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1年读100本书又怎样?不做笔记书读再多也没用

 wzchen666 2018-04-16

一本书明明读过了,但却记不得大部分内容;看到一句话或一个故事,觉得好像在哪本书见到过,但使劲想也想不起来;买了很多书,但都堆着没有看过;虽然看了很多书,但是想输出书评时却脑子空空……

会不会觉得这些情景很熟悉?我们总希望自己多读书,读过之后能够记住大部分内容。但令人失望的是,我们经常一天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读完一本书,却往往成效甚微。久而久之,我们就容易产生疲倦感,逐渐放弃阅读。

被誉为日本“笔记本作家”的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一句话点破玄机: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如果没有掌握正确方法,那读到的内容“既不能融入身心,也不能变成无形的财富”。

那我们要如何让看过的东西刻到脑子里呢?作者奥野宣之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只需要一本书和一支笔,那就是读书笔记法。概括地来说,就是用本子记录你阅读过程中的发现。

1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笔记一元化”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把所有和读书相关的信息记在同一本笔记本里,无需分册,也无需分类,既可以包括读过的书和购书书单,还可以有日常随笔、剪报等内容。

他认为,这种方式能够让笔记本成为读书生活的好搭档,不仅可以拥有独特的读书体验,还有助于我们从日常记录当中获取灵感。

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自传《绝望锻炼了我》中提到,她有个外号叫“笔记本公主”,因为她习惯于随身携带笔记本,在走访民众、视察工厂时随时随地把所思所想记在本子上。她甚至在和荷兰国王的午宴上一边交谈,一边在午餐菜单纸上认真记录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话。她的很多政见的雏形就是出现在这些笔记本上,因此,政治对手把她的笔记本称为“恐怖笔记本”。

钱钟书能够写出洋洋洒洒、融会贯通的巨著《管锥编》,其实也和他一元化的笔记记录习惯有关。他不仅笔记数量惊人,而且记录的内容也广博,从阳春白雪的精深经史,到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乡村野史,无所不记。

这种方式做出来的笔记本,就像自己的一个知识宝库,容纳多种风格和类型的内容,好似一个网购平台,衣服、家具、零食、电子设备等,想要什么统统都可以从里头找到。

2

做读书笔记也讲究技巧。奥野宣之深谙其道,他在书中提出了一种“葱鲔火锅式”的读书笔记法,用“摘抄+评论”的方法帮助我们通往高效阅读之路。

葱鲔火锅,原本是以葱和鱼为材料烹制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鱼肉为主菜,葱为配料。所谓“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摘抄和评论并存,摘抄为主评论为辅,两者必不可少。

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阅读时会用笔在书上划线,标注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哲理性的话,然后手抄进一本小本子里,偶尔会在原句下写点心得和感想。到后来我就坚持不下了,实在太花费时间了,一本书就有好几十条要摘录,书都看完了,句子还没抄完,因此抄过后也失去重新翻看摘录内容的兴趣。

谁都不想在繁重工作和学习以外,每天都还要画上一两个小时抄书吧。因此,奥野宣之主张摘抄要尽量从简从速。读书时应当严格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读完后认真回想需要抄哪一页哪一行。只有那些符合主题的、有新知的,那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让自己心动的,能让我们看完能发出“居然如此”“好有道理啊”的话,才能被我们选录下来。

光摘抄当然还不够。 我国已故的著名词学家夏承焘毕生热爱读书,而且每读书必动笔。夏老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了做读书笔记的三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了”。 “了”指的是要对所记下的内容了解透彻,每记下一条,都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仔细咀嚼。

奥野宣之提出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中的评论,起的就是思考、咀嚼的作用。摘抄后趁热写下自己的感想,加入自己的思考,才不会停留在我们拥有了这部分知识的错觉中。

就像鱼肉,不加调料,什么味道都没有,再新鲜的食材都没法使菜肴达到满分。笔和脑并用,才能使读到、学到的东西在自己的头脑里发酵成为知识。

3

回忆一下,你有多久没有回看微信收藏的内容了?

我们每天都会在手机上看到很多感兴趣的干货,随手在微信里收藏,想着有一天能够用上。但其实往往过后我们都很少再回去翻看,好像压根就没有收藏过一样。

读书笔记作为我们个人的专属知识库,为了尽可能发挥作用,同时也让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会白费,我们需要养成重读笔记的习惯。奥野宣之认为,过去的读书笔记要经常翻看,重读一遍,或是浏览自己的书架盘点、比较各种信息。

重读读书笔记有多重要?

第一,重读笔记有助于我们回忆读过的书本。笔记里记录的都是书本精华,是我们多次筛选后最重要的内容。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太多,重读书本几乎不可能,但我们花很少的时间就能掌握全书精华,一想都觉得划算呀。

第二,重读笔记能为思想增色。如果说一本书是一个“场所”,那读书笔记就是在这个场所拍摄的照片。不同时间在同一地点拍照,照片都各有不同。同样地,对于读书笔记来说,去年今日写的内容,今年再看,见解也会随之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加、经验的丰富、阅历的提高,我们所经历的种种,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笔记内容。

第三,读书笔记有时候还能让我们在头脑风暴时更具创新性。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乔帮主对创新有着独特见解:“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有创意的人只是看到了一些联系,然后总能看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再整合形成新的东西。这就是创新。”

据说吴承恩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读神话小说。在写西游记的时候,他就曾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补江总白猿传》等书籍和一些民间戏剧。他从旧元素中找寻联系,经过不同形式的重新组合,就生成了创意。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创意,只是我们不晓得怎么把已有的信息联系组合起来。奥野宣之认为,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温故才能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或许我们能够将知识前后贯通,找到信息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创意,获得灵感。

4

奥野宣之毕业于同志社大学新闻专业,曾任职于出版社。正因他经常阅读和写作,富有经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显得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容易实践。

本书所讲的读书方法,包括了如何选书、如何购书、如何读书、如何活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一部分都讲得详实又实用。作者还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担忧,从细节上为读者解决疑惑,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读书笔记法吸收书本精华。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炼出更好的原创思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向办法完全吸收并消化书中的内容,这样才能将“借来的”思考准确地转变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跟着奥野宣之把笔记记好,读书收获到的知识才能记得牢,才能像泥土遇到水一样慢慢变坚硬,形成稳固的知识大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