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蕾丝编织

 夭夭7ubgmys5wt 2018-04-17

昨天更新了一件蕾丝小背心(璐曼)的图解,今天接着写后续。

Knitwear作为一本高品质的编织杂志,除了款式好看,相关的技术和人文类的文章也是一本优秀杂志里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今天,托原作者的福,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蕾丝花型编织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日常编织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蕾丝花型加减针的处理问题,尤其是袖子、腋下和领圈部分的蕾丝花型,如何保持花型的完整性,是一个需要好好学习的内容。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原作者给了我们一下几个建议:



方法

1

编织前做好计划: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尤其适用于玩毛线的织女。通常,在编织前,有几个必须要做的的动作,比如通读图解,比如织小样。在蕾丝花型的编织中,每一个减针都要有一个相对应的加针,这样才能保持针数的准确。而在某些部分塑形时,比如腰部、袖笼、领缘这些地方,需要进行加减针。此时,就涉及到针数的计算问题。

原作者建议,如果是自己设计的花型,开工前一定要画个图。简单的蕾丝花型,可以画一个小样图。稍复杂一些的可能就需要整体图,在图上先把针数核对好。

🎀 片织整片的蕾丝花型,在织片的两侧需要各加1针边针,可以是平针也可以是起伏针。一 来,便于缝合,二来,边针可以作为标记,在进行加减针的时候,蕾丝花型的加针最好放在边针和相邻的针目之间;减针最好放在第2针和第3针之间。

🎀 如果是圈织,每1行的首尾两针最好都织成平针。进行加减针的时候,还要注意并针的倾斜方向。通常,在圈织起始/右侧边缘,加针用M1L(左加1),减针用SSK(左下2并1);在圈织末尾/左侧边缘,加针用M1R(右加1),减针用k2tog(右下2并1)。



方法

2

多余针目的转化:如果一件衣服里包含的蕾丝花型不多,针数的计算和转化都会比较容易。一般情况下,当加针的针数没有办法完成一个整花的时候,这些针数就转化成平针进行编织。腋下编织遇到蕾丝花型的加针时常用这种方法,因为腋下是一个相对比较隐秘的部位,加减针产生的痕迹不容易暴露。

🎀 减针的时候,在距离边针最近的两个蕾丝花型之间放一个记号,在图谱上可以画一条竖线做标记(参考图1),减针在边针和记号之间进行。

图1中黑色的线就是塑形线,代表了减针的轨迹,减针时,如果花型无法保持完整,就把剩余的针目都转化成平针进行编织(参考图2)。


如果剩余针目无法完成指定的减针针数,就重复前1个步骤,把记号移动到下一个蕾丝花型后面,然后继续完成减针。

🎀 加针的时候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在边针和相邻的蕾丝花型之间放置记号,同时在图谱上做好标记(参考图3)。


在记号和边针之间进行加针,直到凑满一个整花的针数,然后按图谱继续编织(参考图4)。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完成加针的第1行,不要进行花型的编织。大家可以看图4的第9行,第9行刚刚完成了第5针的加针,花型的编织要从第10行开始,而不是第9行。如果还需要继续加针,那么就重复前面的步骤,把记号移动到下一个花型后面,如法炮制,直到完成指定数目的加针。




方法

3

修改针法组合:当你在编织前后片或者领缘的时候,把多余针目转化成平针,显然会影响织物整体的美观。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尽量维持花型的完整,使作品不至于出现大片的平针区。原作者建议,此时的蕾丝花型编织前需要进行整花图谱的绘制(参考图5)。

图5中黄色线表示袖笼和领缘的边界,红色部分是一个整花的图样,虚线表示整花行数的高度。这个是右前片的花型图,整体设计包含了3排整花,共46针。

通过图5,我们可以读出它的减针方式:在袖笼部位 – 现在反面行平收7针,然后按已建立的花型织完,剩余39针,接着不加不减织到袖笼高度为4.5英寸(约11.5cm),以反面行结束。在领缘部分 – 现在正面行起始部位平收8针,下1个正面行起始平收3针,再下1个正面行起始平收2针,剩余26针。接着每隔1行,再起始部位并收1针,再织到和袖笼一样高度即可。

接下来,我们看图6

图6中我们可以发现,黄色线即边界已经被转化成平针进行编织。黄色线内包含的所有蕾丝图谱都已经被抹除。那么,每1行的针数就无法保持平衡了,需要做一些处理来维持整体针数的平衡。那些针目需要处理,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请大家看图谱,这个花型加针和减针是相邻的,很好辨认,图谱上就是1个圆圈和1根斜杠。1圈1杠是1对,不能凑成1对的就是需要处理的针目,比如图6第19行、第31行袖笼边缘的针目和第27行领缘的针目。另外,还有第17和第29行有3并1的针目,要改成2并1。

如果加减针的配对针目其中有1针正好被划进了边界怎么办呢?比如图5第25行,领缘处的针目就有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1、保留配对针目,但是原来的2并1要变成3并1;

2、把原来的配对针目去掉,用一个塑形减针代替。在原文中,作者选择了后者,因为原来的配对针目减针的方向和边缘的位置是相反的,视觉上就会显得比较突兀。

遇到加针的时候,挂针可以用扭加针来代替。

为什么要进行替换,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维持织物整体的美观,加减针添加的方式和方向对织物整体的视觉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很多作品需要保持对称才好看。

上述方法,不仅适用于从下往上片织,也适用于从上往下编织的作品。



方法

4

通过移动减针的位置来维持花型的完整:如果你需要编织V领的作品,领缘上需要添加蕾丝花型,而作品的其他部分都是平针的话。可以把蕾丝整花看做边针,所有的减针,织片的远端进行(参考图7)

总结:蕾丝花型加减针的处理,选用何种方法,取决于作品的设计、花型的大小和重复的次数,以及设计师个人的审美。不管是哪种方法,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持织物的美观是最终的目的。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在设计上提供一些参考,谢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