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助推“半河清水半河鱼”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4-15

青海新闻网讯 每年5月开始, “半河清水半河鱼”的青海湖湟鱼洄游景观吸引了国内外游人,人们对这小小物种的坚韧不拔感慨不已。

2002年时,青海湖裸鲤资源仅2596吨,到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了82000吨,青海湖裸鲤资源走向了良性恢复状态。

这和我省一项科技成果有关,那就是“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技术集成及应用”项目。这项技术获得2017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名副其实。

“科技项目对青海湖资源恢复的贡献率达到22.3%。”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这样介绍,言语中充满着自豪。这项大奖的背后,离不开科研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

裸鲤:从不足三千吨到八万多吨

“近20年,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之下,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取得累累硕果。尤其是裸鲤的资源蕴藏量,从2000年之前不足3000吨,恢复到2017年的82000吨,这对青海湖周边的渔业生态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和民族团结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史建全说。

2002年时,从青海湖捕捞上来的湟鱼不仅量少,而且个头也小,打捞上来的都是一百克左右的小鱼,青海湖裸鲤资源衰败,面临着失去捕捞价值和开发价值的危险。

从2000年开始,我省实施十年的封湖育鱼、零捕捞政策,这对资源恢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然而,如果单凭自然恢复,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

怎样才能尽快恢复?在封湖育鱼、打击偷捞行为、广泛宣传裸鲤保护知识的同时,依靠人工手段干预和恢复开始引起有关专家和政府的重视。史建全说: “2000年,青海省科技厅把‘恢复与提高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的科研项目给了我们,也标志着对青海湖裸鲤的系统科学研究开始了。”

用脚丈量出青海湖的大小

要做好青海湖裸鲤的增殖放流工作,首先要搞清楚青海湖环境生态的整体情况,如湖有多大,海拔有多高、水容量有多大,水体的理化因子如何,周边入湖河流状况,湖泊饵料生物有哪些,青海湖里除了裸鲤是否还有其他品种的鱼……有了这些数据后,才能推出整个湖泊的生产力。

“当时没有准确的青海湖地图,用的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图纸,已经过了三十多年,整个湖泊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用脚把青海湖的大小走出来了。”史建全说。

当时技术、设施都很滞后,没有卫星遥感技术,有个GPS仪器算是很先进了。冬季青海湖封湖后,史建全和科研人员就沿着湖岸线走,每到一个拐点就放置一个标志,然后将标志编号,输入到GPS仪器中,找出标志所在地方的经纬度,再标出拐点所在的坐标。

史建全说: “都说环青海湖一周是360多公里,我们沿着湖岸线弯弯曲曲地走,每个拐点都走到了,鞋子都走坏了两三双,所走过的路不止360公里。就这样,我们把青海湖湖面拐点坐标系建立起来了,较为精确的青海湖面图也就出来了,青海湖面积也随之匡算出来了。”

每年放流1100万尾裸鲤鱼苗

4月10日,记者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看到,有20个鱼塘和两个裸鲤培育车间,它们分别是裸鲤幼苗繁育的“婴儿床”和“幼儿园”。从2015年开始,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建成了恒温循环水青海湖裸鲤苗种培育车间,开始大规模培养裸鲤鱼苗,也是从这一年起,每年往青海湖放流的鱼苗增加到1100万尾。

“露天的池塘是刚孵化的水花鱼苗生长的地方,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里作为饵料的微生物丰富,加之有制氧设备随时增加池塘的含氧量,幼小的鱼苗在鱼塘里无忧无虑地生长着。”救护中心的汪工程师说,在这里,鱼苗要从针尖大小长到7厘米长。

等鱼苗长到7厘米长的时候,平均体重有5克,就要搬到两个培育车间生活了。在车间里,鱼苗过起了定时、规律的“幼儿园”生活。 “水池中是人工调配的咸水,每天我们会定时投放鱼饵,监测池水的各项指标,鱼苗在这里生长速度很快,通过几个月的喂养,鱼苗能长到14厘米长,平均重量达到16克。”汪工说。

经过12个月的繁育培养,此时的鱼苗有了一个新称呼— —“一龄鱼”,说通俗点就是鱼宝宝们都一岁了。此时它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很强,放流后的成活率也很高,成活率在90%以上。每年的夏秋季节,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都会向沙柳河、布哈河等青海湖的支流放流1100万尾鱼苗。

史建全和他的团队连续15年的科技攻关,突破青海湖裸鲤淡水全人工苗种培育,达到规模化放流青海湖裸鲤原种目的。这对青海湖资源恢复的贡献率达到22.3%。这一成果也成为世界上土著鱼类保护和资源恢复的成功典范。

放流鱼苗的失败和喜悦

“现在说起来也就不怕人笑话了,第一批放流的是‘水花鱼’。”

说起第一次往青海湖里放流鱼苗的事,史建全还有些不好意思。他说: “‘水花鱼’也就是繁殖出来十天到二十天的小鱼苗,只有针尖麦芒大小。这种鱼苗放到河里后,成活率非常低,当时放流后的小鱼苗对资源恢复的作用微乎其微。”

“但是,我们还是很高兴。”史建全很坚定地说, “毕竟我们有鱼可以放流到青海湖里,我们掌握了裸鲤鱼苗的繁殖孵化技术,迈出了增殖放流的第一步。”

据我国相关科研统计数据显示,规格越小的鱼苗放流后的成活率越低。随后,史建全和科研团队开始裸鲤人工培育养殖的科技攻关。

“第二次放流是2004年,当时我们放流了750万尾‘一龄鱼’,也就是培育了12个月的鱼苗,鱼苗个头长到了7.5厘米,平均体重5克,放流的成活率达到90%。”史建全说。从此以后,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条河流都有自己的裸鲤品群

“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技术集成及应用”项目借助封湖契机,从青海湖裸鲤种群特性、生存环境、资源监测、人工淡水养殖、增殖放流、资源救护、遗传多样性、盐碱适应生理机理、过鱼通道建设、野生群体和人工养殖群体年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

其中,对水生生物调查研究时,研究人员把整个青海湖分成13个海区调查,每个海区每年都要取样。同时,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摸清楚了青海湖里到底有几种鱼。

“我们研究发现,青海湖里除了裸鲤外,还有湖东北边甘子河的裸鲤,属于裸鲤的亚种。此外还有四种鲦鳅,生活在沙柳河、布哈河的河道里和河口,青海湖里也有。”史建全说, “鲦鳅是一种小型鱼类,体长十几厘米,虽然没有经济价值,但有生态指标的意义,鲦鳅在这个湖里生存着,就说明这个湖泊的水质、生态比较好,适合鱼类生活。”

同时,科研人员在对青海湖裸鲤产卵的几条河流深入研究时发现,每条河流中的青海湖裸鲤,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群,如布哈河裸鲤品群、沙柳河裸鲤品群、泉吉河裸鲤品群、黑马河裸鲤品群等。

“对于不同品群,环湖周边的干部群众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如个体较大、颜色金黄的是金湟鱼,环湖群众一看就知道是布哈河里的鱼;嘴巴白,身上黑的裸鲤,环湖群众又叫白唇墨鱼,是沙柳河的鱼。”史建全说。

十多年来,在史建全以及我省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青海湖中的“精灵”们蓬勃生长着。如今,无论是站在青海湖岸边,还是码头上,都能看到成群的裸鲤游弋,撒下一把鱼食,碧蓝的水面立马会聚集起几十条甚至上百条裸鲤争食。迷人的青海湖,也因为有了裸鲤悠闲游弋的身影,变得灵气十足,生机盎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