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小霸王孙策为什么传位给弟弟孙权,而不是他的儿子?

 昵称54254471 2018-04-17

孙策为什么会传位给孙权而不是他的儿子,这是和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系的。

一、并不稳固的孙策军事集团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来继承遗产。

孙策是一个早死的英雄人物,死于公元200年,那个时候的他也是刚刚脱离袁术集团的控制,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而他的父亲孙坚则是在公元191年死的。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来,孙策麾下的将领基本上应该都是从其父手中继承的,而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跟随了孙策的,这就存在了一个将领的忠诚度问题。

如果不能在孙策死后从孙家找出一个拥有足够威望,且年富力强的人来继承军权的话,那么孙氏军事集团必然会立刻崩解或者有叛乱的情况出现。而此时唯一适合的人,也就只有孙权了。

二、严峻的内部、外部环境无法允许继承人慢慢成长。

孙策军事集团脱离袁术之后,盘踞江东。这个集团对于江东来说是一个外来集团,而且非常的抵制。同样,孙策军事集团对江东土生土长的家族比如陆、顾、朱、张等家族也是持压制态度的,并且多次出动军队打击一些不服从孙策政权家族的势力。

比如东吴陆氏家族(陆康、陆逊家族),几乎将其灭族。而同时,孙氏政权还要面对外部如袁术、曹操等人的军事进攻。

所以,此时的孙氏集团迫切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首领来掌握全局,以避免其政权因为无人统御而崩溃。在这个时候,如果孙策的幼子继位,是无法统领全局的。

三、孙权在孙氏内部拥有强大的实力。

孙坚死后,孙策接管孙氏集团的大权,掌权的孙策并没有猜忌自己的兄弟,他的4个弟弟:孙权(十五岁为阳羡县长、后任代理奉义校尉)、孙翊(任丹杨太守)、孙匡(举孝廉茂才)、孙朗(庶子),也都在集团中担任要职。

这四个弟弟中,孙权年龄最大,并且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

陈寿在《三国志·孙权传》中的评价是:“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因此在孙策死后,孙氏集团急需一个领袖,而孙权也能够聚拢集团内将领的人心,非常适合成为领袖。

这在混乱而残酷的年代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孙权也就不负众望地成为孙氏集团的领头人。

文章采集百度收录外链伪原创蜘蛛池百度收录查询外链外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