗? 越是最亲的人,骗你骗得越狠,让你常常上当,防不胜防。 每一个孩子都是被父母骗大的。 我们在父母的谎言中成长,他有多骗你,就有多爱你。
01 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 年迈的老爸接到女儿的问候电话,他边走边说。
听起来女儿不在身边的父母,过得照样幸福安康,而残酷的真相是:老爸老妈过得一点都不好,老爸很孤单,常一个人坐在外面,一坐就是一天;老妈生病住院,只有老爸一个人跑来跑去照顾老妈。 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父母就是那个最会演戏的戏精。 小时候,父母骗我们:
长大后,我们离开父母,飞向更广阔的天地,父母依旧骗我们:
中国的父母,大多都是这样,他们爱儿女超过爱自己,哪怕自己过得再不如意,再委屈,再艰难,也舍不得给儿女添麻烦,他们能做的,就是欺骗。
02 周星驰电影里频频出现吃鸡腿的桥段,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心酸的秘密。 周星驰小时候家境贫寒,每次吃饭,母亲都会把肉夹到他的碗里,可每次他都把吃剩下的肉放嘴里咬一遍,再吐出来。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母亲省吃俭用,特意给他买了一条鸡腿,而他不仅不吃,还把鸡腿扔到地上,母亲非常生气,忍不住打了他。 多年后周星驰对自己的这些“劣迹”做出解释。 母亲特意买鸡腿给周星驰吃,但她自己却舍不得吃,所以周星驰故意把鸡腿弄脏,这样母亲就不会再让他吃,可是也舍不得扔掉,于是她自己就能吃到鸡腿了。 真相在多年后的节目里浮出水面,母子俩抱头痛哭。 周星驰终于说出了电影里总是出现鸡腿的原因 父母,总是不露声色地用“欺骗”来爱着我们。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用这种方式爱着他们,只不过,我们的演技是那么笨拙、稚嫩,远不如父母。 父母跟我们装,我们也跟父母装,这就是中国式亲情。 有一期《奇葩说》,马东讲了一件事。 他妈妈每天都看电视购物,看着看着,就买了款“欧洲皇室订制”的包包。 原价19800,现价930,妈妈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 马东当然知道妈妈上当了,可他却笑着说:“真漂亮。” 马东讲述讨母亲开心的方法,大家笑着笑着就哭了 马东之所以没对妈妈说实话,是因为妈妈太孤单了,马东爸爸去世10年,而马东又太忙,一周难得和妈妈在一起吃顿饭。 妈妈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没别的事可做,电视购物能买个包包,也算是件开心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能对父母说真话吗? 当然不能。 很多时候,因为怕父母担心,因为愧疚,因为告诉他们也无法解决我们的困境,所以漂泊在外的我们向家中的父母只报喜不报忧。 我们不会告诉父母自己生病了,工作被上司批评了,和朋友吵架了,生活一团糟…… 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只会说:“放心,一切都好。” 一如他们骗我们的样子。 发朋友圈也只发开心、正能量的信息,如果想发一点小确丧的牢骚,那都要屏蔽父母。 所谓父母与子女一场,就是彼此欺骗,相互说谎。 我骗你,是因为我爱你。 ins爆红的感人插画:孩子们眼中真实的父母来自法国插画设计师Rajoelina的作品 03 真心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真话。 可是,如果彼此都用真心去猜测真心,会错过好多真情。 我们与父母,都自以为是地认为“说谎”是为了对方好,我们都在用自己以为的“好”来爱着对方。 可是,你以为的“好”,就是对方真正想要的“好”吗? 请用我想要的方式来爱我。 爸妈啊,请不要太懂事。 在你们孤单的时候,在你们身体不适的时候,在你们思念我们的时候,请不要在电话里说那句“我很好”。 你可知道,你们用善解人意、委屈自己、牺牲自己来成全儿女的人生,可我们就能坦然无愧地接受这种真心吗? 这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别让我们蒙在鼓里,安心享受这份岁月静好,却不知道这只是真情的谎言。 别让我们爱得太迟,别等到我们知道了真相,却已然来不及。 孩子啊,爸妈也不需要你太懂事。 爸妈宁愿你像小时候一样任性、撒娇、有话直说,在他们面前,你永远不用装强大。 他们想看到的是你真实的模样,请不要切断他们了解你的桥梁。 他们只是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胖了还是瘦了,工作、学习、生活还好吗,他们只是想帮帮你,和你说说话、聊聊天,如此而已。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其实渐行渐远的一直是我们,而父母却总在不遗余力地向我们靠近。 为了能多看看你,多听听你的声音,多了解你现在的生活,父母在努力跟上你的步伐,他们戴着老花镜,吃力地学习各种手机APP,一个键一个键地敲着拼音。 别对他们设防,别屏蔽他们,不要将他们屏蔽在你的生活之外。 要知道,你屏蔽的都是爱啊。 有一种真情,藏在谎言里,这就是亲情。 猜不到的谎言,想不到的爱,每一个善意谎言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爱。 可是,爱,需要真诚,也需要真诚地表达。 亲人之间,少点懂事,少点说谎,多句真诚的“我想你了”,那又怎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