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吴水利遗迹钩沉

 苏迷 2018-04-16

  苏州是著名的水城,丰富充沛的水资源在为先民带来灌溉、航运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引发水患。为此,历代主政者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创造了许多治水奇迹。其中修筑的水利设施等遗迹,有不少保存至今,有的还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黄歇筑坝名“黄埭”

  在苏州相城区,有一座名叫“黄埭”的古镇,它的得名与黄歇修筑水坝有关。民国耆宿张一麐《黄埭志序》:“出望齐门迤北稍西卅余里,有镇曰黄埭,相传为楚相春申君筑堤堰水,故冠以姓。”春秋战国时期,黄埭一带地势低洼,常常发生水患。兴修水利就成为当时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黄歇(?—前23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被楚考烈王封为“春申君”。黄歇不但是一位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位颇有政绩的水利专家。楚考烈王六年(前257年),黄歇被封于当时隶属于楚国的吴地。他注重农业生产关心民生疾苦,对水患相当重视。通过实地勘查,黄歇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在水患容易发生之处,因地制宜修筑了多条“埭”。所谓“埭”,就是挡水的堤坝。这种“埭”用当地特有的粘土修筑,夯实后形成下宽上窄的梯形立面。其作用不但可以预防洪涝灾害,还有利于蓄水灌溉和航运。百姓感其恩,就把这种“埭”称为“黄埭”,地名也由此而得。此外,还有多处地名因黄歇治水而得。比如,葑门外的黄天荡。黄埭塘,从黄埭到元和塘,长7.20公里,至今仍然发挥着水利作用。上海市的水上大动脉黄浦江,又称为春申江、黄歇浦,其名称皆因黄歇开凿而得。

  白公堤和沙湖堤

  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他在诗歌中曾经提起苏州水城的独特格局:“七堰八门六十坊。”其中的“堰”,就是水坝。可惜,这七条水坝的具体位置和名称,现在已经失考。白居易在苏州的一大功绩,就是兴修水利造福于民。纪念白居易而得名的白公堤,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重修白公堤记》:“自虎丘而东至阊门,凡七里,曰白公堤,唐太傅白乐天(白居易)守郡时筑也,俗称山塘。”白公堤就是现在的山塘街,开河取土堆积而成。所开的河,就是现在的“山塘河”。当时的山塘河不但具有防洪功能,还兼具航运和旅游作用。白居易《武丘寺路》歌咏:“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菱荷生欲遍,桃李种乃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重修白公堤记》石幢俗称方碑,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通高3.16米。1982年,该碑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迁移到“五人墓”旁建方亭保护。

  沙湖位于园区唯亭西首的娄江南岸,原来水面面积约2.2平方公里。在历史上,沙湖和娄江曾经相通,后来筑堤隔开。因其水质清冽,湖底细沙呈金黄色,故最早得名“金沙湖”。沙湖筑堤始于明代。据清代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记载:“沙湖堤去娄门东二十里。明弘治丙辰(1496年),工部主事姚文灏筑。广(宽)三丈,袤(长)三百六十丈。郎中傅潮代竣其工,吴宽为记。”一条大堤,两位地方官前赴后继亲自指挥和参与才得以完成,可见其工程艰巨。吏部右侍郎吴宽得知此事后特意撰文纪念,可见工程深得民心。此外,清代张霞房所撰的《红兰逸乘》,还披露了一段未见其它文献记载的史料。其卷二《遗闻》载:“沙湖塘有碑,广四尺许,长四倍。四面刻之,三面刻相视歌,歌有前后,皆筑塘时慰劳语。今仅见《东面记》民谣曰:‘远挑新土才稀罕,露尽黄泥始罢休。两岸马橹斜见底,中间水线直通头。”此碑为督理浙西水利工程主事姚文灏所立。

  此外,在园区还有一条大家熟悉的李公堤。堤名因清代地方官、著名的廉吏李超琼督造而得。

  盘门水关和望亭闸

  河道堤坝上设置的闸门,也是水利工程的重要构筑物。闸门开合时可以提升或下降,以此来控制并调节水位,从而起到防洪和航运等作用。公元前514年,吴国国相伍子胥建起了一座规模恢宏的“阖闾大城”,大城设水陆城门各八座。如今的盘门,所保留的水城门尽管为后来重建,但制式依然保持原味。具有军事作用的水城门,不但可以阻止敌船的进攻,其实也是一座具备防洪作用的闸门。作为景点的盘门城楼修复开放后,古建专家根据史料记载,复原了水城门上的全套水关闸门设备。闸门镶嵌在两端的闸槽内,便于上下移动。提升闸门的绞盘,俗称“绞关石”,安装在城楼的城台上。绞盘可分为支架、转轴和铁索三部分。石构支架两端,设置一根粗壮的木铁质圆轴,轴上镶嵌棍式绞手。其形状如同井台上打水的辘轳。手握绞手转动圆轴,带动圆轴中间垂下的铁索,铁索通过狭长的通天夹道,就可以提升或关闭水关闸门,从而控制水位防涝泄洪。

  清代凌寿祺所撰的《浒墅关志》,在《卷一》列入有关“水利”的内容,记载了望亭所设的水闸。早在隋朝大业十年(614年),地方政府就在望亭境内水道上,因地制宜设置了“望亭堰闸”防洪。其后,水闸屡有兴废。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知常州李珏浚漕渠,修望亭上下二闸。”前后两道水闸别具一格,可以更有效地拦截洪水,从而保障农田不受淹,农舍安然无恙。与水闸配套的堤坝,书中也有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榷关主事董子策,修筑了从浒墅关至枫桥的二十里堤坝,称为“董公堤”。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榷关主事董汉儒重修“董公堤”,堤岸改为石块砌筑。清代,董公堤”又多次重修。“

  知者不多的穹窿山水利设施,早在宋代已经设立,也值得一提。乾隆《吴县志》记载:“度其泉源,创立三堰二池五闸,以资蓄泄,备旱潦,山氓便之。”这些设施位于穹窿山东南麓,“三堰”分别为沙堰、上堰和下

  堰,“二池”分别为荷花池和圆荡池,“五闸”

  分别为沙堰闸、上堰闸、下堰闸、荷花池闸和圆荡池闸。此后,历代地方官员和乡贤均主持修缮,如汤斌、林则徐、李超琼、张一麐等。至今,当地仍然保留着有关遗址及相关的地名。

  争奇斗艳“水则碑”

  宋代,在江南等地出现了专门记录洪水涨落对农田影响规律的石碑,称为“水则碑”或“水文题刻”,反映了宋代吴地水文科技的进步。《吴中水利全书》记载:“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立浙西诸水则碑,凡各陂湖泾浜河渠,自来蓄水灌田通舟,官为核量丈尺、地名四至,并镌之石云云。”苏州地区有明确记载的最早水则碑,在吴江垂虹桥两侧,左右各一块。清代金友理撰有《太湖备考》。其中《卷一·水治》记载:“横道水则石碑,树垂虹亭北之左,碑长七尺有奇……直道水则石碑,树垂虹亭北之右,碑长七尺有奇。”两块珍贵的水则碑毁于1968年春。所幸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江苏巡抚吴固始因治理苏州城内河道之需,根据乾隆十二年重刻的垂虹桥左侧水则碑,另行复刻了一块。该水则碑原先立于苏州胥门万年桥桥堍,现在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

  水则碑的“则”,古代称为“刻划”或“道”。它是刻在碑上的水位标志线。保存至今的水则碑为青石质地,高185厘米,宽78厘米,厚20厘米。碑阴镌刻江苏巡抚吴固始所撰碑文。碑阳刻有清晰的水位标志线。其中标志:“六则,水在此稍高田淹;五则,水在此上中田淹;四则,水在此下中田淹;三则,水在此稍低田淹;二则,水在此极低田淹;一则,水在此高低田俱无恙。”这块水则碑,对研究古代江南农业水利和自然灾害,提供了实物资料。

  水位站和缆船石

  在苏州古城觅渡桥畔,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别具一格的水位站(水文站)。人们习惯将它称为“大运河水位站”或“觅渡桥水位站”。该水位站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一月,由清政府苏州海关设立,至今已逾百岁。经济发达的苏州,是一个万商云集的大码头,水路运输的畅通和安全尤为重要。水位站的测量结果,对于预报江潮海潮的变化,对于古城防汛抗涝,对于军事安全等都有重要意义。

  觅渡桥水位站的站房,外形如同一座古朴的宝塔。六角形共三层,每层挑出外檐。顶端竖有葫芦状塔刹,显得典雅秀丽。站房石阶下临水的驳岸边,竖一根测量水位的搪瓷水尺。从1919年开始,水位站已积累数万组水文资料,完好地保存在省水文资源勘测局苏州分局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108岁的觅渡桥水位站作为苏州近代水文观测最早的水位站,列入“新发现文物点”而记录在案。如今,水位站站房内已安装了一套现代化遥测设备,发挥着更大的测量作用。

  鲜为人知的缆船石,可说是一种另类水文测量。缆船石又称为船缆石、系缆石、船扣,甪直船民称为“牛鼻子”,黎里船民则称为“象鼻眼”。缆船石的主要作用,是便于船只系缆泊岸。一些考究的缆船石上,还镌刻着精美的动植物图案。其功能兼有测量水位的作用。黎里镇河道石驳岸上,有一个考究的动植物组合图案缆船石。其葫芦上方有一只飞翔的蝙蝠。此石在驳岸上的位置特别高,可以起到水位报警作用。如果水位低于蝙蝠,人们喜笑颜开庆丰年。如果水位低于葫芦,就会出现旱情。如果水位淹没了蝙蝠,那就会发生水灾“没福”了。如此缆船石与水则碑异曲同工,堪称别致的“水文测量石”。

  “三横四直”浚河碑

  历史上,苏州古城河道曾经多次清淤疏浚。据清代顾震涛《吴门表隐》记载: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嘉靖元年(1522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苏州河道曾经四次大规模疏浚。清代嘉庆元年(1769年)八月至次年五月,苏州古城又全面疏浚了一次河道。工程竣工后,主持此事的地方官员请江苏巡抚费淳撰写《重浚苏州城河记》,勒石树碑。该碑立于景德路城隍庙工字殿,在后殿西次间前檐墙上。

  此碑总称《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碑身高1.6米,宽0.8米,碑座高0.3米,宽0.9米,清嘉庆二年(1770年)立。碑的正面镌刻《重浚苏州城河记》,记载吴中官府出资,地方士绅、商人和市民共同募捐筹款,全面疏浚苏州城内河道始末。费淳撰文,王文治书丹,刘恒卿刻石。碑的背面,镌刻一幅《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显示以“三横四直”七条贯穿全城的干流为主的河道分布体系。同时,以传统的立面画法标出城垣及重要桥梁、寺观、衙署的位置,形象地反映出清代中叶苏州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水乡风貌。河道各段的宽深尺寸,均详细记载。这些数据作为参考尺寸,可供今后疏浚河道采纳。《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的上部,镌刻盛林基撰写并书的《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长达1200余字。“图说”将城内河道的来龙去脉、起止分合、流向等详细说明。该图碑更正了旧志对河道记述的一些错误,并且将校正的情况反映在图和图说上。在图的左下角,另刻有附记数行,说明疏浚河道总长、开挖土方量和花费银两数额。《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不但是水利建设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城注重生态环保的例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