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雕人物题材里的“七宗最”

 靜蘆 2018-04-15


在玉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它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从中汲取了无数的创作灵感,衍生出了广泛的雕刻题材、多样的表现形式等,为爱玉之人创造出了无数令我们流连忘返的玉雕作品。而这些玉雕作品中,尤以人物题材最令人喜闻乐见。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玉雕文化中那些最具特色的人物玉雕题材吧。


最  喜  庆


弥勒佛全称为大肚弥勒佛。在佛门中他是个乐天派。据说,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灾除病,保佑平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被世人熟知的对联,就是以弥勒佛为原型所写的。世人喜爱弥勒佛玉雕作品,和它能启迪人们宽容的心灵,号召人们豁达地面对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最  长  寿


寿星老儿是福、禄、寿三星之一,《西游记》写寿星“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通言》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神话故事。在中国神话中为长寿之神,又称南极老人星,十二星次之一。

在玉雕作品中,寿星老儿多为白须老翁,持杖,额部隆起,慈眉善目、面相可亲。常衬以鹿、鹤、仙桃等,象征长寿。因为有长寿的寓意,用作手把件儿和摆件儿的玉雕特别多。


最  国  际  化


说到这,可能有玉友会好奇了,怎么还有国际友人出现呢?别急,往下看.....


达摩祖师,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传说他在入佛门之前,是一名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享受着世间荣华富贵,最终放下一切皈依佛门,通彻大乘佛法。

达摩祖师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他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达摩祖师的长相既有中国人的特征,也有外国人的特征,所以被称为长相最国际化的人。很多信佛之人,都非常喜欢达摩祖师玉雕作品,因为它寓意着求法求缘、行善积德、见贤思齐等。


肤  色  最  特  别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因“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等历史典故而名留青史。文武双全的关公,经过1800多年的历史演变,如今已经成为神一般的存在,其中最为著名的形象就是武财神。值得一提的是,关公的面部肤色与常人有着极大的不同,他的面部肤色是红色的,人们也称其为红脸关公。人们喜欢关公玉雕作品,是希望在其的庇护下能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不过根据记载,关二爷不仅是武圣,还是个情圣,听闻二爷当时也是个食色性也之人!


《三国志·蜀记》当中,裴松之写了一个“注”,揭露了关公贪色的一个故事:当年刘备与曹操攻打吕布的地盘下邳。攻城之前,关羽听说吕布手下有个将领叫秦宜禄,而这个秦宜禄有个老婆长得非常漂亮。于是,关公到曹操他们家向曹操请示,“曹哥,城破之后,可不可以把这个女人赏给我?”

曹操很爽快,立马就答就应了。

后来关公还是不放心,怕攻城之后曹操不小心误杀了美人,又往曹操那跑了几趟,曹操表示,一定刀下留人,亲自把美人赐给他。于是,关公很高兴,屁颠屁颠走了。

哪知道破城之后,曹操把小美人占为己有,不给关公了。关羽气得满面通红差点冲动行刺曹操。

(原文:曹公与刘备围布于下邳,云长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



   为了一位美人,不惜与曹操翻脸,真是英雄一怒为红颜,红颜一笑红了脸....

相  貌  最  难  看


钟馗是中国著名的汉族民间神之一,后来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钟馗的主要职能是打鬼驱除邪祟,旧时的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


据古籍记载及专家学者考证,钟馗生铁面虬鬓,相貌奇异丑陋,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人们佩戴钟馗玉雕作品,是希望能够辟邪免灾,富贵荣华。


最  得  意


都说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这最得意的人应该非渔翁莫属了。


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鹬和蚌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渔翁捡了个大便宜,所以平时大家在做人、做事之时应该要互相谦让,互相礼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最  富  有 


御府君不说,我想各位也猜到是谁了...论玉雕人物里谁才是“高富帅”,那应该是财神没跑了。


财神爷,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中斌财神:王亥(中),文财神:比干(东)、范蠡(南),武财神:关公(西)、赵公明(北)。 还有其它四方财神: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管仲(东南)、白圭(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为“四面八方一个中”的财神阵容。

斗转星移,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这些玉雕题材在传承了几千年之后,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作为玩玉之人,你有没有一件适合自己题材的玉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