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猎鹰”火箭发射成功,中国的运载火箭将何去何从?专家为你揭晓

 老老树皮 2018-04-17



前些日子,现役中的最重的火箭--重型猎鹰“Falcon Heavy”发射成功,标志Space X和人类航天事业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在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FH的参数:箭高70米,发射重量2280吨,最大载荷63.8吨(近地轨道),26.7吨(同步轨道),是当下当之无愧的第一火箭。而此刻Space X的总裁马斯克的声望达到顶点,现实版“钢铁侠”的绰号走红世界各地。我们不禁要问,我国的私人航天发展的如何?我国有这样的“钢铁侠”吗?

首先我们来看我国私人航天有什么发展,就目前来说,我国仅有一家私人航天公司,叫做“零一航天”,成立于2016年,已经完成了一枚小型运载火箭的设计,预计今年或明年试飞,距今2年不到,效率不可谓不高,也充分体现了私营公司在效率上的优越性。这是不是可以说明私营的体制比国家主持好呢?

事与愿违,我们国家主持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不是为了商业的目的,而是为了科研和军事的用途。用于商业的火箭只要有充足的资金,便有近乎无限的试错可能性,但是为了科研甚至军事的火箭,就万万马虎不得,必须慎之又慎,所以,长征系列研发周期长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小型运载火箭的技术较为简单,早在上世纪60年代,关键技术就已经能够掌握,现在不过是将最新技术应用以降低成本和重量,提高效率,并使其无毒无害。我国的长征-2/3号研发定型已在二十多年前,航天为求稳定,定型的产品便不再改动,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长征-2/3号已经老旧。但是国家将全部精力和资金都投入更紧迫的重型火箭,长征5号和长征7号的研发上,无力顾及长征-2/3号的换代。私人航天若能顺利发展,未来研发出先进中型火箭取代长征-2/3号是可期的。

虽然我国现在没有什么“现实钢铁侠”的名号,但是有着无数的设计师和工人为航天大国这个目标添砖加瓦,抬头仰望NASA和Space X的星空的同时,也在埋头赶路追赶遥遥领先的美国和俄罗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