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分析与演奏

 雨僧young 2018-04-15

 

 

 

 

德沃夏克b小调

                          大提琴协奏曲的分析与演奏

                                       2002级  李思聪

                                            引 言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大提琴演奏曲中的经典曲目,而它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人道主义的情感是它的魅力所在。作品音乐发展的庄严宏伟和配器的丰富多彩,可以视它为大提琴交响协奏曲,作品在继承了协奏曲三个乐章的写作模式: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复三段体;第三乐章(中庸快板)回旋曲式。而深刻的感情和具有感染力的对比,又使整个协奏曲丰沛异常。

一、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一)民族主义特点

    德沃夏克(Antonin  dvordk,1841~1904)是与斯美塔纳及雅纳切克并称“捷克三杰”的作曲家。是捷克民族主义音乐代言人,其中,德沃夏克是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一位。民族主义,在19世纪的西方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缺乏本国的艺术传统又长期依靠国外音乐资源的国家产生。一方面,采用本国民间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另一方面,是作曲家把民间乐器及音乐的素材作为音乐创作的形式。而德沃夏克作为捷克民族主义代言人,将其特点发挥淋漓尽致。从历史上讲,德沃夏克出现在一个纯音乐历史正在起步的国家,使他在纯音乐的创作上没有太多过去的包袱。他可说是“天真无邪”地运用了纯音乐即存形式,用新鲜的创意、活泼的节奏以及独特的音响 “填满”了纯音乐所有的形式。他的灵魂常来自斯拉夫民间舞蹈及民歌,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展现出清纯如孩童般天真浪漫的气息。

(二)作品总体写作情绪

    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作者继《新世界》之后的一部为众人所知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这首协奏曲,其内容的深度、鲜明的形象以及交响发展的规模等方面,更接近于他的最后两部交响曲,无疑都是它的成功所在。此曲可以说是作者停留美国期间的最后巨构,曲中旋律优美,更由于写作于美国,把美国的地方色彩和泼希米亚民谣曲调巧妙地融合起来,产生独特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思念,还有作者对初恋女友的哀悼,这些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可以给人巨大的感动。

二、演奏技术和演奏情绪的总体把握

    这首属于德沃夏克最成熟期的作品,结构和曲式格外严谨,使整个协奏曲的轮廓更为严密;曲中也因使用较多主题,而产生多彩多姿的变化;在管弦乐编制中也增多铜管乐器,使音响格外丰沛。[注2]而这部协奏曲要求独奏者掌握宽阔音域的如歌演奏和各种不同幅度的揉弦技法,以及力度、音色上的变化来揭示深奥多层的内心世界,是大提琴作品中如歌演奏法方面最优秀的范例;同时在双音、八度连续双音和弦跳弓、泛音、颤音等各种演奏技巧上,对演奏者颇为苛刻。正因为作品构思巧妙,音响多彩,将独奏大提琴与交响乐队巧妙的配合,使乐器极富交响性,强烈的戏剧内涵。所以,本人在乐曲的演奏过程中,体会到独奏大提琴要完整地去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就必须深刻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特点及作者所体现的感情。这对于演奏者来说要具有一定的演奏技巧外,还需要足够的艺术修养去理解作品更深刻的内在情感,这也是演奏这一作品的难点之一。

三、第一乐章写作特点及演奏情绪

(一)第一主题

    第一乐章:(快板,b小调)4/4拍子。充满宽广的交响气息,双显示部结构,发展部较突出。乐章在最初几小节奠定了全曲的基本基调。由乐队演奏第一个呈示部。很快,主题的陈述便拥有较大的戏剧性转变,显示英雄气质;尤其是在第二个呈示部中,主题曲由独奏大提琴复述。(谱例1:略)这一主题在第一乐章中起着主导作用,其音调还成为终曲的基本主题,可以说是整个协奏曲的核心。音程如讲话般的音调,具有号召的感觉,又异常朴实。基于以上特点,本人认为第一部分A(87-109小节),演奏时要用宽弓,符点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可适当放宽,随后并列的和弦要使三个音同时发出,而不是琶音式的演奏效果。而正是这一主题的主导作用,它也成为这首乐曲的灵魂所在,所以要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两手之上。使得这一主题充满爆发力,而不是显得过于虚浮。弓子要有下压的力量,并且要保持足够的长度。第二部分B(110-127小节)为发展性段落,十六分音符的旋律,伴奏部分运用舞曲性的节奏,具有蓬勃向上的情绪,在演奏时可用快速的分弓去演奏十六分音符上行的旋律,使节奏显得更稳健,而不应有轻浮感,充满戏曲性的激情。在这一部中分双手的力量一定要保持,而不是因为这一部分是十六分音符的旋律而因此力量减弱,相反更应有饱满的情绪,右手运弓也要稍长,给予弓子足够的压力。

(二)第二主题

    乐章第二主题情绪上迥然不同,感人的咏唱,真挚的旋律。充满抒情的温暖。是作者个人感情的流露。这一主题与前一主题有显著的对比,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如果说乐章的第一主题表现的是英雄的主题的话,那么,第二主题则是揭示作者内心的体验(谱例2:略)这一主题建立在D大调上,是第一次出现的抒情段落,有宁静的感觉。要演奏的自如、缠绵。这一主题与第一主题在情绪与演奏方面截然不同,它的旋律深情而宽广,充满温暖的气息,给人巨大的感动,本人在演奏过程中认为这一主题的演奏,柔弦与运弓尤为重要,柔弦速度不要太快,要充满深刻的感情将自身融入到这动人的旋律之中,右手运弓要慢些并注意运弓速度不要太快,适当加一些滑指,表现出惬意的感情和温暖的情绪。而这一主题也是整个作品的经典旋律,是对个人演奏技术和理解作品内涵的巨大挑战。

(三)结束部

    结束部分从192小节开始,逐渐向低音区下行,力度逐渐减弱显得沉重。不再因为英雄性的主题的对比而要使力度处于弱的(PP)的地位,相反地,第一次拥有乐队昂强烈的音响(ff),成为整个再现部的主宰。整个尾声是充满向上的激情,持续及强的力度,我认为在结束的演奏中,在乐队强烈音响的伴奏下,一定要用充满激情的感情去演奏,注意的是运弓一定要靠近琴码,持弓着力点,主要靠中指、无名指,用力较大,

四、第二乐章写作特点及演奏情绪

(一)第一段

    第二乐章:不过分的慢板,G大调,4/3拍子。乐章采用三段体形式,可以体会到乐章中洋溢着感伤的情怀。乐章基本主题的旋律宽广,流畅。G大调的调性和木管的配器,又为它添上一些田园风味.(  谱例3:略)这段怀念故国的思乡曲逐渐发展,并掀起小小的高超,最后又由单簧管吹出原曲调。本人在演奏过程中体会,演奏时要更注重情绪的对比性,由抒情、安详到三次上行的冲击一次比一次宽广,力度越来越强。所以演奏情绪要异常饱满,达到一个高潮点。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思乡感情。所以要按照作者的写作感情,情绪不同于第一乐章,如果说第一乐章是充满力量的,那么,这一乐章则是感伤的,在演奏时要注意把握住这一情绪,要注意内心的听觉,以用平静的心情去叙说出旋律,所以在颤指方面要求较为严格,即要放松,又要有一定的压力,要有磁性音响效果。

    (二)中段

    乐章中段转入g小调,力度突然变强(ff),沉重的曲调同前一段形成对比。随后跟出第二个抒情主题,引自作者早在1887年写作的《四首歌曲》中一首题名为《别管我》的旋律。作者的初恋情人特别喜爱这支旋律,德沃夏克在这里引入这支曲调,虽然同他获悉初恋情人病重的沉重心情有关。(谱例4.5:略)我认为在演奏这个主题时,大提琴独奏要运用强奏的力度,音色上要深沉、坚定。并溶入忧伤之感,连续六连音的上下行分解和弦琶音织体,表达出内心的激情。弓子换弦要松弛,乐句要流畅,表现出沉痛的心情。切记不能表现的过于柔美。

(三)第三段

    第三段独奏大提琴以装饰奏的方式,使主题进行变奏。在逐渐加入各种乐器,音乐色彩更加绚烂后,进入短小的尾奏,而且渐渐的消失。第二乐章将大提琴这件乐器与作曲家抒情的天赋紧密结合起来,演奏者必须掌握音域宽广的如歌般的演奏,从各种不同角度所要求的发音以及丰满的揉弦,其中运弓的考究是演奏本乐章的关键,宽广,深沉的旋律要求必须用宽弓,运弓如气息一般,要连绵不能间断,才能体现出沉重,悲伤的感情。

五、第三乐章写作特点及演奏情绪

(一)第一主题

    第三乐章:中庸快板,B小调,2/4拍子,回旋曲式。在地三乐章中充满民族的节奏及旋律,具有典型的德沃夏克的创作特点。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及感染人的力量。

回旋曲的主部由两组旋律构成,(谱例6:略)由法国号开始,手法和第一乐章相似。在其他乐器逐渐发展后,再由独奏大提琴以完全的形态,强有力地再奏一次。回旋曲的后半主题,(谱例7:略)充满狂野、激烈的色彩,而后独奏大提琴就根据这一旋律展开,但把它化成咏叹调般的旋律。

(二)第一副题

    此副题 ( 谱例8:略)速度减慢后,情调变得非常抒情,之后返回回旋曲主题,并以相反的顺序再现主题,我认为这一主题与乐队配合的异常紧密,两条旋律线相互缠绕,所以在演奏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否则就会有喧宾夺主的反效果。

(三)第二副题

    第二副题 ( 谱例9略)这一副题也美的出奇,也让人产生新的感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处独奏大提琴与长笛互相配合。全曲在重返主题后进入尾奏。值的注意的是,第三乐章的尾声相当庞大,在处理上尤为注意,不能让人产生厌烦感,注意整体的把握。

六、演奏技巧及整体情绪把握

    在整个作品中,演奏者如果只注意到局部段落技巧表现的话,而忽乐章的整体性,那么极易演奏的比较松散。为使全乐章整体情绪得到保持,演奏者应把各段落间演奏得更紧凑些,把各个局部统一在全乐章的基本情绪中和速度的总脉络中,这是达到完整演奏全乐章的关键。此外,还要注意作品整体的情绪,这也把握此作品的关键所在。

结 语

    德沃夏克的这部作品,是音乐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作品旋律非常适合大提琴乐器的表现。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热情奔放的情感。为适应这种特点,在演奏情绪方面更应该突出把握其宽广的音域,感人的旋律,所以在情绪的把握上尤为重要,而技术是要为情绪服务的,来体现作品的交响性。来打动听者的内心世界。不应特别突出技巧问题,而要重视情绪的表现。

 

作者简介:2006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