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学习的心肺复苏,或许可以救亲人一命

 博览众长123 2018-04-16


2017-11-12 MajorTom 郑博 壹周冠脉

媒体上经常报道:马拉松比赛中医生救了某猝死参赛者的命,抑或是在机场的猝死者正好遇上了医生开会而得救。但能遇上医生的毕竟是少数幸运儿,患者周围的亲人因为不能及时给予抢救,不乏抱憾终身者。我们今天就来简单学习一下心源性猝死的抢救。


心源性猝死(下面简称猝死)占据了总死亡原因大约15%,而且由于其发生迅速、凶险,如果不及时给予抢救措施,患者往往面临九死一生的险境。

猝死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心脏停止了跳动,所有的血液循环终止,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脉搏、呼吸消失。对缺血最敏感的器官是大脑,如果在几分钟内没有恢复大脑的血供,就算患者心脏恢复跳动后可能也会变成所谓的“植物人”。

但实际上心脏的功能较为简单,我们可以利用心肺复苏术(CPR)来部分替代。成人和儿童的心肺复苏并不相同,这里主要介绍的是成人的心肺复苏术。


如何判断需要抢救

躺在地面上的,可能是一个醉汉,如果贸然进行抢救有可能引发争执;也可能是因为心脏之外的疾病,心肺复苏并不能起到作用,反而造成了伤害。这就需要我们判断什么样的人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上面提到猝死的原理是心脏停跳,那么我们可以用类似号脉的方法来判断——不过我们不号手腕的脉,有些人手腕搏动太弱,不好判断;我们要号脖子上的脉,这里一般容易暴露而且搏动很强。位置大概是在喉结的两侧一指宽的位置,手指稍微下压,我们正常人是可以感受到明显搏动的,不信可以自己尝试下。

图片来自百度

如果躺着的人几秒内摸不到颈动脉搏动,就要赶快开始抢救了。

别忘了喊周围的人帮你打急救电话,再喊几个人来帮忙,因为抢救过程很累,其他人需要来替换你。在急救电话中可以接受急救中心的指导,这是前几天更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特别提到的。

心肺复苏流程

胸外按压→(打开呼吸道)→人工呼吸→再胸外按压→再人工呼吸……循环往复,直到患者脉搏、呼吸恢复或救护人员到来。

措施的重要程度

牢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在最新的2017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中提到,没受过培训的话,可以一直胸外按压而不进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把患者放到坚硬的平面上(比如地面上),充分暴露患者的胸部进行按压。这是为了保证按压有效,不被缓冲。

按压的位置可以选取两乳头的中点,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比较方便寻找的。

图片来自百度

两只手叠在一起,上面的手抓紧下面的手,用手掌根部按压。手臂要垂直地面,这样才能使上力气,否则总会按压不下去。


图片来自百度

按压深度大约掌握在5-6cm,不要害怕把患者压坏,因为按压不充分患者的命可能就没有了;如果把患者的肋骨压断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样对心脏的按压会更加充分。按压频率要在100-120次/分,太快了按压肯定不充分,而太慢了血流又太少。实际上只要保证按压深度足够,是不可能太快的,因此就尽可能用力、迅速按压吧!

来自CCTV公益广告

注意:按压过程中一定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不然血液回不了心脏,按压就没有意义了。

打开呼吸道

正确的打开呼吸道方式是:将患者头部充分后仰,使气道变直,这样才能使空气进入肺部。如果不让头充分后仰,气道会是这样的情形:

图片来自百度

充分后仰,气道顺畅了,也就方便我们进行下一步人工呼吸:

图片来自百度

如果这时患者口中有异物、假牙等,也可以迅速清理一下。

人工呼吸

图片来自Wikipedia

捏住患者的鼻子,将患者的下颌托起,平静吸气后吹入患者口中。一般每30次按压吹2口气,如果只有一个人抢救的话只能停止胸外按压;有帮手在是最好的,可以不停止胸外按压。

注意:只有能看到胸廓起伏的人工呼吸才有效,不然就不要进行人工呼吸,仅胸外按压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周围有除颤仪的话,使用除颤仪进行电除颤的效果会更好。但是鉴于我国可怜的除颤仪普及率,大家可能根本见不到,希望将来能够让大家都会用吧。

其实心肺复苏术很简单,不妨稍微练习一下,没准什么时候可以救命。


供稿:Major Tom

审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郑博副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