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袁督师是在崇祯皇帝那里拍过胸脯的,说要五年复辽。(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崇祯皇帝是要什么给什么,袁崇焕在感激皇帝知遇之恩的同时也明白责任重大。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权。 军权方面,改变当时关外有四五位大将的情况,只设两员大将,一人为祖大寿镇锦州,另一人为赵率教镇山海关,另有都督佥事何可刚驻宁远,而这三人都是袁崇焕的心腹。满桂等跟袁崇焕不对付的大将都被调离了辽东系,关宁防线这三个要点的指挥权就收拢了。 辽东因为战事频繁政令体系也比较复杂,一开始只有辽东巡抚,后来特设辽东经略。但是二者职权上又有重叠,可能存在互相掣肘的情况,熊廷弼和王化贞就是例子。当时袁崇焕是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的身份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的军务也一并归他管。这还不算他还请停了辽东、登莱的巡抚下,终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个时候他把眼光盯住了皮岛。 皮岛的守将正是毛文龙,毛文龙虽然只有一个岛的地盘但是手下军队却有两三万人,时不时偷袭后金。由于根据地在皮岛离后金海岸线有80里,而后金缺乏海军这类技术兵种,所以对于毛文龙基本拿着没辙。 袁崇焕督师蓟辽,名义上毛文龙也归他管。问题是作为老兵油子的毛岛主并没有把袁崇焕放在眼里,并且还屡次问袁崇焕报功要饷银。袁崇焕也不含糊,假借慰问之名上岛宰了毛岛主,并且公布了毛岛主的十二罪状。 好嘛,终于布置完了,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己巳之变”爆发,皇太极带着八旗兵从大安口绕过了关宁防线杀到了北京城下。 你说崇祯皇帝怎么想?当初说好了五年复辽,我很高兴觉得你是个能人。后来你说要兵部、户部等部门的支持我给了,你推荐的人事任免我也批了,你说辽东、登莱巡抚的职能你兼了我也准了,不服你管的人我也给你调走了,你擅自杀了挂平辽总兵官印的左都督我连一句责备都没有。最后你居然让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了?! 袁崇焕想我五年复辽是感于知遇之恩想安陛下你的心啊。后来统一军政大权都是为了能实现五年复辽啊。皇太极是从宣大防线进来的,我是蓟辽督师啊。陛下我是忠臣啊!我杀毛文龙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啊! 哎,到底是谁错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