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崇勇的昆明旧事

 颐源书屋 2018-04-16

编者按: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近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杨崇勇涉嫌受贿一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查起诉。近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已向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杨崇勇利用其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的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推送《廉政瞭望》2017年第11期的报道文章——《杨崇勇的昆明旧事》。



2017年4月1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崇勇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审查。一天之后,便有昆明媒体刊文,称杨崇勇“在三千公里外落马,消息引爆昆滇朋友圈”。

杨崇勇与昆明的确渊源颇深,这里不仅是他的故乡,更是他仕途飞黄腾达之地。从一名工人到副省级高官,杨崇勇的经历被众多家乡父老视为传奇。他主政昆明4年,从行政区划调整到新区开发,如今昆明的城市发展格局几乎就在他手中奠定。在昆明,有杨崇勇的爱人与贵人,他在这里收获过爱情,更有多名领导对他拔擢有加,可如今,贵人远去,爱人更是反目成仇。


爱情的力量


生于1955年的杨崇勇来自昆明一个平民家庭,16岁时,他进入昆明市药材公司釆购批发站当工人。

1977年恢复高考后,药材公司有的工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校园。杨崇勇虽羡慕,却并未拾起课本,而是继续在仓库搬运药材。

直到爱情出现,一切才发生改变。1979年,杨崇勇有了女朋友。与平民出身的杨崇勇不同,对方来自干部家庭。这名女孩的父亲是一名级别不高的南下干部。

女孩爱上了工人身份的杨崇勇。随后,女孩家人也认可了他。不过,女孩父亲却提出,两人若要结婚,杨崇勇应该努力争取考大学与入党。

已工作8年的杨崇勇重新拿起课本,在女友的陪伴下发奋苦读。1980年8月,杨崇勇收到云南大学录取通知书并于同月入党。

4年大学生活结束后,杨崇勇与女友结婚。当时的杨崇勇十分渴望留在昆明市区,与新婚妻子长相厮守。不过岳父却告诉他,男儿志在四方,希望杨崇勇进入选调生队伍,到基层去。

杨崇勇再一次听从岳父的意见,来到云南省宜良县成为乡镇干部。基层需要杨崇勇这样年轻、有文化的干部,组织上对他更是悉心栽培。在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浪潮中,仅在宜良县工作2年的杨崇勇便被破格提拔为县委副书记。1987年,32岁的杨崇勇出任宜良县委书记。

从上大学到下基层,岳父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一次次帮助了杨崇勇。当上县委书记后,杨崇勇的第二个贵人出现了。杨崇勇也借此登州过府,用9年时间完成从正处到正厅的跨越。


最年轻的省委常委


杨崇勇在宜良担任县委书记期间,获得了一名时任云南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赏识。这名领导亲自点将,将杨崇勇调至省政府任副秘书长。此后,杨崇勇便经常陪伴这名领导出现在各种场合,被外界称为“大秘”。1996年,杨崇勇再上层楼,出任省政府秘书长。

1998年,就在这名领导退休之前,杨崇勇外放至玉溪任地委书记。一名熟悉云南政情的人士介绍,当年甚至有呼声,杨崇勇将由省政府秘书长直升副省长,但有人质疑,认为杨崇勇提拔太快,又没有主政一个地区的经验。将杨崇勇派到玉溪,既是一种历练,更是弥补他的短板。

多名云南官场人士介绍,当年提拔杨崇勇的省领导在云南干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信,一生清正廉明。他栽培杨崇勇,主要还是看中了杨的才干。而且在省政府工作期间,并没有听说多少有关杨崇勇的负面消息。

在玉溪工作3年后,杨崇勇重返昆明,出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那一年,杨崇勇46岁,是省委常委班子中最年轻的一员。

杨崇勇在省委“大管家”的岗位上工作半年后,白恩培入滇,成为新一任云南省委书记。主政云南之初,白恩培曾遭遇过严峻挑战。在一连串风波中,杨崇勇展现出政治手腕,成为白恩培的得力干将。

2003年1月,在云南省人大会议上,有人散发署名“云南省倒白委员会”的举报信。举报信主要反映白恩培的政治、经济和生活作风问题。举报信激怒了白恩培,他将此定性为一起有组织、有领导的地方势力对抗中央的政治事件,下令限期破案,并成立了高规格的专案组。

因为举报信是用省委办公厅的信笺写的,省委办公厅立刻成为重点怀疑对象。时任省委秘书长的杨崇勇,正分管办公厅工作。但事情的发展证明,杨崇勇并未遭受怀疑,反而成为专案组的副组长。据悉,杨崇勇在调查进程中颇为卖力,省委办公厅上上下下被清查了一遍,许多处长的电脑被调查人员直接搬走。

“倒白事件”的内幕至今扑朔迷离,但多名官场人士证实,一名时任省委领导被白恩培视为事件的后台,两人爆发激烈冲突。杨崇勇与白恩培的关系却越走越近,成为白倚重的本土干部。


主政昆明


2003年5月,杨崇勇离开云南省委大院,以省委常委身份兼任昆明市委书记。主政昆明的4年,被视为杨崇勇仕途中最耀眼的一段。

自杨崇勇开始,仇、张、高相继主政昆明,最终又接连落马。对于这四任市委书记有一种说法——杨崇勇造出预算,仇使劲花钱,张惨淡经营,为两名前任还债,高劲松初来乍到,还没把账本瞧明白,自己就落马了。

在许多昆明人看来,这四任市委书记中,张田欣、高劲松只能算匆匆过客,真正带给这座城市巨变的,是杨崇勇与仇和。相比于声名鹊起、大刀阔斧的仇和,杨崇勇对这座城市的影响更大。一名昆明学者介绍:“杨崇勇任上,昆明完成行政区划调整,五华、盘龙、西山、官渡,昆明主城四区的格局一举奠定。呈贡新区建设启动,为昆明城市发展明确了方向。不妨这样说,如果没有行政区划调整与呈贡新区建设,仇和后来激烈的造城运动很可能会无处用力。”

行政区划调整前,官渡、西山两区的面积分别为1025、1058平方公里,而五华、盘龙两区的面积只有15.96、15.1平方公里,两个区加起来还没有西山一个区的零头大。官渡区从东、南、北三面围绕市中心,西山区则阻于市区西面。五华、盘龙两个城区“蜷缩”于市区中心。这种区划结构紧紧地将城市的中心区“锁”在了内部。

不合理的行政区划早就为人诟病,调整的呼声不断,却始终未见具体动作。当地人士说,凡是区划调整,不仅涉及到税收、GDP的划分,更事关干部的政治前途,面临的阻力很大。杨崇勇拿出的办法是“肥瘦肉搭配”,以盘龙江和金碧路为界重新划分,尽量让四个区都尝到甜头。

对于干部问题,杨崇勇采取的手段是“先提拔,再调整”。将四个区的区委书记同时提拔为市委常委并继续兼任书记,直到区划调整完成,市委再对四名同志重新安排分工。对于杨崇勇的做法,当时有人告到北京,说他把商品交换原则带到党内。党员领导干部对组织应当无条件服从,岂能见了好处才办事?

白恩培倒是给予了杨崇勇一定程度的支持,他把一些人叫去办公室,训斥说:“用你这些漂亮话,可推不动区划调整。”

呈贡新区的建设也是在杨崇勇任上启动,将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大楼迁往新区,也是杨崇勇的决策。仇和主政后,改变了许多杨崇勇之前的城市规划,但对于发展呈贡新区以及搬迁市委、市政府,却并未做出调整。至今,呈贡新区已成为整个昆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杨崇勇坐公交上下班的新闻,也引发过热议。据介绍,杨崇勇曾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每周乘坐至少两次公交车或步行上下班。多名昆明的公务员介绍,杨崇勇的确带头坐公交,开始时每周坐四五次,后来也坚持每周坐两次,一直到他离开昆明。

不过也正是在主政昆明期间,杨崇勇与地产商关系亲密,插手旧城改造的传闻开始出现。他的家庭生活也面临危机,外界盛传,杨崇勇与一名事业单位的女干部关系亲密,他的爱人为此大闹过几次。

2007年,杨崇勇离开昆明,出任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就在那一年初,曾对杨崇勇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去世。老领导在北京治疗期间,杨崇勇多次赴京探望,在昆明举行的追悼会上,他更是泪洒现场。

杨崇勇调任河北后,爱人起初并未随行,一个人留在了昆明。后来,爱人才去了石家庄,但两人依旧吵闹不断,最终离婚。杨崇勇落马后,有媒体披露,杨崇勇的前妻举报了他的违纪违法线索。

《廉政瞭望》2017年第11期  作者 张朵 (若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