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处理孩子的感受,比先处理问题更重要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8-04-15

  作者 /心海一隅

  由/摆摆亲子课堂(baibaiqinzi)

  授权育儿团发布

  1

  去年暑假,儿子上了一年的书法培训班,因为老师因为家事不能继续了,我只能另外找了一家,这家老师很年轻,看起来教学理念很先进,儿子也开心地到新的培训班上课去了。

  大概两周以后,有一天早上,我送儿子去培训班,他突然跟我说:“妈妈,我不想上书法班了,我就想在家里玩。”

  我立马否定了儿子的话,跟他说:“现在是暑假,你不去培训班想干什么啊?每天在家里玩的时间还不够多吗?”

  儿子不说话了,我就继续送他去。又过了几天,我刚准备送儿子去培训班,他睁大眼睛跟我说:“妈妈,我真的不想去了,我今天肯定不去培训班了!”

  我看着儿子一脸严肃的样子,就问他:“到底怎么了?是不想写毛笔字了?还是发生了其它的事情了呀?”

  儿子听我这么问他,突然眼眶一红,眼泪就出来了,我立马抱着儿子,让他在我的怀里先哭一会儿,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抚摸他的后背。

  过来一会儿,等儿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他跟我说:“妈妈,书法老师天天打我,我只要跟别人讲一句话,他就打我,我后背都被他打疼了!”

  听了儿子的话,我当时真的觉得很心疼,真的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问问他,我抱着他跟他说:“后背现在还疼吗?妈妈给你揉揉,妈妈知道你受委屈了。”

  儿子抿了一下嘴唇,又要哭的样子,他知道妈妈能够理解他的感受,我继续跟他说:“妈妈答应你,今天不去培训班了,就在家里休息吧。”

  儿子终于哭着笑了起来。我知道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先让孩子懂得父母是最关心他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只在于他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

  2

  有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发生事情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甚至还有不停地指责孩子,却视而不见孩子的崩溃情绪的。

  前一段时间,曾有一个妈妈教育女孩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个不到十岁的女孩被妈妈批评,她不停地尖声反驳:“那又怎样?那又怎样?”

  我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第一个反应也是跟很多人一样,觉得这个女孩怎么能用这种态度跟父母说话呢?真的是太没有礼貌和教养了。

  可是,一段视频看下来,我却深深地同情起女孩来,视频中女孩的妈妈不停地在指责女孩,说了很多条女孩的错误,完全不顾女孩的哭诉。

  彻底被妈妈激怒了的女孩,只能反复地说:“那又怎样?我想自己一个人静静!”原本她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她的内心感受,但是女孩的妈妈却丝毫看不到。

  很多成年人都知道,情绪和感受需要发泄出来,才不会郁结在心里,而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感受的时候,却一味地压制孩子的情绪表达。

  家长这种武断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孩子只能把自己的感受闷在心里,跟谁都不说,时间长了以后,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抑郁和暴躁。

  视频中女孩的话看起来很无礼,但是却是她能选择的表达她的感受的方式,只是她的表达方式并没有被父母重视和接纳,反而一直在数落她。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当父母能够首先关注到孩子的感受,并且能够感同身受地给予孩子理解,我相信孩子一定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进而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

  3

  《为何家会伤人》中有一章专门探讨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的内容,一位妈妈在写给武志红的信中,详细描述了她留守在老家四川的上初中的儿子出现的种种叛逆行为。

  信中从孩子“不仅抽烟喝酒,还通宵打牌和上网”,再到孩子说“爷爷奶奶太烦了,烦得他有时都懂了杀心”,字里行间充满了焦虑感。

  文章中提出“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的观点,提醒这位妈妈关注孩子言行背后流露出的内心的感受。

  首先,家长应该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有些孩子不敢直接表露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就会在行动上表示出来。

  比如我家小子跟我说他不要去书法培训班了,家长首先看到的是孩子的行为,解决的办法也会围绕着行为来,会说服孩子继续去上培训班。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我儿子第二次提出不想去培训班的时候,还是很武断地不问原因送儿子继续去,那么孩子受到的伤害肯定会更深。

  当孩子在出现异常的行为举止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接纳孩子的情绪,这样孩子才会跟你敞开心扉,说出他们的真心话。

  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跟孩子共同决定如何解决问题。

  当家长能够体会孩子的感受,并且在孩子心情平静之后,再来一起协商事情的解决办法,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小,就想着替孩子做主,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取的,毕竟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最后需要孩子去面对。

  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再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接受的最妥善的决定。

  萨提亚说,最后,才是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想倾听的时候才给他们讲道理。

  不要急着给孩子讲道理,尤其是在孩子心情尚未平复的情况下,要等事情解决了或者其它适当的机会,再来跟孩子分享道理。

  4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人,尤其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内心世界会越来越丰满,这是他们成长的标签。

  作家李雪说,不会说教孩子、管控孩子的妈妈,是随时关注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有教养的父母。

  做有教养的父母,就是要首先关注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才能真正有助于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

  只有当你更够接纳孩子的感受以后,孩子面临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作者:心海一隅,来源:摆摆亲子课堂(baibaiqinzi),做亲子关系的摆渡人。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王亚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不感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