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网讯】在我们农村的小沟旁小河边,肥沃湿润的荒坡上到处可以看见一种叶片嫩绿的植物,小时候我们打猪草都会去吧它割来喂猪,还经常看见大人用它的叶子来洗头,用它的地下根茎熬水泡脚,大人告诉我们说这叫牛耳大黄.长大了才知道,牛耳大黄全身是宝,根茎和叶子都可入药,而且常用叶子洗头能乌黑头发不说,牛耳大黄的根还是脚气的克星,只是在农村太常见,大家淡忘了它的存在和功效而已! 牛耳大黄别名:土大黄、四季菜根、牛耳大黄根、火风棠、羊蹄根、羊蹄、牛舌片等, 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牛耳酸模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季靠地下宿根越冬,春暖花开发芽生长,一般成年植株高50~100厘米。根肥厚,黄色,有酸味。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浅槽。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28厘米,宽2~4.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波状皱褶,两面无毛;托叶鞘膜质,管状,常破裂。花多数,聚生于叶腋,或形成短的总状花序,合成一狭长的圆锥花序;花瓣六瓣,两轮,宿存;雄蕊六支;柱头三个,花笔状,瘦果三校形,棱锐,长2毫米,褐色有光泽;果壳阔卵形,先端钝,全缘或具不明显的齿,长宽均3~4毫米,有一卵形瘤状突起。花果期6~8月。广泛的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台湾、福建、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牛耳大黄以叶、根入药,味苦、酸,性寒;中医利用牛耳大黄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便,杀虫等功效入方内服治疗肺结核咳血,急性肝炎,痢疾,便秘,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痈疖疮疡;外用治腮腺炎,神经性皮炎,疥癣,烧伤,外伤出血等疾病。用法用量内服干牛耳大黄 0.3~1两煎水熬汤;外用鲜叶鲜根适量。 牛耳大黄除了在中医上作为治疗常用中药外,在民间得到广泛的运用,特别是用牛耳大黄治疗脚气,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奇佳,所需材料:晒干的牛耳大黄根、叶,米醋。 泡制方法:将牛耳大黄放到米醋里浸泡,米醋用量以刚好漫过药片为宜,一周后可作治疗用。 使用方法:脚洗净,擦干水,凉干水汽;倒出泡制好的药液,用棉签蘸药液反复擦患处,一日三次,三日为一疗程,能治愈脚气。 牛耳大黄除了能治疗脚气外,用来洗头,用它洗过的头发乌黑铮亮,光滑柔软,而且还不生头屑,是天然原生态的环保的护发精品,用法如下:将采集来的牛耳大黄的叶子洗净,烧开水煮几分钟,稍凉后用浸泡的水洗头,在洗时用牛耳大黄叶在头发上反复揉搓,再换水洗净即可。简单不费事有兴趣的不妨试一试。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大自然的一些神奇之处,有时有些植物它们很珍贵,因为常见到我们就而随意浪费,牛耳大黄就属于这种,它的功效给用过它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单只有我们常用的中药的功效,而且还能做菜食用,所以合理利用,合理种植是有经济价值的。 栽培要点 :牛耳大黄生长在小沟旁小河边,肥沃湿润的土壤里,喜冷凉湿润气候,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用种子或分株繁殖,种子春播。分株于9~10月结合采收,切取附带隐芽的根头作为繁殖材料,按穴距27~30cm分株栽培。野生的牛耳大黄4-5月采其根,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牛耳大黄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馈赠,我们要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让它的食用药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转化为经济收益,为乡村的经济振兴,农民的收入立下汗马功劳! 本文牛耳大黄拍摄地点:涪陵区百胜镇紫薇二社塘坎。 |
|