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

 wupin 2018-04-15

   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森林生长发育周期长,实际生产中用年龄表示生长发育阶段很不方便,因此常用龄级、龄组来反映林龄,龄级期限划分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快慢,龄级划分反映林分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龄组划分反映了林分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经营阶段,合理林龄结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因此,龄级与龄组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内容之一。龄级与龄组是反映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及其相互适应性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林分生长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确定森林资源收获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为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适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结合调查技术发展的要求,陆续颁布了林业调查规划的技术规定,如农林部1973的《全国林业调查规划主要技术规定》、1978年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198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以及1994年、1996年、2002年、2004年出台的一类和二类调查技术规定。同时,在采伐管理上,结合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的需要,陆续颁发了相关的采伐规定,如1973年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87年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2005年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2007年的《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等。在这些规定中,对龄级和龄组的含义和划分都有逐步的演变和进展。
   从目前来看,除我国统一的一类(2004年版)、二类(2002年版)技术规程外,还有部分省份(如福建省)的技术规程,都规定了本省龄级与龄组的划分标准。然而,除早期调查使用同一标准外(如1982年版),其它划分标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了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也使工作结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差;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上的更深层次的应用。随着今后信息技术的应用,龄级与龄组统一化的标准也要求越来越迫切。
   与此同时,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传统体系上的龄级与龄组划分标准已明显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树种变化,原造林树种不断被改良,新品种不断引入,新的育苗技术不断培育出具有不同生长特性的苗木;二是细化经营,尤其是土壤水肥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了分林种分经营类型的经营,不同林种不同经营类型的森林资源成熟与利用时间不同;三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树种的生长特性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综合考虑立地条件、经营水平、树种(苗木)特性,进行更广泛的、具有相容性的独立性龄级与龄组分类,对资源的收获利用、林农的经济收益、生态效益的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减少因龄级、龄组划分不同而引起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矛盾,统一一类调查、二类调查中相应部分的内容,促进全国森林资源信息一体化,提高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和经营管理水平,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级划分》标准,本标准将适用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各类调查。
   二、编制过程
   2008年5月,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接受委托编制《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以及研究撰写相关的背景材料和论证材料,具体工作由湿地与野生动植物监测中心(森林经理研究室)完成。
   为做好编制工作,我中心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编写小组,研究部署《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编制的相关工作,确定规程编写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
   为了全面总结和掌握我国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现状,做好规程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我中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工作,分析了各省有关的龄级与龄组划分技术规程,充分考虑了相关的技术规程,如《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技术规程,为《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起草、修改和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编制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确保《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我国国情,我中心在《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草稿)形成以后,发函给一些大学教授和省规划院专家审阅,经多次反复修改,于2010年7月形成了《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征求意见稿)。
   三、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契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依据,以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经营水平为目标,对主要树种的龄级与龄组划分进行统一规范,保障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合理性。
   四、编制原则
   1、科学合理
   龄级与龄组划分反映了森林资源经营阶段,用于指示不同培育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是进行分类经营、精细经营的基础。因此,龄级与龄组的划分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原则,以不同林种、不同树种在不同环境和经营水平下的森林成熟理论为基础,获得培育、保护与利用等三个方面的最优综合效益为目标,科学地确定龄级期限、主伐年龄(或更新采伐年龄),从而确定龄级与龄组的划分。
   2、稳定性
   龄级与龄组划分从最早期的比较粗放,以及后面的各省、各调查规程中“各自为战”的情况,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精细,不仅是调查技术的逐渐提高,而且重要的是森林经营水平的逐渐提高,是整体林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满足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保持龄级与龄组划分上的稳定性。
   3、可操作性
   龄级与龄组划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不同培育树种、不同经营目标、立地质量、经营水平与能力等,必须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林种、森林经营类型等,进一步量化后,确定相应的龄级与龄组,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4、保留接口性
   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不断会有新树种、新品种增加到经营树种中,因此,要与时俱进的方式,在规定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允许各省自行确定本省适合的龄级与龄组。
   五、几个主要问题说明
   在目前应用的标准中,现有龄级与龄组区划界定的标准,主要是2003年版的二类调查、2004年版的一类调查,《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以及各省自定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相应的部分。本标准是从现有这些标准和技术规范文件中独立出来,但又有增加部分内容。在本标准发布后,本标准将成为一类调查、二类调查和相关采伐作业规程的引用标准;凡与此相关的内容,参照本标准确定龄级与龄组,或参照本标准划定龄级与龄组。
   1、关于几个主要术语
   龄级期限是树木年龄的量化尺寸,即树龄单位,是每一龄级所包括的年数,以年为单位,划分为三类5种,即1年、2年、5年、10年和20年,是林业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
   龄级是树木或林分平均年龄的分级,即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及树种生物学特性,按一定年数(即龄级期限)作为间距划分成若干个的级别。龄级代码一般采用罗马数字I、II、……等表示,数字大越大,表示龄级越高,年龄越大。龄级符号为Nc,其中,Nc1为第I龄级,Nc2为第II龄级,其余类推。
龄组是是林分或小班根据主伐年龄或更新采伐年龄所在的龄级不同,结合龄级期限划分的年龄组别,反映了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阶段。通常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五个龄组,亦有将成熟林和过熟林合并称为成过熟林。常用符号为Ng,龄组代码分别幼、中、近、成、过等龄组为Ng1、Ng2、Ng3、Ng4、Ng5。
   2、关于划分方法
   龄级与龄组划分的理论依据是森林成熟理论。森林成熟理论是森林经理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是森林调整和控制的基础,其目的是在于研究解决森林资源收获利用最大化的问题。森林成熟理论研究确定,森林成熟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森林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状态,对应地,森林成熟龄表示在一定的经济和自然条件下最适宜收获利用或更新时的生长时期(或年龄),是森林可被采伐利用的林木进行持续生产的时间标志。
   龄组划分的实施基础是森林采伐管理政策,其基于森林生长的长周期性和缓慢性,根据森林成熟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和森林永续利用要求,经过科学分析和计算,将最合适收获利用的年龄阶段确定为森林成熟阶段,同时,规定成熟阶段的初始年龄为主伐年龄(或更新采伐年龄),即法律规定的林分最小主伐年龄。
   因此,上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即为森林成熟理论à龄级期限、成熟龄à规定主伐年龄(更新采伐年龄)à确定龄级、龄组à应用于经营实践。
   例如,根据数量成熟理论的研究,确定东北红松林的生长速度较慢,数量成熟龄为130年生,适用的龄级期限为20年,在此基础上,按20年为一个尺寸计算,划分红松林的年龄阶段(即龄级),而数量成熟龄所在的年龄阶段为121~140年,因此,规定主伐年龄为121年,主伐龄级为第VII龄级。进一步,根据定义,成熟林龄组阶段包括第VII、VIII两个龄级,过熟林为第IX龄级及其以上,近熟林为第VI龄级,由于近熟林以下还有5个龄级,因此,幼龄林比中龄林多一个龄级,即幼龄林为第I、II、III龄级,中龄林为第IV、V龄级。
   3、关于不同林种的龄组划分
   过去的规定中,实际上仅是对于一般用材林的龄组划分,所以划分的龄组类型也只有一种,可见于历次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定、森林采伐管理规定。
   在本标准中,结合林种的划分为基础,对不同林种、不同经营类型的主要树种,规定其对应的主伐年龄(更新采伐年龄)、龄级期限,以及相应的龄组阶段,与现行的相关规定是一致的。
   4、关于竹度
   竹林是一种特殊的森林,但不是乔木树种。竹度这一概念,具有我国明显的传统韵味。竹林生长阶段的划分,是在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确定的,不同于乔木树种的龄级龄组划分。例如,竹度的长度,第一竹度只有1年,而第二竹度及其以后,都是2年为一个竹度单位;竹龄培育利用阶段的划分,也不同于幼、中、近、成、过等5个阶段的划分,而是只划分为幼、壮、老等3个阶段。
1.png
2.p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