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大热门”专业, 如今成了“红牌专业”, 太可惜!

 helloujuj 2018-04-15

薪酬高低、行业冷热、发展方向无疑是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就业问题。从整体供需情况来看,每年新增岗位数量没有大幅增长,但就业毕业生明显增多,这一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这直接导致就业难点沉积到高等教育“下游地区”。另外,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实际岗位的匹配度在一些领域并不高,导致就业岗位结构性紧张。

2017年多校质量报告分析显示,校际差异、学历不同、专业情况等,都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机会和薪资的重要因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校际差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985”“211”“非985、211”之别。比如,上海电力学院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非211地方高校,平均月薪也不低,其毕业生税前平均月收入为5088.97元。

从就业榜单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艺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告学等专业是2017年大学本科生就业绿牌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三个专业则是连续3年是大学本科生就业的绿牌专业。历史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法学等专业是2017年大学本科生就业红牌专业,美术学、音乐表演连续3年是红牌专业。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法学曾经是大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这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却年年走低,今年成了红牌专业。

从收入榜单看,信息类专业领跑,IT类职业收入最高。按学科门类,工学类毕业生收入最高,本科生平均月薪4676元。医学类毕业生收入最低,本科生平均月薪3766元。按从事的职业,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的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本科生平均月薪5679元,其次是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本科生平均月薪5636元。表演影视类较低,本科生平均月薪只有4777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