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石都没有,他算哪门子的赏石名家?” “只玩一种石头,还敢妄称赏石名家?笑话!” “怎么没有××石?差评!” “就这几个石种,还不如我收藏的石种多,算什么赏石博览会?” …… 且不说有些石友喜欢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只看到部分便想当然地认定那就是全部),仅从他们的言论便可以看出:在其心中石种往往大于石头的品质。 虽然不论是在传统的鉴评标准还是现代的鉴评标准中都无“石种”的字眼,但这并不影响其在部分石友心中的崇高地位。有的石友带有天生的石种偏见,只玩某一种或几种石头,其他石种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有的石友虽无石种偏见却有石种偏好——什么石种都想收一块,缺了哪个石种尤其是名声在外的石种,总觉得是种遗憾。咱们今天就来说说后一种,毕竟它应该是有石种情结者的大多数。 “这是什么石头?长得好奇特!买一块回去,凑个石种!” “我知道这块石头并不是很好,但它是灵璧石啊,而且价格也不高,正好可以凑齐‘四大传统名石’!” “再找一块螺钿石,各个品种的长江石我就可以凑齐了!” …… 有多少石友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在凑石种?没错,这里只能用“凑”,凑合的“凑”。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凑”而“凑”。当人们怀有这种观念时,首先想到的是某个或某些石种。这些石种往往是其慕名已久而又不轻易可见的,当好不容易在某一场合碰见时,便会顿时迸发出久存的好感和志在必得之意,从而或多或少放松了对其品质的严格要求与仔细审视。一般来说,只要那块石头还过得去且价格又能接受,多半都会皆大欢喜地成功交易。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赏石、藏石的目的何在?是为了集石种吗?地球上那么多层出不穷的新石种,集的完吗?是为了科普吗?是为了凑数吗?还不是为了从中审出自然之美、赏出自然之趣?还不是为了赏心悦目、修身养性?真正的赏石从来都是贵精不贵多、求质不求量,千万不可为了求全而去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