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 2018(2018年海空天展览会)上,防务新闻独家专访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理查德森,并于4月12日刊文,透露了部分美国海军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的发展动向。 理查德森在采访中表示,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的采办流程将部分借鉴FFG(X)的经验:基于现有平台并留有充足升级空间。他还希望采办流程可以越快越好,最好2018~2019年就可以确定海军的需求,而不是原计划的2020年以后。 理查德森对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提出了自己的3个要求:基于现有舰体平台,具备充足的电力供应,各系统可快速替换。 舰体方面,理查德森表示:“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的一部分(指船体)将和现役军舰非常相似,能支持其度过整个服役期,而现在海军可能已经有合适的舰体平台了。” 电力需求方面,理查德森认为:“必须非常注意军舰的动力和电力供应,因为这一旦定下就很难回头再做更改,考虑到未来可能上舰的作战系统和武器系统,电力供应必须越多越好,就和电脑的内存一样,你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 系统的快速替换能力方面,理查德森说:“(除了动力)其他系统都要可以更换,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把这个特性注入军舰的DNA里,让军舰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换雷达,作战系统和武器系统。” 在仔细看过理查德森的发言后,外国军事专家普遍对理查德森采办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的策略表示认可。 前军方人士,现供职于CSBA的布莱恩·克拉克认为,海军高层现在越来越担心相控阵雷达带来的信号特征问题,因此如果看到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布置了高增益的大型被动传感器,将会相当有意思。他还表示:非常乐意看见海军对电力供应和空间冗余的追求。为了满足AMDR-S/SPY-6的电力需求,伯克III相应增加了其电力供应水平,但海军曾表示伯克III已经没法再进一步提升电力供应,因此其可能不适合作为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的平台,而海军对下一代大型水面战舰的想法似乎远也不止是一艘巡洋舰那么简单,加速采办流程表明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下达订单的时间可能要早于2019财年造舰计划里规划的2029年,此举可让海军更早摆脱伯克设计上带来的制约。 另外一位前军方人士,现供职于新美国安全的杰里·亨德里克斯对下一代大型水面作战舰的舰体平台做出了自己的猜测。由于大部分国家都是造护卫舰一级的水面作战舰,因此海军的选择其实并不多,他能马上想到的只有26型,伯克和DDG 1000,其中只有DDG 1000,因为其充足的电力供应,才能满足理查德森的需要。 英格尔斯也曾推出LPD反导舰,不过该舰难以伴随航母打击群行动。海军非常喜欢DDG 1000充裕的空间和电力供应,但在某些条件下的航行稳定性问题依旧是DDG 1000的制约因素。 前军方人士,现供职于浮桥的布莱恩·麦格拉斯观点和杰里·亨德里克斯相似,同样支持海军追求的高电力供应和系统快速更换能力,也认同了可选择的舰艇平台少的观点,并表示伯克已经没有挖掘潜力了,只有DDG 1000和LPD 17可选,希望理查德森这方面能有开放性的思维。
简评环节:看到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第三个要求,LCS仰天长笑,而看到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第一和第二个要求的DDG 1000更是笑得趴在地上,造DDG 1000造出阴影的巴斯造船厂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暂且不提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这篇专访里例行性地从侧面肯定LCS的价值,先看看可能成为最大赢家的DDG 1000。
在基于DDG 1000舰体基础上发展的CG(X)凉凉了之后,在 DDG 1000基础上衍生出下一代巡洋舰的希望一直都相当渺茫。原因也很简单,下一代巡洋舰的舰体无非两种选择,要么重新设计,要么基于现有舰体平台发展,而现有舰体平台也就只有伯克和DDG 1000可供选择。前者设计年代太早,不加长舰体无潜力可挖,加长舰体则改动范围大,导致花销高,潜力被进一步减少,对于要服役40年以上的下一代巡洋舰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DDG 1000虽然要年轻得多,但到下一代巡洋舰开工时,生产线将有20年的断档,重新建造也不会是笔小花销,自身造价也是一大问题,为了适应新的需求也免不了要更改设计,进一步推高成本,因此入选几率也不太乐观,到头来美国海军可能还是会选择放开手脚,重新开始设计一款新舰体。 防务新闻的这篇专访无疑是给DDG 1000打了一剂强心针,美国海军内部的DDG 1000支持派消沉多年后,估计已经被打了鸡血,准备东山再起了。 虽然文中提到多款军舰,但26型太小,现在不是半个世纪前莱希级也能当巡洋舰的年代,因此显然是不够格的,伯克则是设计太老,能守着现在预期近百艘的丰厚棺材本就是极限了,所以剩下的选择也就只有DDG 1000和LPD 17了,然而LPD 17本身价格比伯克还高,而且本职是船坞运输舰而不是作战舰只,需要动大手术才能改为类似LPD 反导舰的作战舰只,价格更是天文数字,定位为特种船造一两艘可能还有点市场,但要是造十几二十艘当巡洋舰用,单从经济性上就无法接受,显然这是死路一条,美国海军内部谁敢支持估计就是石乐志,可以直接扔精神病院了,所以现有舰体平台其实就只有DDG 1000这华山一条路。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为什么如此看中“基于现有舰体平台”呢?这离不开美军这两年进行的包括装备采办流程在内的军事改革。新的采办流程突出一个字:快。FFG(X)就是改革路上,美国海军第一个吃螃蟹的项目,要是按照美国海军以往的装备采办流程,FFG(X)要到2026财年才有望下达订单,但在新采办流程下,FFG(X)的订单在2020财年即可下达。美国海军之所以敢将时间大幅提前,把“基于现有舰体平台”作为标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DDG 1000本身曾经是CG(X)的舰体平台选择,因此发展出巡洋舰不成问题,但和10年前不同,现在的美国海军已经不再追求舰上搭载大孔径的AESA和大量的VLS,而是更充足的电力供应,配备任务舱,具备无人载具的应用能力,拥有可快速更换的载荷和武器模块等等。恰巧,DDG 1000设计中预留的改进冗余使新要求和旧舰体得以有机整合在一起。 DDG 1000和CG(X)的IPS(综合推进系统)虽然分别拥有78MW和88MW的发电功率,但由于系统设计初衷主要还是为了提高日常使用的经济性,因此并不能完全适应高能武器的上舰需求。而现在,考虑到传感器、武器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的电力供应需求,美国海军正发展新一代的IPES(综合推进和能量系统)作为下一代巡洋舰的动力系统。 IPES从DDG 1000上的IPS发展而来,并配备智能控制系统采用12000V的中压直流区域电力分配系统,具有智能化、模块化、生存性、适应性、经济性高等优点,并具备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计划2019财年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进行系统仿真试验。 现有的LM2500或MT30燃气轮机将被新一代25MW的燃气轮机直流发电机所取代,并要求可以搭载在和伯克尺寸相当的近万吨级军舰上,现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正在进行缩比样机的测试,具体性能指标要求则有待确定。 庞大笨重,标定功率34.5MW的先进感应电机有望被小巧玲珑的36.5MW高温超导或永磁推进电机所取代。有趣的是, 2005年,因为永磁推进电机技术尚不成熟,DDG 1000不得已转而采用现在的先进感应电机,如换上新电机也算是实现了DDG 1000的夙愿。
为了弥补发电机输出功率不能及时响应高能武器瞬时功率飙升的缺点,IPES将把电容作为动力系统的一部分。美国海军已在2011年研发出可塞进38英尺标准集装箱,储能360MJ的电容,该电容正进行修改,用于舰载激光武器的测试工作;现在,美国海军又研发出了可塞进2x1.2x2.5米军标机柜,储能256MJ的新电容,可支持150kW的激光炮连续发射数十次;预计2020年,美国海军还会进一步发展出可储能550MJ的新电容。
任务舱,无人载具的应用能力,可快速更换的模块,这些正是LCS上验证的理念和技术。虽然外界骂声不断,但美国海军还是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知道LCS到底有多重要,不然LCS的历史早在2008年,因为价格过于昂贵,气得美国海军撕毁4艘LCS的建造合同后就划上句点了。 美国海军已经把无人载具视为未来的战力倍增器,正在进行的各式无人载具项目不下10个,而无人载具无外乎分成UUV、USV和UAV。前两者需要面积可观的任务舱,后者需要面积可观的机库,这就对军舰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DDG 1000的航空作业能力虽然在设计阶段经过阉割,飞行甲板长度缩水,从金队DD(X)方案的1个黑鹰直升机起降点和1个MQ-8B起降点缩减为只有1个黑鹰直升机起降点,不过机库具备容纳2架MH-60R/S或1架MH-60R/S和3架MQ-8B的空间,航空作业能力依旧甩提康伯克之流几个华莱士,为UAV的上舰提供了基础。 和LCS相似,DDG 1000在舰尾设计了一个小艇舱,可以一前一后摆放2艘11米长的RHIB(硬壳充气艇),自然也可以经过一定修改,用于容纳UUV和USV。 得益于DDG 1000打下的坚实底子,并结合美国海军求快的新采办流程,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下一代巡洋舰可以尽量保留DDG 1000的设计以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并缩短研发时长。因此最后美国海军拿出来的方案可能是一艘外观上和现在的DDG 1000 Flight I差不多的“DDG 1000 Flight II”。第一门AGS变成炮口动能33MJ的电磁炮,第二门则用于布置新一代VLS,侧置的80单元MK57也统一换成新一代VLS,舰桥装备三面阵的AMDR-S/SPY-6、FXR、新电子战系统和相控阵卫通天线,配备全新的下一代作战系统,独立的防空指挥中心,机库上方装备激光炮或小口径电磁炮,配有SQS-62/TB-37主/被动拖曳声呐,软硬鱼雷对抗系统,还能释放无人载具进行扫雷、反舰、反潜、侦察等任务。这将是美国海军过去20年和未来10年理念和技术发展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长滩级以后第一型真正称得上巡洋舰的大型水面作战舰。 2010年,基于DDG 1000的旧CG(X)被美国海军和奥巴马政府所抛弃,转而发展伯克III,而在伯克III已被美国海军默认不适合充当巡洋舰的今天,基于DDG 1000的新CG(X)却有望重生。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造化弄人,曾经的DDG 1000风光无限,却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数量和战力大幅缩水,多次翻身未果,成为了饱受唾骂的“大白象”,也许这次契机能让屡败屡战的DDG 1000重拾被践踏许久的荣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