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上海】街角遇故知 | 上海十大周边型老公寓

 zdjphoto 2018-04-16


上海的高层公寓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进入盛行时期。由于上海地价暴涨,土地极为宝贵,高层公寓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以牟取高额租金,因而房地产商纷纷把投资转向高层公寓。同时,上海建筑施工队伍经过早期兴建高楼大厦的实践,在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水平,设计人员也积累了许多上海土质的耐压力和建筑物的沉降率等方面技术资料,这就为建造高层公寓提供了条件,于是高层公寓建造数量逐渐增多。到1949年解放前夕,上海八层以上的高层公寓共有42幢,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占全市住宅总面积1.75%。

 

而高层公寓的坐落位置,一般都选择在靠近商业区的地段,有的位于干道转角地带,有的位于沿河滨或干道上,有的位于干道内侧比较隐蔽的地方。由于地块分割的缘故,很多街角、不规则的岔路口转角都会呈现各种形状,如要建造一些容积率低、大方、宽阔的庭院式豪宅,实在勉为其难,那么巧妙利用地形拔地而起的高层公寓就应运而生了。

 

周边型公寓,一般是建在街道转角处,底层作为商店出租,既方便居民购物,又美化街景,但此型公寓朝向很难选择,且环境较为喧嚣。上海周边型老公寓较多,本文选取其中十处较有代表性的,与读者分享。


武康大楼


这栋老楼可能是上海出镜率最高的历史建筑之一,当然放在第一位介绍。


武康大楼所处的位置,在6条马路组成的一个岔道口上,6条路分别是淮海路(因东西方向而故有2条)、余庆路、天平路、兴国路和武康路。这些著名的道路与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大楼建于1924年,投资方是当时沪上法资地产巨擎万国储蓄会中国建业地产公司。原名诺曼底公寓,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的设计作品。他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将建筑的平面设计成三角形。底层由于人行道不宽,建成法国风格的外廊式样,骑楼形成连续的券廊。整个建筑是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为解决采光和通风,在北面开2个口子。居室绝大多数朝南。户形的结构较灵活,有1~4户室,居室63套,佣人住房30多间。电梯3部,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其一、二层像个巨大的基座,三层、顶层有环通的走廊。第三层采用三角古典山花窗楣。四至五层,纵向有几组外挑式的阳台。立面三段之间有连续长通阳台形成三条腰线,中段最髙,为水泥仿石墙面。

武康大楼落成后不久的影像。I.S.S. 为 International Savings Society的缩写,也就是万国储蓄会


公寓建成后,大多数住户为洋行外籍职员,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许多西侨撤离上海,诺曼底公寓才开始出现中国住户。抗战胜利后,著名的孔家二小姐——孔令伟买下大楼,成为其最大业主。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著名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王人美、秦怡、吴茵、孙道临夫妇等都曾经在此居住过。

20世纪30年代,武康大楼的影像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8月曾刊登过一篇名为《诗人孙道临》文章,其中这样介绍孙老在武康大楼的家:“孙先生家的客厅不大,一组沙发围成一个温馨的会客区。几座顶天立地的书橱沿墙而立,把个2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几乎占满了。好在朝南是一堵全透明的落地景观窗,窗外是一如半间客厅大小的阳台,摆满了先生平时栽种的绿叶植物。举眼望去,这些绿色盆栽植物又与路对面一幢白色建筑物大院内绿地连成一体,让你感到坐拥在孙先生的客厅里,仿佛就像是置身于绿树成荫的宽敞庭院里,给人以十分清新舒畅之感。孙先生告诉我,就为了这片难以割舍的美丽绿色,他在此一住就是近30年,从没动过搬迁他处的念头。

雪后的武康大楼俯拍,犹如一艘破冰前行的巨舰(席闻雷 摄)


据一位1954年搬入的老住户讲述,武康大楼的设计和建造是如此精巧。“关门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每个走廊的拐角都有暖气管子,每家都有遮阳的百叶窗。凡是比较大的屋子,厨房里都有定制好的烫衣板。” 另一位1967年搬入的老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这么多年了,武康大楼本身没有变,只有依附在它身上的人变了。武康大楼第一代是外国人,都走掉了,第二代人基本都过世了,我们等于是第三代了。据2016年的调查,武康大楼共居住了139户人家。

武康大楼标准层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西湖公寓



公寓1928年建成,原名华盛顿公寓(Washington Apartments)。位于衡山路高安路口西南角。建筑平面根据锐角形地形,沿街作V形布置。由于两面临街,底层作店铺。标准层由三个单元拼接而成,每个单元,设主楼梯和辅楼梯,平时供主人和佣人交通线路分开用,突发事件时供疏散用。除了楼梯外还设电梯一部,是上海公寓建筑中较早使用电梯的公寓。初建时,公寓为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8825平方米,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公寓。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上海大观》中西湖公寓的影像(李建华 供图)

1937年8月,贝当路(Avenue Petain现衡山路)高恩路(Route Cohen现高安路)路口华盛顿公寓。一楼街角门面大生杂货店(现为第二食品商店)。时局紧张,中日开战已无可避免,法租界当局构筑街垒加紧防范


1982年房屋大修时加建二层。该公寓摒弃当时在上海十分流行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较早地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的理念,十分简洁。外墙为黄色水泥拉毛,当时在出入口门框及上方的窗肚墙上特意作装饰艺术风格的处理,图案用白水泥制作,图形抽象。

西湖公寓主立面(席闻雷 摄)

西湖公寓内面(邱力立摄)

西湖公寓入口门头及装饰(邱力立摄)

西湖公寓标准层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华商李石林、卓镛诗,是西湖公寓最初的主人,在建楼的五年后,两人以该公寓为抵押,拆借新沙逊洋行旗下华懋地产公司资金65万5千元法币。后因无法还本付息,只得将公寓以116万元卖于债主。后来买进的新沙逊洋行,7个月后以150万法币卖出,赚了一票。该公寓的设计师为亚历山大·亚龙一世(Alexander I. Yaron),他 是一位流亡上海的白俄军官,也是土木工程建筑师。他的作品包括著名的大华饭店(Majestic Hall),以及皋兰路圣尼古拉斯教堂。民国时期的名媛严仁美以及上影厂著名制片人丁里都曾是公寓的住户。



永业大楼



永业大楼,原名杨氏公寓(Young Apartments)位于淮海中路雁荡路西北隅,1933年竣工。大楼为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3266平方米,建筑面积10391平方米,由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建筑平面沿雁荡路为L形。底层设有19个商铺位和4个公寓出入口,另有一个汽车出入库。其标准层由4个大单元组成,各有专用电梯及垃圾道。户型以2室户和3室户为主。转角处为4室户,还有少量1室户,大多户型为套间式,边角空间利用作壁橱。沿雁荡路的公寓朝向为东偏南约10度,故朝向较差,由于有些单元前后分户布置,因此部分居室通风很差。沿外墙大多设凸窗悬楼,有的还设有凸阳台,而层转角处原有弧形凹阳台。屋面圆形日光室上覆盖攒尖顶,类似北京天坛,中西合璧,很是别致。整栋建筑立面效果层次丰富,颇有韵律。公寓的围院内还有司机宿舍以及大楼管理处,也就是当时的“物业办公室”。

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永业大楼

永业大楼近照(席闻雷 摄)

永业大楼楼梯特写(邱力立 摄)

永业大楼标准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培文公寓



与永业大楼隔雁荡路相望的另一栋历史建筑,也是现今市民们熟知的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又称培文公寓,旧名皮恩公寓(Beam Apartments、Immeuble Le Bearn)。门牌为淮海中路449~479号。


由法国赉安工程师事务所(Leonard, Veysseyre & Kruze,俗称赉安洋行。在上海,特别是原法租界地区留存有六十余处建筑)设计,原是法国人的产业。外观呈艺术装饰风格。公寓由2幢建筑组成,主体是一幢沿街建造的长体型公寓大楼,其南为一排3单元的组合体,称“小培文公寓“。

1934年法文报纸上刊登的有关“赉安三杰”的报道。从左至右分别为Leonard, Veysseyre和 Kruze。他们设计的建筑很少有单独署名,多数是以LVK的标记出现


公寓建于1930年,是当时法租界内有名的公寓建筑。公寓主体建筑是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楼高9层,下设主门,上有旗杆。清水红砖外墙间以水泥墙面粉刷,竖线条红白分明,混凝土屋檐和门檐突出在外,横线条粗犷清晰。整个建筑显得体量宏大。底层设商店,二层主要为2室户,三层以上为标准层,有3室、4室和5室户等,每套房间均有壁橱或箱子间。厨房内备有烫衣板、小柜和集中供冷的固定冰箱。有别于其他公寓的是,其楼内装有垃圾管道,用圆铁管制成,孔口面积为0.80×1.20米,出灰口设在院子内侧,倾倒垃圾十分方便,利于清洁卫生。小培文公寓标准层由3室户单元组成。公寓原高4层,现已加建为5层。

1935年 白尔部路( Paul Beau Rue重庆中路)霞飞路(淮海中路)路口南望,培文公寓北立面十分清晰

1936年霞飞路(淮海中路)西望。培文公寓及永业大楼的影像非常清晰

培文公寓近影(邱力立 摄)

培文公寓标准层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培文公寓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被时任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的孔祥熙买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1949年前在上海的房产还有南阳路公寓、诺曼第公寓(武康大楼)、迦陵大楼和虹桥路的几幢花园洋房等多处。


1949年上海解放后,市政府为方便妇女购物,于1956年改培文公寓为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当年2月6日开业,是国内创建最早的女士用品专业特色商店。今天,妇女用品商店坐落于高雅的淮海路商业街中段,东依南北高架,西靠雁荡路休闲街,依旧是沪上极具特色的购物场所。



瑞金大楼



原名爱司公寓(Estrella Apartments,Estrella为西班牙语“星”之意,多用于女性名),位于瑞金一路150号淮海中路口。1926年4月设计,1927年建造。占地面积0.7亩,建筑面积2941平方米。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处路口转角,属上海早期建造的周边型公寓,邬达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立面间隔布置强调竖向构图的凸形窗,窗设竹节状细圆柱。上部双重檐口间饰半圆券的三联窗以水平线条相连。邬达克在凸窗之间设计了轻巧的挑阳台,虚实对比的手法使得立面更为活跃,上部腰线挑出,成为栅栏阳台,别具一格。

落成后不久的爱司公寓影像

20世纪80年代的瑞金大楼

瑞金大楼近影(郭长耀 摄)



瑞华公寓



常熟路209弄1—4号, 原名赛华公寓( Savoy Apartments), 建于1928年。由法商营造公司(Minutti and Co.)设计。这幢九层高的建筑,造型简洁,风格突出,占地4233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

1935年拍摄的善钟路南望。图中瑞华公寓非常醒目

瑞华公寓近照(邱力立 摄)

瑞华公寓外立面细节(邱力立 摄)

瑞华公寓楼梯细节(邱力立 摄)

瑞华公寓底层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建筑外墙面为水泥平板拉毛。屋檐下部和建筑底部的几何图案,及楼梯的铁花栏杆装饰,使整幢建筑体现出强烈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建筑师根据地块特点,将公寓主楼沿街布置,主楼后面建两层汽车库,主楼与汽车库之间设庭院。主楼底层4个主入口设在院内,避免受马路交通干扰,但沿街也有开设4个小门,便于住户进出。部分沿街开间作为商铺,锅炉房也设在底层。瑞华公寓从外观上看最显著的特点是,辅助楼梯处为敞开立面,更具层次感。外立面装饰带是抽象的云水图案,顶层是抽象的朝阳和凤纹图案,也算是装饰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该楼在20世纪50—60年代,曾经作为上海市委机关宿舍大院,有着许多故事,许多老一辈上海人在回忆起那段岁月时,都会提及这栋建筑。


南昌大楼



今天的南昌路,旧时是法租界的环龙路。在南昌路、茂名南路的交叉口东北角,即南昌路294—316号(茂名南路151—153号),有座造型别致的大楼,原名阿斯特屈来特公寓(Astrid Apartments ),如今的名称是南昌大楼。简单说一下环龙路的背景。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法国人环龙(Rene Vallon)在上海进行飞行表演,不幸机毁人亡。为了纪念他,法租界当局就命名这条路叫“环龙路(Route Vallon)”。后来,1917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大批俄国流亡贵族集中住在法租界的霞飞路,在这里经商。环龙路毗邻霞飞路,所以也成为黄金地段。

20世纪40年代的茂名南路南昌路口北望,画面右侧可见南昌大楼西立面


郭氏家族的永安地产公司( property company Wing On)看准这个趋势,1933年投资兴建公寓,由俄籍设计师列文(W. Livin-Goldstaedt)设计,关于这位设计师的资料甚少。建筑8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96平方米。为平面楔形,楔端立面是建筑构图的中心。南昌大楼也是装饰艺术建筑风格(ART-DECO)较为典型的代表。

20世纪70年代,站在锦江饭店楼顶南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昌大楼的背面(北立面)


南昌大楼两面邻街,楼的转角处安排作大门进口。底层是点面。沿着环龙路底层设两个过街楼出入口。二层以上是住宅,户型有1、2、3、4等室型,户内有壁橱、厨房和卫生间。每户都有半挑半凹的阳台。属于现代建筑,简洁而大方。外墙采用奶黄色面砖贴面。在大门入口的门楣和顶部尖塔,以及檐部、门厅地坪、门窗铁花等处,都具有装饰艺术风格。

南昌大楼近照(席闻雷 摄)

南昌大楼茂名南路151—153号入口以及门头上方的ART-DECO装饰(席闻雷 摄)

南昌大楼标准层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南昌大楼旧时被人称为“等级森严”。它在老上海滩上也是赫赫有名,其中的设计有但是甚是罕见的一梯两户,厨房和客厅的连接处还有3个多平方的独立备菜室,那是为招待客人,主人家的厨师可以把菜烧好放到备菜室中,再由佣人端上。电话线也是事先有了暗线,现在的住户仍在使用,说明以前每户都是配备电话的。在沿街的处于南昌路和茂名路路口的“V”型南昌大楼的后面,可以说是被南昌大楼包裹着的是一幢四层楼的保姆楼,在南昌大楼的每个厨房里,都会有电铃的设计,从这里可以和住在后面的“下人”联系,随叫随到。保姆楼里终日没有阳光,每个房间都是标准的7个平方,一楼原来就是车库。旧时这里每户都有冰箱和西餐台,后来因为合用套间的比较多,所以流失了不少。厨房里带烤箱的管道煤气灶在这里也可以见到。



淮海大楼


淮海中路常熟路东北转角有一栋体量庞大的建筑,这就是淮海大楼,旧称恩派亚大楼(Empire Maison)。占地面积64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由浙江兴业银行投资,凯泰建筑事务所黄元吉设计,夏仁记营造厂承建,1934年落成。大楼底层为商铺,住户的出入门厅设在沿街。主入口设在中部转角处,门厅通道为锯齿形。

20世纪40年代,淮海中路常熟路口东望,淮海大楼西南立面非常清晰


公寓住宅平面以一室户和两室户为主,在中部和东边尽端有三室户,居室入口大多凹进,显得比较隐蔽。除一室户外,均设有凹阳台和落地长窗,部分浴厨设小天井采光和通风。由外廊连通三个单元。原设计,中部单位为6层,两边为4层,仅在中部单元设两部电梯,四层单元部分由楼梯上下。1985年为解决全市住房紧张问题,全市许多老建筑和公寓都有加层,淮海大楼也在其列。房管部门在中间单元加建一层,两边单元加建两层。整栋建筑也是较为典型的装饰艺术建筑风格,在转角立面的视觉中心和两侧中央部分采用冲出屋面的竖线条,使得原本不算高的建筑突显挺拔屹立气势。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楼中曾开设了当时沪上最为顶级的购物场所——美美百货(Maison Mode

淮海大楼美美百货外景

淮海大楼近照(邱力立 摄)

淮海大楼标准层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淮海大楼内部楼梯细节(邱力立 摄)

淮海大楼连廊内景(邱力立 摄)


德义大楼



大楼所处的南京西路周边是租界越界修路后较早发展起来的地区。各类商号、戏院等纷纷设立,其中高层公寓也在此地段较早出现。大楼由程贻泽(Denis Chen)投资建造。1927年,程贻泽建立优游体育会,并决定出资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台尼斯杯”足球赛,邀请中国各地的侨民,驻军以及香港、马来西亚等地的球队参加比赛,预计将有十余只球队,三百余人参赛。为解决有关人员的住宿问题,他决定在卡德路、静安寺路路口兴建大楼。大楼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为Denis Apartments,其中文译名德义大楼也有“德高义重”之意。大楼由英商康益洋行(Cumine &Milne)设计。1931年后,由于程家破产,大楼被卖给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对大楼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并作为职工住宅宿舍使用。

德义大楼20世纪30年代于80年代的比较图(李建华 供图)

20世纪40年代后期,南京西路东望。德义大楼非常醒目

德义大楼近照(邱力立 摄)

德义大楼背面及立面细节(邱力立 摄)

德义大楼楼道细节(邱力立 摄)

德义大楼标准层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上海解放后,该建筑归上海市政府所有,但相当一部分银行职工及家属仍居住于此。德义大楼共10层,高39.7米,建筑面积11774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有三部电梯及取暖设施。大楼为装饰艺术风格建筑,走廊铺有马赛克,外立面为弧形,由褐色高岭土耐火砖铺设,这也是上海最早使用这种立面的建筑之一。通过色彩略有差异的面砖的组合,活跃了立面的整体氛围。转角处两层窗口上有一花岗岩带饰,其上原先有四座立雕人像,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建筑上部窗间墙及顶层窗口略微凹进,从而使大楼的立面竖线条构图更加的突出。为了充分利用地皮,大楼采用了周边型的布局,即把这些沿街建造的公寓的底层租给商店使用,以获得很多的租金。上海解放后,大楼中开设有少年儿童书店和南京理发店等知名商业设施。



浦西公寓


前文我们介绍的都是位于市中心区域的老公寓。其实在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地区也有一些,其中浦西公寓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栋。位于蟠龙街26号,另有门牌为乍浦路199—215号以及塘沽路411—429号。该公寓建于1931年,旧称披亚司公寓(Pearce Apartments )。


19世纪末,位于虹口地区的乍浦路已经较为繁荣。街景热闹,人流众多,由以日本侨民占多20世纪初出版的《上海指南》说此处“华洋人皆喜卜居,故人烟稠密”于是有房地产商看 准这块风水宝地,选择在儿童花园(现今昆山公园)北侧建造公寓,地段闹中取静,又可借景获得优美环境解放后改称浦西公寓,因其坐落在浦江以西而得名。

浦西公寓近照(邱力立 摄)

浦西公寓标准层平面图(源自薛顺生 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


该建筑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原高7层,1977年又加建2层,占地约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布局为“回”字形,中间有大天井一方,四周为房间。立面以平拱窗体和小阳台形成竖向划分,外墙饰面为红色清水砖墙。底层商店,上为公寓。原第七层设有专供住户享用的酒吧、夜总会。

浦西公寓蟠龙街入口(邱力立 摄)

浦西公寓楼道细节(邱力立 摄)


顶层上有栏杆式女儿墙。由于建筑密度高,建筑师非常重视消防通道设计,特别将沿大天井院内四周的服务阳台联通,每3个单元为一条外廊,南北片各有4个连通户内通道的出入口。这样平时服务阳台兼做外廊,即可晾晒衣物,又相对分隔避免混杂,紧急情况时候又可快速疏散。公寓共有75套房间。室内有拼花地板,空气流通,光线充足,设备齐全。公寓有载客电梯5部,暖气锅炉2只,以及消防设备等,西侧还有汽车间300多平方米。


后记


上述十栋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周边型公寓。现存的老公寓中此类建筑还有多处。例如:1926年建造的复兴中路455号花园公寓(旧称派克公寓)、1927年建造的南京西路801号吴江大楼(旧称同孚大楼)、1931年建造的重庆南路185号重庆公寓(旧称吕班公寓)、1933年建造的江西中路170号福州大楼(汉密尔登公寓)等等都可归属此类。

位于复兴中路乌鲁木齐中路东北转角处的麦琪公寓(乌鲁木齐中路旧称麦琪路 Route Alfread Magy,因此得名)在1937年建成时也是惊艳了上海滩。它也是出自“赉安三杰”之手,仅仅只有220平方米的地皮竟然建造起10层的公寓楼,“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领确实令人赞叹。从建造位置来说也可以归为周边型(席闻雷 摄)


1949年之前上海建造的高层公寓,分布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主要集中在原租界范围内,并随着越界筑路,沿几条东西干道向西发展。主要有贝当路(今衡山路)、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圣母院路(今瑞金一路)、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等周边地区。就公寓的数量和质量而论,原法租界的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原公共租界的沪中区域,数量和质量均属中等,沪东区域则数量极少,从以上介绍的这些老公寓中也可以看出这个规律。


END


文字资料:《上海住宅建设志》《上海名建筑志》

薛顺生 娄承浩编著:《老上海经典公寓》等

鸣谢:席闻雷、邱力立、李建华、郭长耀先生供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