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圣安东尼崇拜丨《降B大调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a)

 张問骅 2018-04-16

穆蒂指挥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管弦乐版》


音乐之光黑尔古典音乐导赏系列之

《降B大调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a

开启音乐之光,阅读更多内容

 

18738月在波恩,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为几位朋友演奏了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a的双钢琴改编版(Op.56b)。但我们始终无法确定,在管弦乐版和双钢琴版中到底是哪个版本更早一些。管弦乐队版在勃拉姆斯的作品目录里更靠前一些,而双钢琴版出版的时间更早—这一版本出版于187311月。很可能管弦乐队版完成得更早,因为在作曲家亲笔签名的作品Op.56b的手稿上标记着“完成于18737月”。187011月,波尔(C. F. Pohl)把海顿的交响乐作品的行板部分拿来给勃拉姆斯看,合唱曲为勃拉姆斯提供了海顿变奏曲的主题曲。卡尔贝克认为,正是海顿合唱曲的总谱让勃拉姆斯回忆起德特莫尔德宫廷管弦乐队的管乐合唱团,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想法激起他创作一部管弦乐作品的愿望。

  1. 变奏曲的主题曲来源于海顿为管弦乐器而做的《嬉游曲集》,最初在总谱上标着题目“圣安东尼圣咏”。主题曲出现其中的这首嬉游曲为降B大调,是为两只双簧管,两只圆号,三只巴松和一只蛇形管创作的。至于第三只巴松和蛇形管勃拉姆斯替换成一对双簧管。海顿的《嬉游曲》可能创作于1782-1784年之间并被公开演奏。19083月这部作品曾在伦敦的一个音乐厅上演。那时演出时它包括生动活泼的序曲,圣安东尼圣咏,小步舞曲和回旋曲。后来,人们质疑到底是不是海顿创作了众赞歌,为什么这种像民歌一样的曲调会被如此命名。(后来的研究表明此曲确系伪作)

    在两个低音贝司和一对巴松构成的管乐器的清晰的和声中,勃拉姆斯用一只大提琴吹奏出变奏曲的主题。

  2. 变奏Ⅰ.略更有动感的行板(Poco piùandante),大提琴和中提琴的三连音伴奏,仿佛静夜中的潺潺流水,小提琴插入进来奏出主题,两个对位旋律同时进行,节奏流畅而明快,这时候木管加入进来。

  3. 变奏Ⅱ.更活泼地(piùvivace),转为情绪较阴暗的降B小调,由单簧管和巴松奏出一个主题变奏,然后小提琴奏出一连串的琶音,颇有舞蹈的韵味。

  4. 变奏Ⅲ转换为大调,更活泼生动地(con moto),2/4拍。变奏主题在巴松的低八度音阶的烘托下由双簧管奏出,接着出现一个低音提琴的独立伴奏。在反复中,小提琴和中提琴代替原来的木管,在巴松的渲染下和长笛一起奏出了韵律感十足的琶音音型。

  5. 变奏Ⅳ.流畅的行板,转为小调,3/8拍,变奏主题由圆号和双簧管奏出,随着长笛和巴松的加入音乐充满了张力。小提琴在稍后奏出的大提琴的伴奏下吹奏出一段音阶,在后面的反复中两种乐器换位演奏。

  6. 变奏Ⅴ活泼地(vivace),6/8拍,转向大调,由长笛、双簧管、巴松通过两个八度音阶的渲染吹奏出上行的旋律。

  7. 变奏Ⅵ活泼地(vivace),2/4拍,大调,这里引入了一个新的音型。在前面四个小节中,弦乐伴随着原来的和谐的主部主题,在具有诙谐和舞蹈色彩的琶音和音阶之后清晰地奏出。

  8. 变奏Ⅶ.  优雅地(Grazioso6/8拍,大调,在单簧管的下行音阶之上小提琴吹奏出一个八度音阶,在短笛和中提琴的伴奏下吹奏出一段清新的旋律。

  9. 变奏Ⅷ不太快的急板(presto non troppo),3/4拍,转回降B小调,弦乐安详静穆,自始至终情绪微弱黯淡,短笛吹奏出灵巧的颤音和上下浮动变换的旋律。

  10. 终曲转回大调,4/4拍,这是一首宏大的帕萨卡利亚舞曲,是在原来主题变奏的基础上明显修改过的。最初作为一个固定低音出现—“低音声部伴随着连续的旋律与和声在终曲乐章中反复出现”--后来在终曲的其它乐段中,帕萨卡利亚舞曲的顽固低音还在其他乐器的伴奏中出现过。最初的变奏主题在宛如波涛汹涌的高潮中由弦乐奏出胜利的曲调。此时木管乐器则用上下跳动的音阶加以装饰,铜管加入合奏共同奏出和声。最后伴随着弦乐的流动伴奏,在三角铁的牵引下,由木管和铜管共同奏出这段主旋律,各乐器声部层层推进直到高潮,绚丽而庄严地定格于最强音上。

后来,卡尔贝克在他的长篇巨著《勃拉姆斯的一生》中谈论到很多有关变奏曲的话题。在海顿心目中究竟谁是圣安东尼无关紧要,卡尔贝克明确地提出,勃拉姆斯的英雄是底比斯的圣安东尼。勃拉姆斯是一位艺术家朋友安塞尔·费尔巴赫的崇拜者,费尔巴赫曾经画了一幅真人大小的“圣安东尼的诱惑”:一位僧侣跪在地上虔诚地祈祷,身旁摆放着一本书,一支鞭子和一个人的头骨,同时有一个女人正在哀哀地恳求他远离不切实际的宗教冥想,回归幸福而真实的生活。这张画是如此地讽刺,以至于敏感的费尔巴赫最终还是销毁了它,但它已经被拍摄下来并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卡尔贝克发现在变奏曲中有一处音乐心理上的渐强处理,随着冲突的发展最终得到解决。

  • 第七变奏中描绘了圣人经历的最严峻的考验:“最糟糕的恰恰因为它是最甜美的”,在西西莉亚他看到了魅惑众生的女子的灵魂。音乐是“人类体态丰盈的肉体的精髓,据马斯特·艾克哈特大师所说是‘掺杂着痛苦的’,当死神降临,那些抵御住诱惑的人们会受到祝福。在终曲中,包含了17个甚至更多的变奏,祝贺他创作出了如此美好的音乐作品。”

勃拉姆斯写这些变奏时会有这些想法吗?难道卡尔贝克不正像是莱缪尔·格利弗上尉在拉格多学院看到的那位“拥有瘦削的容貌和黝黑的双手”的男士一样,空耗八年的时光扑在徒劳无功的事情上?

*圣安东尼(St. Anthony the Great,约251-356年),或称“伟大的圣安东尼”、“大圣安东尼”。罗马帝国时期的埃及基督徒。是基督徒隐修生活的先驱,也是沙漠教父的著名领袖.圣安东尼的灵修思想,侧重对付肉体与罪恶,还有处理孤独的问题。圣安东尼认为要轻视肉身,才能保全灵魂。因此,应当把所有时间放在灵魂方面,减少对身体的照顾,克己苦身。然而,单单对付肉体未能使灵修生活完整,还需更进一步对付罪恶。圣安东尼认为对付罪恶的方法就是要多默想自己的罪和神的审判。在对付肉体与罪恶的同时,心灵的孤独也是不可忽略的层面。圣安东尼主张独修,借由长时间的安静独处,才能更深刻地看见心灵中的阴暗。虽然如此,圣安东尼也劝弟兄彼此认罪。因此,圣安东尼的对付罪的灵修思想,既重视个人省察,也强调要与弟兄彼此面对,才能有健全的修道生命。


圣安东尼



在音乐之光中找回灵魂的香气





菲利普·黑尔乐评集

——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会曲目导赏

音乐之光翻译制作


你为何要读菲利普·黑尔的音乐评论

—巴赫—

1、《勃兰登堡协奏曲》

2、《羽管键琴协奏曲》

3、《管弦乐组曲》


—海顿—

4、《第104号交响曲》

5、《第94号交响曲》

6、《第88号交响曲》

—莫扎特—

7、《第39号交响曲》

8、《第40号交响曲》

9、《第41号交响曲》

10、《费加罗婚礼》

11、《魔笛》

11、小提琴协奏曲

12、莫扎特如何弹钢琴


—贝多芬—

13、《第一交响曲》

14、《第二交响曲》

15、《第三交响曲“英雄”》

16、《第四交响曲》

17、《第五交响曲“命运”》

18、《第六交响曲“田园”》

19、《第七交响曲》

20、《第八交响曲》

21、《第九交响曲“合唱”》

22、《莱奥诺拉》序曲

23、《科里奥兰》序曲

24、《艾格蒙特》序曲

25、《第四钢琴协奏曲》

26、《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27、《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

28、勃拉姆斯小传

29、《c小调第一交响曲》

30、《D大调第二交响曲》

31、《F大调第三交响曲》

32、《e小调第四交响曲》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音乐之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