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金色年华554 2018-04-16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简称埃及,别称棉花之国、金字塔之国,首都开罗(Cairo),时区为UTC+2,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埃及的国旗长宽比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中央为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过去的黑暗岁月。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埃及的国徽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象征着胜利、勇敢和忠诚。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埃及于1952年7月23日建国,政治体制为半总统共和制国歌为《我的祖国》;国花为莲花。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埃及人口9000万(截止到2015年12月6日的数据,由于高出生率可能导致了约1000万人因没有登记而未包含在内),主要为阿拉伯人(他们并非是古埃及的后人),伊斯兰教为国教,84%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10%的居民是科普特***基督徒。

埃及国土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千米,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跨非、亚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

埃及是典型的沙漠之国,全境96%为沙漠。非洲第一大河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从南到北贯穿埃及(境内1350千米),在尼罗河两岸形成的狭长河谷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是埃及最富饶的地区,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玉米、甘蔗、水果、蔬菜等。虽然这片区域仅占国土面积的4%,但却聚居着全国99%的人口。

埃及主要有大苦湖和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公里)。

埃及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1月平均气温为12℃,7月为26℃;年平均降水量为50—200毫米。其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地区气温可达4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使农作物受害。

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在经济、科技领域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

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金字塔、尼罗河等蜚声世界的标志性文化景点,旅游收入是埃及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过往船只通行费多年来一直与侨汇、旅游、石油一道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支柱,每年为埃及政府收进外汇超过20亿美元。

虽然埃及在非洲和中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埃及的经济却不容乐观,自2011年初以来,动荡局势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大部分国民比较贫穷,有26%的埃及人至今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这就是埃及!

半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权,同时政府也必须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的国家政体形式。半总统共和制兼有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的特点,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芬兰(1919年以后)、葡萄牙、冰岛(1943年以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是最典型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实行多党议会制,但政府极不稳定。1958年戴高乐政府主持制定了新宪法,加强了总统权力和行政权力。1958年9月全民公决通过,法国进入第五共和国。

**“逊尼”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遵守逊奈者”,亦即“遵循传统者”。逊尼派是伊斯兰教内部持一定教义的一个派别,与什叶派并称为不同的两大政治、宗教派别。全称“逊奈与大众派”。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85%以上。

***阿拉伯人对古埃及人称呼为科普特人。科普特人基本上是古埃及人的直接后裔。古埃及人是非洲大陆最古老的民族,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发祥地为尼罗河中游。他们是一世纪时皈依基督教的埃及人的后裔,属尼格罗―欧罗巴混血人种。21世纪初,在埃及的科普特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基督教民族,其人口约占埃及总人口的10%左右。

附记一、埃及简史

公元前32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经历了早王朝(1—2王朝)、古王国(3—6王朝)、第一中间期(7—10王朝)、中王国(11—12王朝)、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新王国(18—20王朝)和后王朝(21—31王朝)时期,31个王朝。古王国开始大规模建金字塔。中王国经济发展、文艺复兴。新王国生产力显著提高,开始对外扩张,成为军事帝国。后王朝时期,内乱频繁,外患不断,国力日衰。

公元前525年,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间,埃及相继被希腊和罗马征服。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逐渐阿拉伯化,成为伊斯兰教一个重要中心。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882年英军占领后成为英“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并于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1958年2月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叙利亚发生政变,退出“阿联”。1970年纳赛尔病逝,萨达特继任。1971年9月1日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1981年10月萨达特总统遇刺身亡,副总统穆巴拉克继任,并4次连任直至2011年辞职。


附记二、埃及风光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东部沙漠(阿拉伯沙漠)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红海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尼罗河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吉萨城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吉萨金字塔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狮身人面像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卡尔奈克神庙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卢克索神庙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哈采普苏特神庙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认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孟农神像

(摄影:王永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