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资源·时事地理|世界首条环岛高铁 ——纪念海南省成立三十周年

 沐沐阅览室 2018-04-17

世界首条环岛高铁

——纪念海南省成立三十周年

导言

2018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30年众志成城,30年锲而不舍,30年顽强拼搏,海南铁路交通从较为落后,发展到拥有全球首条环岛高铁,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提供了强有力的运力支持。

这条环岛高铁于2015年12月30日实现全线贯通,全长653公里的钢轨犹如串珠银线,贯通了海南60%以上市县,实现了全岛“3小时经济生活圈”。2017年旅客发送总量突破2500万人次。


海南为什么要建环岛高铁?

    海南岛是中国南端最大的海岛。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暖舒适的冬季,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一切造就了发达的旅游业。

        然而海南交通一直以来是个短板,到04年才开始与内陆同行旅客列车,而高铁又是当下中短途效率最高的客运线路,为了配合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必须有这样的一条铁路。另一方面,海南中部山区高铁成本高,且容易对生态造成破坏。故线路都是环海边市县建设。当然环岛高铁本身也变成了一道风景线。

  在环岛高铁的基础上,环岛的高速也十分便利。随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开发将会在儋州到屯昌再到万宁进行高速建设,还有现在正在施工的中线高速从海口到琼中再到乐东。预计在2025年整个海南岛将形成环岛高铁和田字行的高速,那么将来游客不管在海南任何一个地方坐车,将会2个小时之内到达海南岛任何一个地方。明天的海南将会更加便利!



一站一景,环岛旅游



环岛高铁是这样建成的

2015年12月30日开通的海南西环高铁,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克服了热带海岛高温、高湿、强腐蚀环境影响,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热带海洋气候建设运营高铁提供了范本。

如何防海水倒灌侵蚀?

  西环高铁途经地区河道、海滩纵横交错,工程技术人员在建设过程中无疑要面对海水倒灌侵蚀、水下灌注作业等技术问题。

  海南西环高铁的珠碧江双线特大桥、抱套河双线大桥,斜跨珠碧江和抱套河,所跨河道地段距离北部湾入海口距离近,受海水倒灌影响形成潮汐现象。两座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处于氯盐及硫酸盐同时作用的极端严重腐蚀环境。

  我国高铁建设工程技术人员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高温高湿海洋腐蚀环境桥梁结构提升技术措施研究,创新了多种防腐技术举措,提升了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确保桥梁在使用年限内安全服役。

  在水下严重腐蚀环境下,为确保灌注桩水下高标号混凝土顺利施工,我国高铁建设工程技术人员从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制备、施工工艺等多方面进行了加强控制。

如何防高温高湿?

  海南地处热带海洋地区,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给高铁建设和检修提出更高要求。

  例如,为解决海南高温、高湿、盐雾重环境下T梁人行道使用耐久性问题,铁路建设者在博文村双线大桥(34公里382米)采用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人行道支架及步板。在此之前,进行了多轮理论研究、材料性能测试、样品试制及样品承载试验,为在全国铁路推广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

  海南地区气温高而且空气十分潮湿,对动车检修是巨大考验。三亚动车运用所技术人员,钻研出“人、机、料、法、环”检修实施方案,把动车组质量整治、人员培训、环境整治等工作细化优化。尤其是针对设备的绝缘性能和防潮功能,进行重点整治、重点验收,对任何一个零件、一颗螺栓都不放过,确保动车组运行正常。

如何防风、防腐、防盐雾?

  针对海南高温、高湿、盐雾及台风多发的特殊地理环境,供电接触网采用防台风手段。从设计结构上,采用整体式腕臂及刚性吊玄结构,特点为抗台风、适合沿海(规定是风速25米/秒开始降速)。轨道扣件采用了渗锌镍专利技术防腐处理,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生命周期。

如何防雷、防震?

  海南全岛特别是海口地区经常出现雷暴天气,全年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要经历。西环高铁全线进行了加强防雷击技术处理(海口段防雷最高)。同时,在沿线设置了地震报警系统。对海口地区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地震烈度8度进行了设计,这个预防级别在我国大陆高铁中比较罕见。


习题链接

练习一

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与2010年12月开通运营的海南环岛高铁东段相连。这标志着全球第一条热带地区环岛高铁全线贯通,旅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下图为海南省环岛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海南环岛高铁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气候         B.水文、植被 

C.土壤、地形         D.政策、经济

2.海南环岛高铁的开通运营对区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缩短区域间的时间距离 

B.彻底改变区域农业结构

C.促进该岛屿与外界交流 

D.促进该岛屿与大陆的交通联系

3.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当日,海口市(20°N,110°E)的日出时间为7:13(北京时间),则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20°S,147°E)的日落地方时为

A.16:47      B.17:32     C.18:33      D.19:13

解析与答案

1.A【解析】海南位于热带地区,修建高铁时要考虑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同时环岛高铁主要分布在岛屿的沿海平原,地势相对平坦,因此影响海南环岛高铁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地形。

2.A【解析】海南环岛高铁的开通运营,会促进岛屿内部交通发展,缩短区域间的时间距离,促进岛屿内部的交流。区域农业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交通的发展无法将其彻底改变。

3.C【解析】根据题中信息计算可知,海口(20°N,110°E)日出地方时为6:33,则白昼长为10小时54分钟,则汤斯维尔市的白昼长为13小时6分钟,日落的地方时为18:33。


练习二

2015年12月30日,从海南海口到三亚的西环高铁开通,与已建成的东环高铁相连,成为世界首条环岛客运高铁专线。下图为海南环岛高铁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海南西环高铁建设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缩短海口与三亚间的通行时间    

B.加快西部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

C.促进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D.有利于海南反季节蔬菜的外运

5.高铁海口市内段采用高架桥方式,最主要目的是

A.避免占用城市土地                

B.完善城市公交系统

C.减轻沿线噪声污染                

D.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解析与答案

4.C【解析】显然,东环线路比西环近,所以西环建设不会缩短海口与三亚间的通行时间,A错误;产业转移不仅与交通有关,更与承接条件和国家政策有关,所以,仅仅高铁修建就会加快西部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说法有些牵强,B错误;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C正确;海南岛反季节蔬菜外运主要通过海口,西环线的修建不会对此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选C。
5.D【解析】材料指出,高铁市内路段采用高架桥方式,同样也会占用部分城市土地,A错误;高铁市内采用高架桥的方式不可能完善城市公交系统,高铁市内不可能“见站即停”,B错误;高架桥对减轻沿线噪声污染没有明显作用,C错误;如果高铁不采用高架桥的方式,那么通过市区时难免会对平面的城市交通产生影响,D正确。选D。


练习三

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与2010年开通运营的东段连通,这标志着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据图中信息,说明在地形影响下,海南岛的城市分布特征。

 海南岛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游客。

(2)从地理位置角度,说出海南岛在全国具有独特性的旅游资源。

 海南旅游业一直存在“西冷东热”的现象。西环高铁在设计中将纳入全线的综合景观,结合海南气候和地域文化特点、一站一景,着力打造一条符合海南旅游特色的景观长廊,旅客可以实现3小时绕岛旅行。

(3)分析西环高铁的开通运营,可能给海南岛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解析与答案

【解析】

(1)海南岛的城市主要分布不均匀,在沿海平原地区,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中部山地和丘陵地区,城镇数量少,密度小。

(2)海南岛纬度低,位于热带,具有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

(3)西环高铁的开通,使海南岛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提高了知名度。丰富了旅游内容,提高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游客数量增多。完善了海南高铁铁路网,游客不走回头路,提高了旅游效率。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旅游接待能力强力提高。游客人数增多,旅游收入增加。

【答案】

(1)沿海平原地区:城镇数量多,密度大(集中、稠密),中部山地和丘陵:城镇数量少,密度小(稀少),

(2)独特性:热带海岛风光

(3)特色突出,提高了知名度;丰富了旅游内容;提高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游客数量增多;完善了海南高铁铁路网;游客不走回头路,提高了旅游效率;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旅游接待能力强力提高;游客人数增多,旅游收入增加。


练习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2月30日全球首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贯通, 海南省开展“环岛高铁旅游月”活动,环岛高铁沿线46个景点凭旅客当日高铁车票实行5至8折优惠,乘高铁环游海南已成为广大游客出行首选,元旦假期共运送旅客22万人。
材料二 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示意图。     

(1)元旦假期游客选择乘高铁旅游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为海南高铁沿线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 。  

解析与答案

【解析】

(1)由材料“海南省开展“环岛高铁旅游月”活动,环岛高铁沿线46个景点凭旅客当日高铁车票实行5至8折优惠”可以看出,坐高铁可以降低旅游费用,同时速度快,有利于节省时间。
(2)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做好宣传,提高知名度。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旅游的环境承载力和交通通达性等方面考虑。

【答案】 
(1)节省旅游的经济成本和节省时间。
(2)推出高铁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做好当地交通与高铁对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