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均作品《平步青云》(榕树) 榕树《平步青云》创作过程 很多年轻人问我,为什么现在榕树价格这么低,这么没有市场,而我还是坚持种这么多?早入行的盆景人都知道,20多年前,榕树的价格比九里香、罗汉松都要高。当时我买“平步青云”这个盆景素材创作的时候,虽然仅有两条树根,但也要200元人民币(相当于我三个月的工资)。社会不断前进,艺术品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盆景创作亦然。在购买该素材10年后,虽然树桩已经养得相对成熟,但是受品种和技法的限制,该作品已经无人问津。但我就是这种倔强的性格,将无用的树桩和无人问津的作品制作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于是我想破坏该作品原来的构图,以一种新理念新形式重新创作。
▲重新裁剪后的形态 首先,我加入了一个有明显石湾特征的石榴红花瓶。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榕树的愈合性和生长能力很强,于是以一条树根环抱着花瓶,并将其靠接于原来的素材上;因觉该作品根部不够丰满,于是又靠接一棵小品榕树盆景,从而丰富其构图和根部作品的伏盆性。因为花瓶沉重,加上树身重量,如果根部不发达,根本不能支撑我的创作理念。 ▲安装花瓶后的形态 ▲靠接根部后的形态 在靠接的榕树愈合后,我逐渐领悟出“”树桩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这种全新的创作理念。但此时的作品尚且不能凸显线条的美感,于是我又用一棵枝干的小品盆景,继续靠接于原来已靠接树根的末端,以增加其动感。 ▲二次并接后的形态 作品最终成型的前几年,因感觉得此树线条过于僵直、灵动性不足,于是我又将另一棵已成熟的悬崖盆景再靠接上去。 ▲三次并接后的形态 ▲四次并接后的形态 如今,作品右边垂枝,共有7个明显的转折位。如果按照正常盆景培植方法做出这种效果,其需要的时间是无法估量的。在这十多年的时间中,我一直以该作品为标本,去理解当代盆景创作的线条及构图,并以岭南枝法去完善。
该作品在2016粤港澳台第十一届盆景博览上吸引了众多眼球,但争议性也非常大。我将其命名“平步青云”,是因为参展时,该树每跟小枝条上长满的叶片就像一朵朵青绿色的云彩,整件作品如同雨后云彩环抱着红色的花瓶。评审团和其他盆景创作者都对该作品命名和创作给了大量的意见,其实我内心觉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件盆景作品,每一个人看,都可能看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创作理念、不同的见解,这是我创作盆景的重要理念之一——以无法为有法,尊重盆景本身拥有的无限可能性。 ▲《虞姬》丨朴树丨树高180cm ▲《雄姿英发》丨朴树 尺寸丨盆长100cm ▲《千峰凌翠影》丨榕树 丨180cmX100cm |
|
来自: 呵呵whhnwiui5r > 《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