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胜中考:测量不同物质密度的实验探究,中考考点的重中之重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4-18

实验探究题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极大,我在这里重点解析关于不同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以及应知应会的知识。

决胜中考:测量不同物质密度的实验探究,中考考点的重中之重

网络图片

一.密度的知识

  1.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 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常用的密度单位有千克每立方米(kg/m³)和克每立方厘米(g/m³),这两个密度单位的关系是1g/m³=1000kg/m³.

  3. 密度的公式:ρ=m/V,式中ρ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m表示质量,

    公式表示的意义: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4. 对于该公式,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①.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

    ②.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m1/m2=V1/V2.

    ③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m1/m2=ρ1/ρ2.

    ④.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和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V1/V2=ρ2/ρ1.

决胜中考:测量不同物质密度的实验探究,中考考点的重中之重

网络图片-测量密度常用仪器

二.密度的测量

  1. 实验原理:ρ=m/V,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体的体积,即可算出物体的密度ρ.

  2. 测量不溶性固体的密度(如石块)的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把石块浸没入水里,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④计算石块的密度ρ=m/V=m/(V2-V1)

  3. 测量可溶性固体的密度(如冰糖)的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冰糖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面粉(或细沙)测出面粉(或细沙)的体积V1

    ③将量筒中的面粉(或细沙)倒在白纸上,将冰糖倒进量筒中,再将面粉(或细沙)倒进量筒中敦实,不留空隙,记下冰糖和面粉(或细沙)的总体积V2

    ④计算冰糖的密度ρ=m/V=m/(V2-V1)

  4. 测量液体的密度(如食盐水)的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食盐水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一部分食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食盐水的体积V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食盐水的总质量m2

    ④计算冰糖的密度ρ=m/V=(m1-m2)/V

  5. 测量固体密度时,需测三个物理量的先后顺序是m、V1、V2;测量液体密度时,需测三个物理量的先后顺序是m1、V、m2、

决胜中考:测量不同物质密度的实验探究,中考考点的重中之重

网络图片

历年中考真题

例1.一瓶食用油用去一半,则剩下的油()

A.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B.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体积、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保持不变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体积、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D

对于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变化而变化,这一点必须清晰,牢记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步骤,对解答实验探究题大有益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