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公开课》一处“引文”标点问题

 七星钓客 2018-04-17

杨新安

 

编校任何图书,“引文”部分的内容也必须认真把关。如果有差错,也需要予以纠正或括注说明。否则读者便以为是你编者的差错。例如第255页倒数第2段的引文,里面的2处“分号”,就都应改作“逗号”。只要抓住里面的“关联词”就好了。

其“关联词”如下:

如果……;如果……;如果……,则……。

这是一个“条件复句”。根据“关联词”,其最大的停顿处显然是落在连词“则”之前。如果此句一定要用“分号”,则“分号”也只能用在此处。其他2处的“分号”依次就须降一级为“逗号”。

然“分号”一般是用在并列的分句之间,所以才取名为“分号”。而这个“条件复句”是“偏正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所以,正句“则”前也不宜用“分号”。

如此看来,该引文里的2处“分号”,还是都简单地降一级,改为“逗号”为妥。

本文小结。古代文言文不标点,写文章没有标点问题(后人标点文言文,一般也只用句读两种点号,很简单)。现代白话文,为了严密地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标点符号的不同层次性是一定要有所体现的,如“顿号”“逗号”“分号”“句号”这4个层次,是绝不可混乱的。(汉语的点号比英语等外语还要复杂,英语等外语没有“顿号”。)

                                          2017-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