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41岁的大S对外宣布,她又又又怀孕了! 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上个月她癫痫复发导致昏迷的新闻,或许也和怀孕有不小的关系。肚里宝宝才7周,加上身体欠佳,大S不禁表示:“高龄怀孕是一件很累的事,很需要大家的祝福。” 高龄怀孕有多累,大S绝对有发言权。37岁生大女儿时她就已经是高龄产妇,为怀孕吃尽了苦头,又是开荤又是增重,昔日的美容大王胖到认不出来。她还公开心路历程说过:“每次产检都很担心小孩会死在肚子里,经常胡思乱想连医生都看不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年后生小儿子时,她更是两过“鬼门关”,分娩时痛到癫痫发作,经过两次抢救才度过危险期。 这一次,才刚刚瘦成一道闪电的她,又要重走一遍高龄产妇的艰辛路,很多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开启了难上加难的Harder模式,高龄妈妈真是不容易啊! 放在十年前,高龄产妇可以说是个人选择,而如今,却更像是一不小心就陷入的局面。 我们的上一辈,20来岁结婚生子是常态。而如今,在这个恋爱晚、结婚晚的社会,太容易达到了。有的人学业进修一把,毕业就已经奔30了;有的人不过是偷懒玩了几年,小小地偏离了寻常的人生轨迹,就莫名成了高龄产妇;还有人二十来岁就生了娃,想多缓几年再生二胎,一不小心也加入高龄产妇行列。高龄产妇离我们好像真的不太远。 一个在妇产科做医生的朋友告诉我:如果做个产妇生孩子的凶险程度排名,危险最小的是年轻产妇,其次高龄产妇,最后是一胎剖宫产的高龄产妇。 他这么说,并不是想恐吓,只是想提醒我,沾上“高龄”这个词,就意味着前路凶险,变幻莫测。 我怎么不知道高龄产妇的艰难?从备孕到现在,哪一步不是升级打怪,跟年龄较劲? 之前经历过两次意外流产、一次宫外孕之后,一次又一次延迟迎接宝宝到来的同时,身体条件也越来越差。 这次孕前检查,医生的一脸凝重就让我知道,怀孕生孩子这件对别人来说水到渠成的事情,对我来说注定充满艰辛。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我的卵巢功能变弱,卵子活力衰退,甚至卵子连长到足够大的能力也没有。其实就算没有检查,从每个月日益减少的“大姨妈”上,我也知道情况不容乐观。 这次备孕的一年对我来说漫长到不可想象,我有点着急了:我只是想像大多数女人一样,有个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母亲,为什么就这么难?! 陷入绝望的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受孕措施,后来看到很多明星都在用促排卵的技术,就也琢磨起促排这件事。 但网上一查才发现,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不需要牺牲的捷径!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用吃药、打针来刺激激素分泌,激素紊乱带来的身材走样、恶心呕吐等这些副作用都还是小事,除此之外,还可能面临卵巢早衰、肿瘤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风险。 47岁生下女儿的伊能静,当年就是因为促排的不良反应,一脸浮肿地举行了婚礼,术后憔悴的“丑照”还一度在网络疯传。 都是怀孕生孩子,为什么有人轻而易举就能怀上,有人就要受那么多苦?那段时间,翻着母婴论坛上的备孕故事,我都能看得泪眼婆娑。 幸运的是,就在我准备选择咬牙接受促排的时候,宝宝就来了。 但成功怀孕不过是一个开始,因为年龄的缘故,我的反应会比一般人更强烈,而且每次能不能顺利通过孕检,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 记得孕12周时,我去社区医院做NT检查,直接被医生打发去做无创DNA了。我当时有点气,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了。 医生只是指了指我的出生年月:“35岁以下的孕妇,腹部彩超结果不好,就需要无创DNA复查。而35岁以上,按规定直接做无创。” 原来过了35岁这个分水岭,连孕检都要“享用”高规格,谁让高龄产妇生理机能弱呢? 当时,旁边的孕妇劝我:“我看过一篇新闻,高龄产妇生出畸形胎儿的几率比年轻孕妇高出两倍,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多做点检查别怕烦,图个安心!” 临盆那几天,我几乎天天梦到他是畸形的。梦里的我崩溃大哭,一直怪自己生娃太晚。 别人说怀胎十月是皇后般的十个月,而对我来说,只有四个字:战战兢兢。 前几个月怕流产,后几个月怕娃有缺陷。生娃那天,从生出他到见到他那短短几十秒,我精疲力尽地躺在产床上,脑子却是飞速旋转,生怕助产士下一句会说六根手指、雌雄同体什么的。 顺利度过孕产期的“幸运”没几天,新的烦恼又来了:太孤独了。 作为新手妈妈,我有十万个问题需要解决,但却没有人可以咨询。 今年春节老同学聚会,我本以为可以向这些做了多年老母亲的姐妹们讨教,没想到好几个都被问得一脸懵:“啊,快10年了,我都忘记了!现在怎么带孩子和我们那时候应该不一样了吧?”接着,她们热烈地讨论起小升初、奥数班这些对我来说遥不可及的话题。 没想到,因为生娃太晚,活生生让我和同龄人中形成了一条代沟! 记得有一次,我得了乳腺炎。我妈听人说,要把奶结揉开。她上手揉了好一阵,疼得我哇哇大叫,绝望得要命。 后来,辗转多处才请到一个通乳师,告诉我的手法全错,只会越来越严重。 听我抱怨没有妈妈可以咨询,她就带我加了几个妈妈群,我才终于找到了同盟。再遇到堵奶、辅食的问题,群里问一句,就有好多年轻妈妈热心地分享经验。 一个女人最大的痛苦,大概就是面对着宝宝的到来,却只能选择放弃。 我的第一胎就是高龄,已经没有条件生第二个孩子了。但前不久我又意外怀上了。痛苦挣扎了两周,还是做了人流。 没有非不得已的原因,只是因为他生下来没人带,就因此剥夺了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利。
其实对这次怀孕,家里人也不像我怀老大时那么开心。我妈沉默了很久,最后无奈地告诉我,她太累了,只能帮我带现在这个,如果还有人帮我带第二个,就生。 委婉地劝女儿做流产手术,我知道,她心里不会比我好受。可家里的实际情况,就是没有余力再带第二个了。婆婆今年快70了,日常需要我们照顾,宝宝靠我妈带,我才能喘口气。这样的情况下,哪有精力再带老二? 如果我20多岁,一定把他生下来。可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年轻时,怕耽搁工作;现在混成了公司中层,更不敢轻易放弃。 有人问,用生娃换事业,后悔吗? 说实话,后悔。现在我的状况,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在生活的夹击下焦头烂额。一想到万一老人生病、孩子还小,我就觉得中年危机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其实想想,20多岁操心孩子,30多岁操心老人可能是最好的节奏。我把20岁的压力份额带到了中年,还是在还自己欠下的账吧。 在我们传统观念里,生娃要趁早! 有个说法挺形象的:所谓女人生娃,25岁左右比的是谁气力足,30岁上下看的是谁胆子大,要是过了35岁拼的就是谁八字硬了。 这“拼八字拼人品”的35岁,就是传统意义上高龄产妇的起始年龄。 其实,不管是高龄妈妈,还是年轻妈妈,哪个做妈的没被狠狠折磨过?没为了孩子尽全力拼过? 这一点,我们都一样。只要带着“妈妈”这一个身份,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给你我的所有,一往无前,毫不保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