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风起随形——龚余辉艺术作品展》在卓尔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龚余辉陶瓷、纸本水墨作品110余件。 开幕现场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康灿华致辞,评价龚余辉在艺术道路上硕果累累,成就非凡。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罗丹青致辞,认为龚余辉是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的传承者。 湖北美协秘书长刘春冰致辞,认为龚余辉是70后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艺术家龚余辉致答谢词 康灿华、罗丹青、刘春冰、龚余辉一起为展览启幕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右起:湖北美术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彭柱武、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导)徐晓庚、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卫华、武汉著名女作家韩雪、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炳绍、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康灿华、湖北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张中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罗丹青 左起:湖北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湖美中国系系主任)李峰、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春冰、武汉萃辰天心书院院长陈伯安 龚余辉是武汉艺术圈新秀,武汉艺术高校青年教师,近几年他站在三尺讲台,培养艺术人才,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探索创作之路。本次画展是龚余辉的第4次个人画展,作品集中展示他近年在瓷上绘画和纸本水墨的新探索。展览主题为“风起随形”,喻意艺术家追求笔墨灵动、随形流彩、气韵生动的笔墨精神和笔墨实践。从传统的水墨花鸟,到瓷板画的烧制,他一直耕耘不辍,先后创作出《元素风景》系列、《桃花》系列、《蔓延空间》系列、《随风》系列等作品。从水墨纸本,到陶瓷艺术,他做了多方位的探索与创新。 展览现场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馆副馆长徐进波(中)陪同康灿华(左)、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王卫华教授(右)一起观展 罗丹青(中)等一起观展 刘春冰(右二)、李峰(左二),湖北书画院画家、湖北省美术院画家柳秀林(右一),湖北省美术院画家王丹(左一)一起观展 艺术家龚余辉接受记者采访谈艺术创作 龚余辉与观展学生合影 此次展出的作品,以《随风系列》为主,水墨纸本与瓷器艺术品相映成趣,互相呼应,充分展示艺术家将中国山水绘画的语言与当下审美情趣的高度融合艺术表达。期间穿插了部分陶瓷工艺的制作过程展示,让观者在欣赏其作品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陶瓷艺术品的得之不易。 徐进波(右)、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陈建新副教授一起观展交流 画家宋文华 展出作品 多年来,龚余辉强调从传统中来,着传统笔墨的素养,怀着新时代艺术家对于个人未来的思考,及文化自觉自悟,寻求着适合自己的艺术新路。创作中,他追求画中有道,画中有诗,“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绘画境界和笔墨意趣。 湖北省书协副主席张炳绍(左)等一起观展 湖北美术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彭柱武、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肖蓝教授(右)一起观展交流 观众争相在喜欢的作品前合影 在瓷上绘画领域,他将素白瓷胎当作特殊载体,因形赋笔墨,敏锐感知器形的体积,同时,探索有东方意味的笔墨创新,呈现灵动飘逸之气,创造有意味的全新形式美。在纸本绘画领域,龚余辉用色大胆,明艳的色彩与墨色相融,如烟霞、霓虹般缤纷色彩。 湖北美院教授周益民 观众在展厅观看龚余辉宣传片 展出作品 新作中,松枝、太湖石等元素成了画面主要符号,龚余辉说,他将这些符号视作“抽离的风景”、文人情怀的载体,用于承载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生命主题的思考,也是古意笔墨与当代情感的结合体。清寂、空远,画面气息是他的文人情怀的自然归依,也是他对当下信息繁杂、浮躁喧嚣时代的冷静思考。“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中国山水画面视觉感知主要来源于语言符号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通过这种实质性创造不仅为山水画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使自身创作更加自由,更为贴近当下的现实生活感受与情感抒发”。 志愿者陪同老奶奶观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5月14日,观众可免费观展。 《春风化雨润山谷》.纸本水墨. 68cmx138cm 《江北寒雨起》.纸本水墨. 45cmx70cm 《观云图》.纸本水墨. 34cmx138cm 《清风》.纸本水墨 34cmx138cm 2016年 《情系关山》.纸本水墨. 34cmx138cmx3 2016年 《生息--碧玉之一》.瓷盘.尺寸:200件. 2017年 《清荷》系列 .花器. 尺寸:200件. 2016年 |
|
来自: 昵称5431414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