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拉伯帝国为什么会瓦解?

 昵称41564792 2018-04-15

阿拉伯帝国自建立伊始其实就潜伏着分裂的种子——阿拉伯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面积达到了134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四千余万人口,而构成阿拉伯帝国的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波斯高原、叙利亚地区、埃及、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等地缘板块的体量实力都差不多,由于缺乏一个强势地缘板块的统驭,在交通资讯并不发达的古代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中东地区水贵如油,为争夺水源各部族之间积累了长期的积怨;另一方面尽管阿拉伯帝国通过统一的伊斯兰信仰将原本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族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但各部族却各自信奉不同的教派,尤其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更是持续斗争了上千年。

资源的争夺、教派的纷争以及缺乏强势地缘板块的整合作用等因素共同导致阿拉伯地方势力同中央的离心离德,可就是这样阿拉伯帝国还能维持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超级大帝国数百年,这是因为帝国在强盛时期有效协调了各地方势力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从而削弱了他们对中央的离心倾向。那么是什么样的利益促使阿拉伯内部各路势力之间的团结呢?这一利益其实就是丝绸之路贸易。

在漫长的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实际上成为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之间的中转通道: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药正是通过阿拉伯帝国传到欧洲的,当时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工艺品已成为阿拉伯商人经商致富的财源象征。各路地方势力都能从丝绸之路贸易中分一杯羹,而当他们因为从丝绸之路贸易中获益时实际上他们以武力脱离阿拉伯帝国的念头就会被削弱——毕竟生活富足之人是不大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的。

然而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丝毫没料到:东方的大唐帝国的一场变乱会影响到自己的国运——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西驻军东调内陆平叛,早就对西域虎视眈眈的吐蕃趁机侵占了河西走廊,至此丝绸之路贸易被切断。而这对阿拉伯帝国而言是一场致命的变乱——丝绸之路贸易的中断既沉重打击了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发展,也切断了其国内各地区联系的纽带。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并不打算坐视丝绸之路贸易中断,他们开始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尽管从长安出发的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被吐蕃切断了,但早在先秦时期华夏先民就开拓了自广州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汉代时中国人在海上的足迹已到达印度半岛。事实上当年的罗马帝国曾开辟一条自埃及到达印度半岛的航线,由此和华夏先民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如今阿拉伯人也打起了这条商道的主意:公元766年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正式迁都于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新都巴格达,他为营建这座新都动用了10万工匠,花费了四年时间和1800万金币。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在曼苏尔的经营下迅速成为和中国长安齐名的世界两大都市——这是一座拥有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而与此同时的巴黎和罗马加起来不到4万人。曼苏尔曾说出自己迁都的理由:”巴格达可以通过底格里斯河到达波斯湾,由此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东西方展开广泛的贸易往来“。当然巴格达毕竟还是一座内陆城市,与此同时波斯湾附近的港口城市巴士拉也迎来了自己的辉煌。

此时巴格达的哈里发比欧洲任何国家的君主都拥有更大的权力。然而仅仅百年之后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就成为了地方军阀手中的提线木偶,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上文所说的丝绸之路贸易的阻断——尽管阿拉伯帝国通过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利益暂时掩盖了国内陆方割据势力与中央朝廷之间的矛盾,然而对阿拉伯帝国而言:海上丝绸之路的功效远远不及陆上丝绸之路,因为像中亚呼罗珊这种边远地区根本就不可能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获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