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两组字,居然可以展现出书圣王羲之某时某刻起伏的心境

 回归9480 2018-04-18

从笔法和字法上试析"得示"、"吾亦劣劣"两组字,展现出书圣起伏的心境。

作者:刘秋梅

王羲之的《得示帖》是写给朋友的一个信札。此帖书风遒丽,有张有弛,运笔之妙自出胸意,数字行草书,流畅纵逸,极致发挥出了字势的优美。《得示帖》不仅具有高超的技法,而且是一件兼具"情感与形式"的佳作,也是非常有典型意义的一件行草书的手札。

我们在读其作品时,似乎会听到书圣当时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以及那跟随墨迹起伏的心绪。带着这种心境,今天我们来具体从笔法和字法上试析二个字组。分别是"得示"、"吾亦劣劣"。这两组字一静一动,一行一草,相得益彰,行草珠连,展现出书圣起伏的心境。

1,得示

这二个字显现的稳健、疏朗、方正、迟缓。得字的双立偏旁简化为一竖,从十点方向起笔,向左下七点行笔后迅速改为向右六点收笔。右边半部写的极具巧妙,把日字的竖横折用二点表示,二横在下方远离二点与下面的寸连为一体。"得"字左边小右边大,上边疏松下面紧宻,中间留有大片空白。看起来很耐人寻味。

"示"字的第一横十点方向起笔,中锋向右二点行笔,第二横由九点半方向起笔,离第一横距离稍远,向右三点方向按笔收笔。左下点十点半方笔起笔,显得厚重与竖钩紧密结合,而右下点则离开竖钩,写的轻灵空荡。"示"字结构上松下紧,整体扁型,与"得"字形成鲜明对比。

2,吾亦劣劣

这四个字称一笔字,"吾"一横从十点方向起笔,一直写到劣,一笔写成到九点方向收笔。这组字写速度快,体现出动、速、急的心态。与前面的"得示"二字的静、缓、稳相比,两组字一动一静,一稳一灵,一粗一细形成了鲜的对比变成。可见古人的写作技巧之妙。

(具体分析见图示)

文章编辑单位:天哲教育,签约冲刺中书协国展达不到目标全额退费的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