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纸风雅,留住时光

 zdjphoto 2018-04-17


纸质精美、尺幅较小者为笺。笺纸用作书札,称『信笺』;用以题咏写诗,名为『诗笺』。一枚笺纸,或清新淡雅,或浑朴凝重。古人看重自己的字,用纸也颇讲究。精美的花笺也是随文人雅士间鱼雁往来、诗作唱和应运而生。




(画家顾炫试笺)


历史上制笺用笺一直是文人雅事。浣花溪畔留香笺,唐代薛涛的浣花笺开启了私人笺的序幕。清中期开始,文人朝夕摩挲的金石文字,与案头花笺自然结合形成了花笺中一个独特的品种——金石笺。





金石大家吴大澂一生嗜好金石,他与陈介祺、潘祖荫等人都是清朝末年朝廷的重臣,面对内外交困的现状,他们却不约而同的把各自的精力都放在了金石研究上,播撒下了金石学的火种。吴大澂常以珍爱或新近所得的藏品制笺,以此作为传古的手段。然而这种独特的笺纸,随着历史的变迁,也渐渐消失了。






2016年,吴大澂金石古物拓本四条屏被百年人文艺术生活馆收藏,古玉、泉范、瓦当、兵器、佛造像等十七帧拓片,拓制精良,每帧拓片旁附愙斋亲笔考证并钤印,于其形制、铭文、断代、来源考述颇详。若能将此金石古韵呈现于笺纸之上,岂不是为一段风雅乐事!吴大澂『金石笺』应运而生。




(篆刻家汪黎特试笺)



历史变迁,花笺制作工艺几近断流。如何还原晚清、民国花笺的风韵是个关键的问题。木刻雕版,水色印刷,是制作花笺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花笺最主要的特征。木版水印工艺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民间采用木板水印工艺制作花笺的匠人几不可寻。经多地走访,广搜博取,多次试板,最终找到了一位隐逸深山的老匠人。雕版匠人以刀代笔,根据设色深浅、浓淡进行描摹,忠实还原出了愙斋原拓风采。






木版水印的『印』,技法要求很高,几乎不下于绘制画稿。颜料调配要把握色与水的关系,分出深浅浓淡,然后敷纸一刷,则须眼疾手快,轻重适宜,最后才能取得完美效果。印制出图案不难,但是如何得到晚清民国的韵致是个大难题,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颜料的选择。






颜料融于纸而又不使其过于绮丽,纹饰雕印于上又不使其过于凸显,水色墨色自然拓印,保留颜料最自然的肌理,纸质轻薄光洁,底版意趣盎然、清俊高雅,这是采用木板水印工艺最终做出的笺纸,这是一套『旧』气十足的花笺纸。



灯如红豆夜相思,一笺素纸一墨香。素纸一笺,紫毫青墨,或抒情写怀,或应对酬和,时光已逝,风雅犹存。



↓ 点击下图,购买《吴大澂藏金石笺》 ↓


| 文章来源:百年人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