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CT与CT检查有何不同

 昵称42715024 2018-04-16

作者:蔡金来


单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来源:上海市核医学会

ECT与CT检查有何不同


       很多患者会把ECT和CT这两个检查弄混,常常把ECT当作是CT,担心有辐射之忧。其实,ECT与CT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检查方法。

        所谓“ECT”,是指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通常在大型医院的核医学科完成。它是一种利用放射性药物的检查方法,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生理生化特征,可通过其了解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生理、生化及病理等方面的变化。因为,大多数疾病在病程的早期仅有功能、血流、代谢和受体方面的改变,其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某一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利用靶向原理很快被某个器官或病灶特异性摄取,根据它在脏器内外或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之间分布的差异,通过ECT仪器静态或动态探测,根据显像剂分布的差异,如稀疏、缺损或过度浓集等方式来了解疾病。比如,甲状腺结节显像,静脉注射甲状腺显像剂30分钟至60分钟后,被甲状腺吸收,通过ECT显像,便可了解甲状腺结节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及其摄取功能情况等,可清晰看出结节是单发还是多发,是“热结节”还是“凉结节”或是“冷结节”。结合抽血查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以及结合患者的病情,便可明确诊断结节是甲亢、还是甲减、或是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瘤。ECT检查通常用的显像药物的有效时间短于6个小时。

        由于显像原理的不同,ECT仪器本身不发出射线。而且它更侧重反映器官的血流、代谢和功能。比如,骨骼显像比普通X线拍片或CT检查可提早3-6个月发现病变。因此,对一些较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等,即使患者没有骨痛,也可做该检查,以早期发现转移病灶。此外,ECT显像对早期了解心肌、大脑等的血供,以及诊断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腮腺疾病等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ECT检查用的显像药物大部分都会很快自动失效,并通过小便排出体外,其化学含量和辐射量都很微小,没有不良反应,也不会诱发过敏反应。只要用药剂量合理,不会给受检者造成健康损伤。患者检查后可以适量多饮一些水。


        

        所谓CT,是指X射线穿透式计算机断层显像,是在放射科(CT室)完成,它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CT机接收穿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经计算机处理成像。医生通过观察各器官组织的CT图像,来判断疾病。

        CT更侧重反映的是器官组织的解剖和形态结构;图像清晰度高。CT的应用历史较长,不受药物限制、适用范围更广,所以,应用更方便。检查时需要对受检部位以外的器官采取防辐射措施。

        ECT检查与CT检查是互为补充,二者不可替代,根据不同的病情,可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当然,无论是ECT还是CT,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尽量不要做此检查外,儿童是可以做的。


作者简介:蔡金来,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委员等。长期从事核医学显像、治疗和体外标记免疫分析的医疗、教学及科普宣传工作;特别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努力为百姓的健康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