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石|当追求金石味的时候,到底在追求什么?

 耽读斋 2018-04-16



清代的碑学名家,在自魏晋书法以来的帖学传统之外,别开了一条以先秦至汉魏的金石碑版书法为范本的路。


先秦至汉魏的金石碑版的书法,流传到今天,大多斑驳漫漶,与它们最初完成时候的形貌有了差异,有些残损严重者,字迹难以辨识,几乎“改头换面”了。


《石鼓文》宋拓本


金石碑版书法,有的是直接刻成,有的是先书后刻,有的是铸造而成,总之与“墨迹书法”有着较大的差别。


许多学书者如此着迷于金石碑版书法,就像金农说的“耻向书家作奴婢,华山片石是吾师”,他们一定是从中发现了不同于墨迹(帖学)的美感。这种美感,即:金石气。


什么是金石气(味)?

它有些什么审美内涵?


我们对这个问题要是了解一些,就能理解碑派的书家的用笔的特色,以及为何要热衷于学习金石碑版。


金石气或金石味,从金石而出。金石是什么?马衡说:


“盖金石者,乃指金文及碑版而言。金文者,商周以来铜器之文字;碑版者,秦汉以来刻石之文字也。”


金石,是金文文字与碑版文字的合称。金石,除了具有文字学与历史学的价值之外,还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金石气”“金石味”或“金石气味”。


《石鼓文》明拓本


“金石气”或“金石味”的产生,缘于多个因素。潘天寿说过:


“石鼓、钟鼎、汉魏碑刻,有一种雄浑古朴之感,此即所谓‘金石味’……古人粗豪朴厚,作文写字,自有一股雄悍之气。然此种‘金石味’也与制作过程、与时间的磨损有关。金文的朴茂与浇铸有关,魏碑的刚劲与刀刻有关,石鼓、汉隶,斑驳风蚀,苍古之气益醇。古代的石雕、壁画,也都有这种情况。这些艺术品,在当时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自然已经很好,而在千百年以后的现在看来,则往往更好。”


可见,金石碑版之所以能产生一种“金石味”的艺术美感,一方面与金石碑版最初的制作手法有关。金文主要以浇铸、凿手法完成,而碑版则主要以刀刻。自商周以来,以铜为主的金属器物上的文字大都浇铸而成。秦汉以来,碑版石刻则主要用刀镌刻而成。无论是刀刻还是铸造,它与毛笔写出来的那种“柔而松”的感觉不一样。两相比较,金石书显得“质”“硬”一些,墨迹书显得“文”“柔”一些。


《石鼓文》清拓本


金石味的产生,另一重要因素是“岁月”。金石碑版在制作完成后,历经岁月的“磨砺”——风化、残破、斑驳,自然造化的“加工”与“修饰”。


如果把制作完成的当时称作是“第一次创作”的话,那么这经历岁月的“加工”与“修饰”后,可谓是“二次创作”,也所以同一金石书法,不同时期的拓本,就会面貌不同,如石鼓文的宋拓本、明拓本、清拓本。


“二次创作”就像明清家具上的“包浆”,使得这些金石碑刻书法与初貌有了较大的差别:金石味越来越足,越来越醇厚。所以,金石味没有了岁月的参与就无以成立,它是先天(人工铸、刻)与后天(自然力)合力作用之结果。由于岁月的陶炼,初完成时的人工制作痕迹逐渐的消褪了,越来越多天然之趣。初时或许还带着一些“火气”,经历时间老人的“点化”,渐渐变得沉静与平和。


不过,历经岁月沧桑的金石碑版之能有“金石味”,也是文人审美意识所赋予它的。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金石味是后世文人与艺术家的“美的发现”。金石书法的剥蚀、残损,在不具艺术审美素养的人眼里,只是烂铜残石而已,或者也只具有文物考古之价值。唯有审美的眼睛,才能感受到“金石味”之美。


“金石味”其实还可以细分,分为“金味”与“石味”。金味,主要源于青铜器等金属器皿之文字书法,故趋于刚健圆润之美。石味,主要源自石碑、山崖等石上文字书法,故趋于苍茫拙朴之美。可以说,清代以来的走碑版金石一路的书家,他们的实践主要就是围绕“金石气”的审美理念而展开的。


作者:方建勋,北京大学历史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